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身体在报警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近年来直线上升。全国有1。7亿患者,超过了糖尿病的1。2亿患者,紧追高血压的2亿患者。也就是说,每10个人里就有1个人有尿酸增高病症。这种现象与现在经济发展加速、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饮食结构改变等有密切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更将高尿酸与“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一起,并称为危害现代中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杀手”。
近年来,大家对高尿酸血症越来越重视,不仅仅因为尿酸数值增高的普遍性,更因为尿酸高到一定程度,发展成为痛风,会导致患者疼痛剧烈,而且会引起患者肾脏的损伤。
痛风是指遗传性或获得性嘌呤代谢障碍的一组疾病,表现为血尿酸增高,伴有组织损伤。也就是说,痛风的产生与先天遗传和后天的一些问题密切相关,这些问题引发了嘌呤代谢障碍,临床表现为尿酸高和组织损伤。
痛风患者大多同时有腹部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些特点,这些特点都是身体代谢紊乱的表象。因此,大家不要小看尿酸问题,一个高尿酸问题会带来一堆其他问题。
尿酸高是现象
记得在很多年前我刚开始学习营养学的时候,有一次开会,一位医生问一位营养师:“我有个朋友痛风,麻烦你告诉我,他应该怎样吃?”
营养师像背书一样说:“少吃海鲜,少喝啤酒,少吃蘑菇,少喝肉汤。”
医生说:“我的这位朋友其实挺注意这些问题的,但还是总犯病。”
营养师摇摇头说:“那我就说不好了,到医院去看看吧。”
我在旁边听着,也不好意思插话,只是默默地想:“你怎么知道他吃海鲜了?喝酒了?肉汤喝多了?我们是不是应该调查一下再说?”
后来,我调查过很多尿酸值高的人,发现影响尿酸数值的因素特别多。尿酸只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尿酸高有可能是因为进入的途径和数量多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出去的途径受阻;与嘌呤可能有直接关系,也可能有间接关系。有的人吃了很多嘌呤也不生病,有的人稍微吃一点就痛风发作,这与遗传基因也有关系。
尿酸值高往往和患者身体的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如果仅仅靠吃药把尿酸数值压下去,而体内代谢紊乱并没有停歇,大家很有可能被数值的下降所迷惑,以为身体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反而贻误疾病治疗的机会。
如果我们把人体看作一片森林,那么血液系统就是穿过这片森林的河流。现在,河流里有一种成分增多,经过化验证明这种成分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叫作尿酸,尿酸越来越多,并在某一处堆积起来,造成局部剧烈疼痛。
那么河流里堆积的成分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上游因素(生活方式)是一个还是几个?中游因素(同时伴有的合并症,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有几项?下游的肾脏损伤到什么程度了?
不考虑这些因素而盲目用药物治疗,实际上只是暂时把“河流”里某种多出来的成分压到正常值范围内,由于上游因素依然存在,以后稍不留神病症就会复发。那怎么办呢?治愈痛风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去除属于你自己的污染源。
嘌呤、尿酸、痛风,三者啥关系?
前面那个吃面条女性的案例中,我们提到了嘌呤,那有人要问了,嘌呤与尿酸是什么关系?
嘌呤与尿酸的关系就是父与子的关系。嘌呤经过人体代谢产生尿酸,这个代谢过程如果出现了紊乱,就会造成高尿酸血症。
那么,嘌呤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