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三分之一可防,三分之一可治,三分之一可缓解
前面介绍了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如何进行营养支持,后面,我介绍一下如何在肿瘤预防方面发挥营养治疗的作用。
国际抗癌联盟认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治疗,减轻患者患病时的痛苦,延长生命的,据此提出了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概念。
这样做,他的癌症5年无复发
一级预防是通过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
约80%的癌症发生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食物多样化、少吃腌制食品、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注意环境保护、鉴别环境中致癌和促癌剂、加强职业防护等,均是较为重要的防癌措施。
二级预防是指癌症早期筛查,包括:①对癌症危险信号(如持续性消化不良、绝经后**流血、大小便习惯改变、久治不愈的溃疡等)的认识和重视;②对高发区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③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④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⑤肿瘤自检(对身体暴露部位定期进行自我检查)。
三级预防是针对已经患了肿瘤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康复阶段所采取的预防手段,可以防止病情恶化,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有个60岁的男性,患有肺癌,做过手术之后从上海来到北京找我,原因是他太瘦,医生不给他化疗,而是建议他增加营养。
这位患者身高175厘米,体重49千克,BMI=16。正常人的BMI是18。5~23。9,他显然有严重的营养不良。他说他以前就很瘦,手术后体重又掉了4千克。
大家都知道,喜欢吸烟的人容易得肺癌。我仔细问了一下,他从来不抽烟,而且基本上不喝酒,对自己的饮食作息习惯要求非常严格,起居有序,早睡早起,从不熬夜,喜欢读书,经常读健康保健方面的文章,每天运动1小时以上,饮食上做到了低脂、低盐、低糖。
听起来是不是很健康?
其实他的饮食方面的问题有很多。每天早上喝粗粮粥,吃一个鸡蛋;中午吃白薯和炒菜;晚上吃1两米饭加上一个炒菜和一个清汤。一天所有的肉类摄入量加起来大约是50克,不吃油炸食品,不吃内脏和肥肉,蔬菜食用量在600克左右,水果100克,很少吃坚果。
营养诊断很清楚:营养不良,能量不足,蛋白质缺乏,脂肪不足,脂溶性维生素不足,运动过多。
我给的营养治疗方案是这样的:
总能量增加至2450千卡日,另外把运动量减少一半。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一天吃2个鸡蛋、150克肉类,喝400毫升牛奶,而且必须吃内脏。
他非常不解,问:“不是让少吃鸡蛋,少吃内脏,少吃油,多吃蔬菜吗?”
我和他讲了,肿瘤患者必须增加营养,千万不能降低体重。营养不良的人免疫力很低,很容易使肿瘤复发。
这位患者非常听话,坚持照我说的去做。到现在为止,已经5年了,癌症没有复发。他的心态也很好,全国各地到处玩。
这个患者就属于三级预防成功的典型案例。
吃对了,癌前病变不可怕
要想预防癌症,就要踏踏实实地调养身体,让自己的免疫系统达到极好的状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肿瘤会离我们远远的。
那么,该怎样调养身体,建立足够强大的自我防御系统呢?我再给大家讲一个病例。
我有一个朋友,54岁,经常腹胀,返酸嗳气,多吃一点肉就消化不了,到医院去检查,被诊断为消化不良。
为了改善病症,他早上喝起了各种各样的所谓养生粥,晚上吃面条;一周吃三个鸡蛋,不喝牛奶;从来不敢吃油炸食物和内脏,更不敢碰肥肉。他喜欢交朋友,经常和朋友小酌一下,但不喝大酒。
有一天他找到我,告诉我体检查出胃里有黏膜化生了。
黏膜化生属于癌前病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容易得胃癌,所以他很紧张。
我说:“你又是喝粥,又是吃面条,还常常喝点酒,这么烫一下,烧一下,对胃来说伤害很大。”
他很着急:“医生说每年要复查一次胃镜,怕转化成癌症。”
我叮嘱他把饮食习惯调整了,不喝粥,别吃面条,改成喝牛奶,吃鸡蛋,吃肝脏,让胃黏膜有丰富的修复原料,如果喝不下牛奶,可以喝些酸奶。
他执行得很好。半年后我见到他,看他气色明显好转。
我问他:“这半年身体怎么样?”
他说:“你说的话我都记着,绝对执行,但是在喝粥问题上有时候没忍住,偶尔喝一两口。”
我告诉他:“喝粥不是绝对不可以,偶然喝还可以,另外别太烫了,老百姓常说要趁热吃,其实不太对,太烫的水和饭菜都会伤到食道和胃。”
一年后,他要去复查胃镜,说:“我现在腹胀、返酸、嗳气症状都消失了,但心里还是不踏实,去年医生告诉我要监视黏膜的变化,一年要做一次胃镜,我去检查看看,怕得癌症。”
他住院一个星期,做了全面的体检。一个星期之后,他非常高兴地跑来找我:“夏医生,我告诉你,我的胃里居然一点事儿都没有了。而且我以前胆固醇高,现在也正常了,所有的化验都正常。”
从我这个朋友的例子就可以看出,遇到癌前病变,如果做了有针对性的营养调理,我们身体的状况其实是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