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的蝴蝶大梦 > 三天涯萍踪(第5页)

三天涯萍踪(第5页)

到了,到了,走到画中来了。昔日的叶家冲村已经完全变样了。辽阔的山凹,已经成为经过防渗处理的天然上库,库底一泓碧水在明媚的阳光下泛着清波。

“晚凉一片朦胧月,光明原是坝上灯”。站在这气势恢宏的大坝上,不由得在脑海里幻想着一批批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身影:搞设计,第一关,苦了中南设计院;建水库,公路通,武警水电建奇功;主厂房,地下建,葛水集团特技献……“莲蓄人,铸电魂”,“壮歌飞扬机器在争鸣,白莲河畔处处在奔腾”、“追求卓越,以人为本”、“新时代的新能源,你是山水的精灵,光和热的灵魂”,“建设节约型社会,造福于人民……”多么精辟动人鼓舞志气的莲蓄赞歌!我钦佩设计者和建设者们的睿智勇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感动于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新时代愚公精神,他们为了莲蓄工程立下的汗马功劳,白莲河人民当会永远铭记。

那时那刻,公司党委书记徐三喜正在坝角“指点江山”,为参观的朋友们介绍工程建设情况。让人意外的是,电力系统的文艺比赛中,莲蓄公司选送的节目屡获大奖,而那一首首讴歌建设者们的歌曲、快板,作词者都是他。而身为公司总经理的唐健,更是将这方圆百里的莲蓄建设工地上的千军万马指挥得井井有条,两位文韬武略的大将,没有宏才大略,谈何容易!

我知道,对一个好学向上的年轻人来说,知识和米饭同为不可或缺的“粮食”。无疑,这是莲蓄公司“强素质,树形象”的最好缩影。

轻轻的,我走了。我轻轻地招手,作别白莲河的云彩。

我知道,这一幕幕“莲蓄印象”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激励着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

是的,谁不说俺家乡好,谁不希望俺家乡好?!让我们一起,为“莲蓄”加油,为“莲蓄”喝彩,为加快罗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莲畜工人)(此文为《莲蓄印象》征文活动而作)

庐山小忆

(一)

早就想领略一下“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景,十一长假里,因为同学相约,终于得以成行。同学自带了车,我便得以带上母亲和儿子。

在庐山,陪母亲和儿子划船,坐索道,爬岩梯。一路上,老是看到一道别样的风景——许多游人头顶上那美丽的花环,让我羡慕不已。

花环是手工编织的,取材是五颜六色的山花。我不觉想起在九寨沟,摘一朵野花是要罚款两千元的。显然,这是庐山的特许,好难抵挡这样美丽的**啊。可是,卖花的呢,在哪里?

好不容易,终于瞧见了。不过是三元一个,太便宜了!我和同学一人买一顶。

花环一戴上头顶,顿时便觉得自己靓丽了几分,拍起照来,笑靥如花。戴着花环,走着走着,就觉出问题来了。一是发现别人戴的花环一个比一个漂亮,有的竟然还编进一大朵大理菊,而我们的花样太少,不过两种,且有一种花散发着淡淡的怪味,越戴越不能忍受。

于是,我和同学又四处搜寻卖花的,嚷着要再买一顶更好的。远远地终于看见了小商畈手中的五彩花环,同学率先丢掉了老花环,奔商贩而去。我摘下花环,正欲丢进林中的垃圾桶,却被母亲一手拉住了。

别,别,给我戴吧。

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却见母亲已将我的花环戴在了头顶。那天下午,母亲就一直戴着那顶花环,走到哪儿都会留下慈祥的笑靥。我细细地观察,母亲戴上花环,脚步轻盈,所有的感觉分明跟我们一模一样。

我不觉暗暗愧疚起来。一直以为,自己有足够的细心揣摩母亲的心思。可我在买花环的时候,完完全全忽视了,母亲也是女人,哪怕她已经六十岁了,也一样地爱花爱美。

坐在庐山含鄱口索道上时,发现索道下面是一整片野栗林。下索道后,又饿又渴。栗林中四处是小商贩,卖一些水和副食。每个小贩前都生着一个炉子,煮着野生的小板栗和茶叶蛋。我好奇地问摊主,那些小板栗你们是怎么采摘啊?

