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下头,一字一句地说:“我只有一个希望,透析后还能工作挣钱。”
一个好有责任感的男人,家里还有很多人在等他。
其实他的话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一个人即便生病了,要求的绝不仅仅是活着,要活得有质量,能工作,不脱离社会。所以,我们不能只盯着化验单,更要帮助患者完成他想要达到的目标。
我遇到过很多肾病患者,非常听话,严格忌口,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甚至有人看化验单吃饭,一看化验指标还好,多吃几口;一看指标又高了,马上什么也不敢吃了。透析是不得已的办法,当肾脏彻底不能排毒的时候,采用透析的方法来替代部分肾脏工作。进行营养治疗的目的是保证生命的运转,保证生活质量。治病和生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化验单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
到底应该怎么吃?
上边讲了肾病患者不要吃什么,现在讲一下可以吃什么。
还记得前面想象的那幅图吗?一片森林里面流淌着一条河。如果现在河道的下游有些堵,而且已经很难疏通,怎么办?
首先,我们不能把河流周边的树木给荒废了。也就是说,要保证身体的营养供应,人体中的器官还要工作,我们必须每天摄入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素。
其次,正确地看待河流里的化验变化。有些成分即便不吃也会增高,比如磷,除了食物中的磷,甲状旁腺亢进刺激骨头破坏是造成肾病患者血磷增高的主要因素。肌酐来自肌肉的分解,即便不吃肉,每一天你自己的肌肉也会新陈代谢,不会因为你不吃肉而停止分解。
那怎样做到参考化验单,来尽量满足身体的需求呢?
现在我举一个例子。
一位77岁的男性患者,于2017年10月来我这里咨询。他的身高是175厘米,不胖不瘦,BMI=21。他来找我的主要原因是近半年发现肌酐、尿素氮在逐渐增高。
既往史:糖尿病史30年,服用二甲双胍、拜糖平和格华止,血糖控制相对平稳;最近餐前血糖7。5毫摩尔升,餐后9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7。8%;高血压25年,服用洛活喜、科素亚,血压为14590毫米汞柱;冠心病10年,冠状动脉放了支架。再有,颈动脉超声发现混合斑,没有狭窄;高脂血症,在服用洛伐他汀。
化验:尿素氮14。6毫摩尔升(正常值3。6~9。5);尿酸589微摩尔升(正常值142~416);肌酐158微摩尔升(正常值44~106),GFR为35。82mLmin·1。73m2,属于3期水平;肝功能项目正常,钾、磷、钙均正常。
生活方式调查:老先生以前工作压力很大,运动很少,饭局较多,喝酒、抽烟也常有。这些年由于发现自己的血糖高、血压高,老先生自觉改变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多运动,按时睡觉,经常到大自然中去,每天上午散步一小时,下午散步一小时,饮食上做到低脂低盐,一直按时服降压药和降糖药,血压、血糖基本平稳。但是病情仍在慢慢进展,十年前心脏放了支架。如今,肾脏在报警,老先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们把血压、血糖、血脂增高当作现象,是疾病发展的中游,下游是这些问题积累的并发症,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现在,老先生的下游问题一个又一个地出现。很多人以为,中游问题用药物解决,实际上,药物把症状压下去了,同时也把问题给掩盖了,用药把血压和血糖降下去了不等于高血压、高血糖不存在,其实是暗流涌动,最终还是要出现并发症。
关键是管住上游,因为中游的现象是由上游做错了累积造成的。以前老先生在饮食、运动、烟酒等方面都做错了,现在,老先生努力改变自己,在上游问题上解决了四项(运动、心态、戒烟酒和按时睡眠),但是饮食方面走偏了。
他的饮食习惯是什么样呢?
·粮食类:每天平均200克细粮(面条、馒头、面包、粥),粗粮总量100克(白薯、山药、土豆等)。
·蔬菜类:每天500克新鲜蔬菜。
·水果类:每天平均150克新鲜水果。
·蛋白质类:每天吃1个鸡蛋、1袋牛奶、瘦肉75克,不吃肥肉,不吃动物内脏,每周吃三次鱼,每次大约吃60克。
·油类:从不吃油炸食品,不吃肥肉,每天吃3个核桃。
·其他:在喝粥的时候吃一点咸菜,不吃甜食、饮料、加工食品,豆制品一周吃一次。
老先生有糖尿病,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应该控制。显然,老先生的细粮吃得有点多,粥、面条、面包、馒头都属于高GI值和好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必须停掉。
老先生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限盐是必需的,而他居然在吃咸菜和面条,要停掉。
豆制品和鱼类对于高尿酸血症和肌酐增高的人是不合适的,必须停掉。
下一步饮食计划:
第一,限制性食物:粥、面条、咸菜、盖浇饭、海鲜、肉汤。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
第二,鼓励性食物:粗粮(谷类、根茎类等)、蛋、奶类。
第三,减少每天运动量,每天上午散步半小时,下午半小时。
能量:2100千卡日。蛋白质每千克体重0。8克,为56克日,碳水化合物288克,脂肪80克,膳食纤维每天30克,坚果减少到每天10克,平均分配到三次正餐、三次加餐中去。这样少吃多餐,营养充分。
具体方案如表26所示。
表26 某糖尿病患者饮食方案
表26(续)
到底这样的饮食结构对不对呢?要让事实说话。
我们用微信和老先生进行沟通和追踪管理。三个月后,他的尿酸降到了正常值387微摩尔升,肌酐降到106微摩尔升,肾小球滤过率变成了58。03mLmin·1。73m2,血压降到12062毫米汞柱,糖化血红蛋白降到6。7%。关键是所有指标的下降过程中,他没有多吃一片药。
这个案例可以供大家参考,但不是让大家照搬,因为每个人的问题不一样,只是说明一个原则——一定不要只盯着化验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