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刚开始吃素可能没什么感觉,时间一长就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许多不适,如全身无力,容易生病,甚至会出现贫血现象。更重要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发现这样吃了一段时间后,血压并没有下降。
蛋白质是维持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如果一个人蛋白质摄取不足,就会造成免疫球蛋白减少,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对病毒的抵抗力也减弱。如果肌肉中的蛋白质不足,就会造成肌肉无力。
蛋白质还是脑细胞重要的组成成分。如果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出现精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睡眠障碍,心情焦虑等症状。
所以,人离不开蛋白质,高血压患者也离不开蛋白质,完全素食是不可取的。
但是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对伴有肾功能减退的高血压患者尤为不利。
动物性脂肪可以吃,不过不要过量。鱼类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建议多吃一些海鱼。另外,烹调方式对食物脂肪含量的影响也很大,不要吃油炸、油煎、腌制的肉类食品。
吃鸡蛋升血压?
有很多人都认为高血压患者不能吃鸡蛋,或者只能吃蛋清而不能吃蛋黄,因为蛋黄里含有的胆固醇会使血压升高,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认知误区。
美国科学家曾经用10000名高血压患者做实验,让其中5000人每天吃3~5个鸡蛋,另外5000人1个鸡蛋都不吃。5年观察下来发现,吃鸡蛋的患者比不吃鸡蛋的患者血压平均低了20~30毫米汞柱。
实验证明吃鸡蛋对高血压有好处。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鸡蛋的蛋黄里含有的卵磷脂是高密度脂蛋白合成的重要材料,另外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是吃进去的,而是肝脏合成的。如果你吃鸡蛋黄多了,也就是外源性胆固醇摄入增多,会抑制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
胆固醇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之一,是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的前体,还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如果体内胆固醇过低,会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同时会导致骨质疏松,一些重要激素水平低下。
扫描二维码回复“夏萌”
了解更多高血压患者饮食方案
快速看懂高血压
如何认识高血压?
高血压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上游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中游是高血压现象,下游是各种并发症,比如,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想从根本上改善高血压状况,就要从上游做好管理,全面调整生活方式,同时监测血压,必要时吃一些降压药,这样才能标本兼治。
引起高血压的常见因素有哪些?
最常见的影响血压值的五大因素分别是血容量、血管壁弹性、周围血管阻力、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和心脏搏动。这些因素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比如,盐摄入过多,缺少优质蛋白质,不爱运动,情绪不稳定,都会造成血压不同程度的升高。
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营养诊疗?
高血压患者可参照以下思路和流程进行营养诊疗。
营养评定:全面采集患者的健康信息,特别关注高血压的合并症和并发症,以及与高血压有关的饮食因素和生活方式。营养诊断: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对患者的能量、营养素、体重等情况做出综合判断。营养干预:参照体重、腰围等重要指数,设定目标,给出明确的营养建议。效果评价:定期复查,了解目标实现情况,同时,医患之间要不断沟通和及时改进。
高血压人群应该如何饮食?
高血压人群需要先确认自己的高血压级别。如果是二级和三级高血压,应先遵医嘱服药,让血压降下来,同时要非常努力地寻找病因,去上游找解决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作为健康管理的一个方面,在饮食上要做好以下7件事,才是降低高血压的真正王道。
常见误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