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中的特种兵,主要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分成T细胞和B细胞两类。T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细胞则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另外,血液中还有一类淋巴细胞,它们既不归属于B细胞,也不归属于T细胞,叫作K细胞和NK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与人体的过敏反应关系密切。嗜酸性粒细胞与寄生虫感染、过敏等情况有关。
我们体内的维稳警察
人体免疫系统对内的工作是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识别出哪个细胞是在正常运转,哪些已经老化应该更新,哪个是应该清除掉的坏分子。
比如,人体的红细胞能存活120天,120天之后,红细胞皱缩,被白细胞发现,然后吞噬掉,细胞里面有很多酶,把吞噬进去的衰老红细胞分解掉,变成胆红素、铁等化学成分,然后释放到血液中。这些胆红素和铁元素的一部分被代谢掉,另一部分被回收再利用。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是变异的低密度脂蛋白,由于它被氧化而出现了空间结构的异常,被单核细胞识别出来,吞噬后进行分解,同时进入内皮细胞下层,成了泡沫细胞,这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所以,免疫作用具有双重性,它好的方面就不赘述了,不好的一面稍微说两句。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免疫细胞把自己身体里某一器官组织细胞看成坏人,产生抗体,从而损伤了器官组织。再如,过敏,就是免疫细胞对人体接触的某一类化学物质具有特别过激的反应,造成了人体的炎性反应。刚才说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单核吞噬细胞在血管的局部吞噬了大量的脂质物质和一些破损的内皮细胞,这些垃圾堆积在那里,积累到一定程度,造成血管堵塞。
每天我们身体内都会有一些细胞的DNA发生变异,这些变异的细胞很快被白细胞识别,并立即组织力量发动攻击,因此,绝大多数人体没有患肿瘤。
肿瘤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环境因素不断地刺激造成细胞DNA突变。
第二个原因是肿瘤细胞存在免疫逃逸现象,就如同坏分子到处做坏事,警察工作懈怠,不知道出现了问题,让坏分子从他眼皮底下逃跑了。
肿瘤的发生与否及转归如何主要取决于这两个方面的博弈。
免疫系统这样赶走肿瘤细胞
肿瘤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方式,最重要的战士是T淋巴细胞。
可是,人体是如何发现肿瘤细胞的呢?
单核巨噬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负责监视,每天在血液中流动,像是巡逻兵,一旦发现异常细胞,就会立即冲过去,伸出伪足,像八爪鱼一样把它抓住,并吞噬进去,同时用细胞内的溶酶体和蛋白水解酶将异常细胞分解溶化掉。
单核巨噬细胞不仅有吞噬能力,还有呈递功能,也就是说它把癌细胞咀嚼之后,能分析出这种癌细胞特有的标记,然后把这个标记以信息传递的形式告诉特种兵淋巴细胞。
平时淋巴细胞在血液中流动,表面比较光滑,球形状,当它接收到单核细胞传递来的信息后,会立即被激活,变得张牙舞爪,很有战斗力。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中的一大类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
T细胞收到信息后,直接冲到癌细胞旁边,用自己的身体去接触肿瘤细胞,并向肿瘤细胞内注射蛋白质,这种“死亡之吻”很有杀伤力,肿瘤细胞很快就会死亡;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把它散布到全身体液中,形成“体液免疫”战场。如果有癌细胞跑到血液中或者淋巴液中,免疫球蛋白就派上了用场。
在与癌细胞真刀真枪的斗争中,T细胞和B细胞相互传递信息,单核巨噬细胞也全力以赴,还要把非特异性免疫拉过来一起参战,以确保免疫系统在战斗中大获全胜。
所以,免疫系统正常的人是不容易得癌症的。
了解了这个过程,我们会发现,一般身体内出现肿瘤,会有这几种原因。
第一种情况就是负责免疫监视的单核巨噬细胞失职,不知道跑到哪里玩去了,敌人出现了都不知道。
第二种情况是淋巴细胞接到了消息,也往癌细胞周围集中了,虽然包围了肿瘤细胞,但是淋巴细胞的活力不足,蔫头耷脑的,战斗力不足,打不过肿瘤细胞。
我们在临**看到肿瘤切片,会发现在肿瘤周围有一层一层的白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
第三种情况是发现的肿瘤是转移过来的,原发灶不知道在哪里。例如,神经外科的医生经常发现患者脑子里的肿瘤是转移癌,然后倒着查,很多时候会发现来自肺,但是患者常常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肺癌。这种情况说明患者免疫系统完全失职,免疫监视功能丧失,T淋巴细胞没有功能,B淋巴细胞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癌症患者预后情况会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