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误区解答
中医的“肾”和西医的“肾”切莫混为一谈
西医的肾为解剖结构,是两个拳头大小位于脊柱两侧的肾脏。而中医的“肾”是无形的,因为在中医出现的时候还没有解剖学。中医是经验学科,根据前人治病疗伤的经验,总结出非常智慧的医学理论。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代谢,主纳气,主骨,生髓,充脑,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司二便……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中医学中“肾”的功能涉及骨头、脑、生殖系统、头发等诸多组织、器官,是一个综合概念,是不能简单套用西医的“肾”去理解的。
中医认为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储藏精气,为人体生殖、造血、生长发育、防卫病邪的基础物质;
·平衡身体水液代谢,与**合作排泄尿液;
·负责纳气,协调呼吸运动;
·主骨生髓,养脑益智;
·促进头发生长;
·肾气通耳,控制听力;
·控制二阴的开合。
现在许多人会把中西医“肾”的概念混淆,一听说某种食物或者保健品补肾,立即买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吃。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买来一些人们传统观念中的“补肾”中药,长期连续吃,结果把西医定义的“肾”吃坏了,患上了尿毒症,透析了很多年之后,走了。
对于西医学中的“肾”来说,很多中医中“补肾”的食物不但没有好处,往往还是肾病患者应该少吃或者不能吃的。比如豆类,大家都知道中医概念里黑豆“补肾”,可实际上,黑豆是大豆的一种,植物蛋白质含量非常高,被人体吸收利用率低,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压力。另外,豆类中磷和钾的含量较高,对于西医定义的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来说,这两种元素的摄入都需要控制,以免造成血液中的磷和钾水平过高。
根据中医“以形补形”的理念,肾虚的人应该多吃些动物内脏。但西医认为,肾功能衰竭时,要限制磷的摄入,要少吃动物内脏。
总之,此“肾”非彼“肾”,千万不要搞混概念。有些厂家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有意无意地把两个概念搞混,大家一定要小心。
肾病患者能吃脂肪吗?
食物脂肪与人体中的脂肪既相像又不同,即便一个人一点脂肪都不吃,照样会产生皮下脂肪,因为碳水化合物会转化为身体中的脂肪。
食物中的脂肪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必需的脂肪酸,这是身体不能合成的脂肪酸,我们只能从食物中获得,长期缺乏必需脂肪酸的人会生病。
食物中的脂肪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每一种都是生命必需的元素。
所以我们必须吃脂肪。
再者,溶于水的物质走肾脏,而脂肪代谢走肠道和肝脏,不是肾,所以你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吃了很多油,尿液中出现油花的。
另外,脂肪能给人能量,尤其是腰膝酸软的体质虚弱者,更应补充脂肪。
但是,肾病患者在吃脂肪类食物时,要讲究一下数量和种类,脂肪摄入总量应占一天总能量的25%~35%,必需脂肪酸中的ω-3的比例要增加一些,这样有利于脏器功能的修复,有利于体内炎性物质的减少。在肾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吃一些海鱼。当然,如果有好的鱼油,也可以经常摄入。
肾病患者要注意抗氧化
人体日常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氧化自由基,这种物质对血管的损害很大,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可能导致肿瘤。当然,人体本身具有一些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但肾病患者的这种能力比较弱,尤其是透析患者,不但自身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很差,透析过程中还会增加一些自由基,所以透析患者的脸往往是黑黑的、干巴巴的,一副“被氧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