那摊主是个挺健谈的人,他说:摘什么啊,就去林中捡。

不会吧,你们每天要卖那么多,哪有够捡的呢。

你不信,你也去捡捡吧。

我还真是不信,侧身就走进了身边的栗树林。可是,哪里看到有小板栗啊,这么多人卖,鬼才信呢。

气呼呼地跑上来跟他理论。摊主微微一笑,转身就走进了身后的栗林,不过是离我几步之遥,回来时,手上真的捧着一捧野栗子。

我不得不信了,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还是你会找。

没想到,摊主像个哲人般,说了一句让我久久难忘的话:这个不怪你啊,你去林中时,你是去玩的,你眼睛看到的都是杂物,而我去林中,我的眼中只有栗啊。

罗田旅游,我用自己的方式悄悄地爱你

题记: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

从2005年首届“惠涛”杯旅游形象大使比赛的舞台上走下来,已经半个多月了。所幸的是,我的生活渐渐归于平和,归于我向往的宁静。这之间,得到过太多人的祝贺。然而每当别人提及,我却是极度惭愧,甚至连电视里的重播都没有勇气去看。那天在网上意外地看到一位朋友为我写的“专访”,吓得我赶紧在第一时间以“版主”身份删了他的贴子。

不是不愿意面对这一切,只是觉得人生的舞台依旧,我还是原来的我。然而此时,又不得不于这静夜里回忆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既是应组织者之约,也是以一个正确心态来总结和回顾这次难忘的比赛吧。

关注罗田的旅游事业,缘于去年十月我被县政府选去为鄂东旅游省长办公会担任讲解员。第一次参加讲解,接触旅游更是第一次,唯一能做的就是多一份努力。也正是在这份努力中,我得以了解了罗田的旅游并且倍感兴趣。

后来,我利用空闲时间把罗田的一些旅游特色结合“罗胜”和“罗九”两条旅游线路用文字串联起来了,单位来了外地客人,我张口便可以为他们介绍我美丽的家乡了。每每去外地旅游回来,便是感触良多。家乡雄奇俊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历史的确不应该“养在深闺人未识”,作为罗田的一份子,非常希望能为它做点什么。

于是,我经常在电脑上书写与家乡旅游有关的拙劣却真挚的文字。并且,还有一些文章见诸报端了。在去成都的火车上,我对一位同车厢的十堰朋友介绍美丽的大别山,直说得她向往不已,要去了我的电话号码,说日后定来大别山寻梦。我在关注罗田旅游的同时也在不断得到大别山的回报。我因此与一大批关注罗田旅游的有志之士成为朋友,还学会了摄影,在国内一些网站发表自己的文章,我也习惯签上这样一个名——我来自大别山……

然而,初赛那天,我在街上遇到了去参赛的一位选手。她也是去年省长办公会上的解说员,仪容秀美,举止大方,普通话标准又动听。她笑着说:帮我当啦啦队吧。未加思索,我坐上了她的摩托车。

万没想到,正是这一步,让我最终与这场比赛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天,坐在观众席上,很快便了解了赛程和规则,初赛是自我介绍,即兴提问和才艺展示三项。五分钟的时间限制。客观地说,现场有些选手的表现不尽人意,有的竟然有连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几个景区都不清楚。然而,也有比较优秀和真挚的,有一位女教师,她说她是外来妹,马上就要满三十五岁了,罗田是她的第二故乡。她热爱这片热土,也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为自己的青春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最后,她深情地朗诵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歌颂大别山的诗歌。不由自主,我为她鼓起了掌。她的热情和勇气深深地感染着我。谁说青春不再?谁说魅力不在?参与便是最大的支持,她尚且有勇气在展示青春风采的同时表达对大别山的热爱,我,为何不能?

于是,在电话请示得到单位领导的支持之后,在初赛即将结束的最后瞬间,我以现场报名且是最后一名(第70号)选手的身份走上了舞台。不紧张是假的,然而我是一个相信第六感觉的人。在自我介绍之时,我把自己比喻成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里的《最后一个苹果》。一位作者无意中在树上摘到最后的一个苹果,她发现,最后成熟的苹果是最不容易腐烂也是最甜的。因为我的名字中刚好有字与“苹”同音,我笑着对评委说:希望今天最后登场的我也能成为最后一个苹果,给评委老师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