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建议大家用水果加餐,水果的GI值不高,营养丰富;或用巧克力加餐,巧克力的GI值是49;还可以用牛奶加餐,牛奶的GI值是27。6。而大家都认为没有甜味的苏打饼干的GI值是72。
降糖药一吃就是一辈子?
很多人认为已经得了糖尿病就必须吃药,一旦吃药就要按时吃,吃一辈子。我过去没有学营养学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得病了吃药那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这些年我用营养治疗的思路给糖尿病患者指导,患者的治疗效果告诉我:降糖药物可以撤下来。
有一次我在一个医院讲课,医院院长在下面认真地听。他有糖尿病,吃了两种降糖药,已经吃两年了。以前他吃饭很清淡,做到低脂低盐多运动,但是药物依然不能减,血糖也是忽高忽低。听过我的课以后,他立即行动起来,做到食物多样化、三足鼎立,还注意加餐。每天早上把自己做好的早餐通过微信发给我,开始时我还做一些指导,后来发现他做得无可挑剔,我经常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一个月之后,他告诉我,他的降糖药全部停了,血糖基本正常。
到现在4年了,血糖完全正常,体重也减了8千克,关键是他后来一直没有再用降糖药。
还有一个62岁的患者,患糖尿病好多年了,一直服药。有一次因为头晕耳鸣,他来到神经内科找我看病,我自然要对他的饮食进行一下指导。
他很爱吃面条和馒头,一顿饭吃2个馒头,不爱吃蔬菜,说蔬菜嚼起来太麻烦。我给他讲了营养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回家后他照着去执行。
我给他约了一个月以后复诊,没想到才半个月就来了。他说自己最近血糖下降很快,有一次还出现了低血糖问题,问我能不能加点餐。
我说你应该减降糖药,而不是加餐。他很不解,说:“内分泌科的医生说不要轻易动药物,别自己随便增减。”
我耐心解释:“如果你的饮食、运动量都不变的话,药物就不要随意增减,内分泌医生在寻找药物与血糖稳定的平衡点;而你现在饮食方面做了调整,升血糖的力量已经不大了,降糖药就要相应往下减。”
我看他还是不明白,就只好连说带比画:“比如,一个烧着炉子的房间,房间里温度太高怎么办?有人会说,开空调啊。开空调就相当于药物治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减少烧火用的木炭。木炭减少了,房间温度自然就降下来了,那个空调的使用量是不是也应当减少呀?”
患者终于明白了。
后来他把降糖药减到了原来的一半,空腹血糖依然稳定在6~8毫摩尔升。
扫描二维码回复“夏萌”
了解更多糖尿病患者饮食方案
快速看懂糖尿病
如何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简单来说就是患者体内的血糖值过高。血糖最重要的功能是供应能量,没有能量就没有生命。但血糖增高时要引起注意,它是一个现象,是身体在向你发出信号,如果你仍然不调整生活方式,就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下肢血管病变等。
那么血糖高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血糖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血糖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肝脏释放糖原、糖异生过程是身体调节血糖水平的暂时性手段。血糖的消耗有三条途径:第一,进入细胞内供应能量;第二,转变为肝糖原;第三,转化为脂肪。进入细胞的葡萄糖被彻底消耗掉了,而后两条途径是血糖改头换面后,仍存留在身体里,以补充人体急需。当血糖的主要来源过多,消耗受阻,就会造成血糖高。
如何进行血糖监测?
影响血糖值高低的关键因素有很多,包括饮食、运动、情绪、胰岛素抵抗、体内胰岛素分泌量、药物等。
为了诊断准确,糖尿病患者往往要做几项与血糖有关的化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馒头餐试验等。通过化验结果,分析出造成血糖高的上游因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做到治标治本。
糖尿病人群如何进行营养管理?
糖尿病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受影响的器官损伤程度不同,要进行管理的目标也不一样。
第一阶段:糖尿病前期。这时期血糖超过正常值,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可能已经有了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症等。这一时期如果足够重视,血糖问题是可以逆转的。第二阶段:糖尿病期。这一时期不仅要关注合并症和并发症问题,还要关注患者的用药问题。第三阶段:糖尿病并发症期。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如果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要马上送医院治疗;如果出现慢性并发症,要看已经累及哪些器官,制定营养方案时,不要给重要器官增加负担,同时稳定血糖值,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程度,减轻胰岛素的负担。
如何降低血糖值?
血糖对于维持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它的数值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人体会派出很多激素来调节血糖值平衡,其中负责升高血糖的激素有5个: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而负责降低血糖值的只有胰岛素1个。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我们的胰岛细胞,维持胰岛素的平衡状态。
要想让胰岛素分泌能力永葆青春,永不衰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让胰腺的β细胞太疲劳,并且要增加结构性营养素,也就是肉、鱼、蛋、奶中的蛋白质、磷脂、胆固醇等结构性营养素。尤其是氨基酸,它是胰岛素这样的蛋白质类激素最基本的原料。因此,在糖尿病人群的饮食中,蛋白质和脂类营养素要比一般人多一些。
糖尿病人群应该如何饮食?
“管住嘴”是控制血糖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吃饭要“挑”,挑升糖指数低、血糖负荷低的食物,要尽量吃粗粮、全谷物、根茎类等天然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还可以用水果来代替传统的主食,尽量不要吃蛋糕、面包、红薯粥等精细加工的米面类食物。
糖尿病患者吃饭也要“不挑”——平衡膳食,什么都吃。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脂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一样都不能少,但要注意同一类食物不要吃太多。还要注意方法,少吃多餐,细嚼慢咽,先吃不好消化的食物,最后吃碳水化合物,还要掌握食物交换份的方法,科学搭配。
常见误区解答
(1)参见《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编著,主编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