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蛋白质外,维生素C、钙、镁、钾的摄入量对血管壁弹性也有重要影响。
不爱运动,周围血管阻力大
周围血管阻力与血管半径、血液黏度和血管长度有关。影响血管半径的因素很多,比如,神经内分泌系统是否稳定,动脉是否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问题,周围组织缺氧程度,等等。有一种情况非常常见——不爱运动。不爱运动会造成组织细胞对氧的需求量减少,毛细血管前小动脉关闭,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加大。
情绪不稳定,血压忽高忽低
有一天晚上10点多,我的一个老患者给我打电话,说自己血压升到了180110毫米汞柱,心脏像是要跳出来。
她的情况我很了解,老伴几年前去世了,她和儿子一起住。虽说平时爱说爱笑,看着很开朗,实际上每次来看病的时候和我聊起来,提起自己去世多年的老伴,还是会情绪低落。
我问她:“白天血压怎么样?”
她嗓门儿很大地和我说:“白天血压正常,这几天晚上都有些高,今天特别明显。”
我问她:“您儿子在吗?”
她说:“儿子出差已经一周了。”
家里只有老太太一个人,到了晚上,面对空空的房间,老太太估计控制不好情绪,有些害怕。
老太太可不这么想,一个劲儿问我:“夏主任,你说我的降压药是不是要加点儿量?”我建议老太太可以用一下短效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开博通),然后去睡觉,睡不着就适量吃点儿安眠药。我安慰她说:“您这是紧张造成的。情绪稳定,血压自然就会稳定。”
隔了两天,我打电话问她情况,她说血压正常了,并且高兴地告诉我,儿子回来了,心里踏实了。
所以,遇到血压突然升高,要多考虑几种因素,尤其是晚上血压高,通常与焦虑情绪关系十分密切。
有一类患者是过于较真类型的,我就曾经见过一个对医嘱特别认真的患者。她52岁,患高血压8年,一直服药,来见我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轻微的脑卒中。我叮嘱她认真吃药,保持血压正常,注意饮食习惯的调整,而且每天坚持走一万步。
她坚决执行不走样,一段时间后身材越来越好,血压管理得也不错,我们都挺高兴的。但是没过多久,她的血压又慢慢上来了。
我仔细地问了饮食和运动情况,发现她做得很好,再一聊,发现她心理压力特别大,给自己定了很多要求,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一定要这样做”“必须那么做”。上班紧张,下班也不放松,这血压能不受影响吗?
当情绪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多,交感神经会兴奋,这样会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并使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高。
我把这些给她讲清楚后,她自己总结出来了:“看来我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压力,不要天天紧绷着。”
后来她有意缓和自己的情绪,一段时间后血压回到了正轨。
从医学上来说,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等都会对心脏和周围血管产生重要影响(表2),所以千万不要忽略心理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表2 影响血压值的常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