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的蝴蝶大梦 > 一悠然我思(第7页)

一悠然我思(第7页)

是啊,人生苦短,我怎么能不爱我所爱,让绿色长驻,让生命开怀!

感受真实

那天,偶然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董存瑞的战友郅顺义的回忆。原来英雄董存瑞在舍身炸碉堡的最后时刻喊的,并不是那句几乎家喻户晓的豪迈之语——“为了新中国,前进!”

这个真相,让我想起以前在电视里看到的黄冈市团风县大崎山上一个护林工人的故事。

那护林工人是一年龄三十左右的年轻男人。茫茫大崎山上只住着他和妻子两个人。他们的儿子寄住在山下几十公里外的淋山河小学读书。记者的镜头一直跟着他,看他如何下山买米,然后一步一步挑向高高的山顶。崎岖的山路上,他每走一步都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为了护林,他们不得不固守着责任与清贫,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和思子之苦,过着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心中不由得对他们夫妻二人油然生出一种敬意,也明白那期电视节目就是要宣传他们的奉献精神。

可是,采访快要结束时,记者突然冒出一句:“我想问问你,选择护林这份事业,你后悔过吗?”我猜想,他一定会说出一句类似于“我不后悔,我觉得自己很光荣,选择护林事业,我无怨无悔……”之类的话。但是,我万万没想到,他说出的却是这样一句:你再莫说,这哪叫人过的日子!

当时我第一个反应是惊得半天合不拢嘴,因为我知道他完全可以说一句让所有观众满意的话,而那个记者也完全可以剪掉那一段录相,叫那个护林工人重说一次。可是他们都没有这么做。

正如我今天读到的英雄董存瑞真实的最后时刻,我更是对英雄肃然起敬。因为他最后高声大喝的一句话——不是为了崇高意义而虚构的话,是一句体现着对战友无比的爱,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喊出来的话。

是的,一个厉声喝止战友奔向危险的董存瑞,比一个高喊豪言壮语的董存瑞更让人感动。

因为他真实。

镜子

新办公楼的每个卫生间外都有一面镜子。每次经过那儿,却不愿意多看。不知是光线还是什么原因,那镜子有别于家中的镜子,像放大镜一样把脸上的每一个汗毛孔、每一个斑点照得一清二楚。终有一次,我忍不住在一次会前小议了这份感叹:这镜子照得我好受打击。却不想,一下子得到了全体同志的认可。他们异口同声称:大有同感。更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同事说:不是因为这镜子,我也没去武汉做吸斑手术。

我不禁兀自偷笑,突然想起了皇帝新装的故事,其实,镜子是真实的,只是我们都不愿意面对。

每天都喜欢在空间里随意地写下几段话,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更多的时候,空间成了情绪的垃圾桶。写的时候随心所欲,回过头去一看,天哪,那一个成天唠唠叨叨,对生活总是不满,觉得人生了无生趣的“怨妇”,是自己吗?

身为女人,每天都喜欢照镜子。除了眼睛痛了,脸上长东西了,一般的时候,很难发现自己与头一天有什么区别。可是回过头来翻翻以前的照片,才发现,岁月就在我们熟视无睹之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就哭,这话真的一点不假。镜子就是这么奇怪,它可以照见别人,也能透视自己。对每个人而言,过去是面镜子,现在也是一面镜子,别人是镜子,自己也是镜子,镜子一直在帮助着我们,也在考验着我们。

谁弄了我的葵

好多年前,我种过一棵葵。

那时我在老家,大约八九岁光景。执意要种葵,是因为那是自然课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我的家乡是不习惯种葵的,那葵子是父亲从镇上的种子商店特意买回来的。

记得,在请示爷爷之后,我将几粒葵子小心翼翼地种到我家的花园里。说是花园,也不过是爷爷用一堆杂石圈起来的一大块地。里面种着桃、梨、美人蕉、节节高,还有见缝插针长着的夜来香。

每日,爷爷都嘱我们将洗脸洗澡的“肥”水浇在花园里。那里面的土也是爷爷亲自打理出来的,黑黑的,很是松软,随处一掏,便能见到几条扭动的胖蚯蚓。

因此,葵子发芽是不用担心的。我按爷爷嘱咐,只留下一棵最壮实的苗。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去瞅瞅那棵葵。

葵在我细心呵护与守望之下越长越高,我也因此写下了不少关于葵的“成长”日记,并博得自然老师的赞赏。

终有一天,那棵葵开花了。在枯萎的花园里,她骄傲地迎着太阳,绽放着一大盘美丽的金色花瓣!

已经忆不清,葵花的骄傲存了多久。只记得,有一日,我在外婆家住了两天,再回家时,竟远远地看到:我的葵,我那棵骄傲的葵,她深深地低着沉重的头!噢,不,是深深地弯着腰!

来不及去寻问母亲,我急急地围着葵转了一圈,一屁股跌坐在花园的石头上,双脚跺地,放声大哭。

我那时是不懂“怜香”的,哭只是因为我认定:谁欺侮了我的葵,谁趁我不在把她弄成了这个样子!

哭声引来了母亲。母亲拉我的手,拉不起来。直到爷爷出来。我一向惧爷爷,只得哭哭啼啼告诉他原因。不料,爷爷听后却哈哈大笑:

我若有所思地止住了哭声。总算在母亲一旁的解释中明白了,原来,没有任何人伤害我的葵,只是我的葵成熟了,全都长成了重重的葵子,把葵的茎杆压弯了腰。可爱的葵子们幸福地挤在一起,密密麻麻,象是开屏的孔雀。

许许多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种过葵。然而,每每面对人生的成败得失,常常会不自觉地想起那棵葵和爷爷说过的那番话。

是的,不想长大,也要长大。面对人生,面对自己,我相信,真正的成熟,是适时地缄默和低头。

说梦

对梦我是体验至深的,大至是因为我从小便爱做梦。

梦做多了,多数自己能“解”出来。很遗憾,这些年来,没将自己五彩缤纷的梦记录下来。想必,那一定是一份最特别的记忆。

儿时,时常梦见在义水河边看到爷爷赶着一群鸭子下河,抬头,又看见姐姐坐在一辆大卡车上,从公路上一晃而过。我追着喊着——逝去的亲人,是我永远刻骨铭心的思念。

上小学时,因为第一次走进课堂便被一位数学老师奚落,从此落下了怕数学老师、怕上数学课的“病根”。事隔多年,仍会梦回教室,扒在一张高难的数学试卷上面,看到同学们都交了试卷,急得满头大汗,无处下笔。被打击的记忆犹新啊。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