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下来周晓芳心里也有些诧异,因为林青青不但记下了所有产品的价格,还不用算盘就能算出需要的钱。
于是趁着人少的时候,周晓芳又问:“你算钱怎么这么快?完全不用算盘?”
“主要是今天来的人买的东西都不多。”林青青呃了声说。
周晓芳回想了一下,今天来的人在她们柜台的确买的东西不多,最多也就三四样。但她已经习惯了算盘,让她心算她短时间内真有点算不清,又劝林青青:“虽然你心算准确,但我觉得你能用算盘还是用算盘比较好,免得哪天一着急算错了。”
“我实话跟您说吧,其实我不会用算盘。”林青青老实交代。
周晓芳心里也不惊讶,她进供销社前也不会用算盘,说道:“我教你怎么打吧。”
林青青顿时眉开眼笑:“谢谢周姐。”
“嗐,咱们都是同事,你跟我客气啥。”周晓芳笑道,拿起算盘边打边跟林青青说口诀,一遍过后问,“记住了吗?”
“差不多。”林青青沉吟说。
“那你来试试。”周晓芳将算盘推给林青青。
林青青拿着算盘打起来,因为才刚记住口诀,她打得不算快,中间时不时要停下来想想,但不管快慢,算盘是顺利打下来了。完了后林青青问:“周姐您看我打得怎么样?”
“还成吧。”周晓芳心情复杂说道,她当初背了一星期才勉强将算盘打下来,没想到林青青不到半小时就记住了。
但她转念一想,这样也好,林青青早点学会,自己也说不定能调个柜台,便说:“接下来再有人买东西,你就用算盘算价格吧,先熟悉熟悉。”
林青青一口答应下来:“好。”
后面再有人来买东西,林青青就不再心算了,直接用算盘。其实她打算盘还没有心算来得快,也没那么准确。但林青青知道做柜台少不得要用到算盘,与其这时候偷懒以后手忙脚乱,还不如现在老老实实把本事学会。
所以她很沉得住气,一直克制着用算盘而不用心算,所以到下午下班,她算盘已经打得很熟练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
第65章、自行车
林青青在供销社的工作顺利开展的时候,老家的信件也到了。
她和谢巍到部队后就发了电报回去报平安,等安顿下来后,又写信回去说明了这边的情况。信件寄回去花了几天时间,那边又写信回来,所以他们现在才收到信。
信一共有三封,一封是李杏芳寄过来的,内容家长里短,主要关心他们在这边的生活。一封是谢宝山寄来的,主要是为了告诉林青青服装厂的发展,以及就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林青青探讨。最后一封则是李娟寄来的,关心她的生活情况,又在最后半开玩笑问她部队有没有合适的青年,让她给自己介绍介绍。
第一封是林青青和谢巍一起回的,第二封则是林青青自己写回信,到了第三封,林青青回信前特意问过谢巍。
谢巍听后想了想问:“李娟?是你宿舍那姑娘?”
“嗯,圆脸的那个。”林青青说道。
谢巍沉吟片刻说:“我们团里的确有不少未婚青年,但是副营级以上干部大多结婚了,如果是副营级以下干部,短期内两人恐怕得两地分居。”
陆军不像空军晋升快,升到副营起码二十六七岁,像谢巍这样二十八岁升到团长的少之又少。而七十年代的人结婚都早,军人可能晚一点,但大多二十一二就定下了,等升到副营孩子都满地跑了。
所以李娟要是奔着随军能离开农村的想法,恐怕并不能如意。
林青青想了想说:“那我先问问她的意见吧。”
谢巍点头,也说了几个人选,其中有个叫吴海源的也是新阳县人,只是老家不在玉田公社,而是隔壁望乡公社的。吴海源今年二十二岁,已经是副连,也算年轻有为。但谢巍虽然了解他在部队里的情况,老家那边却只知道他没有对象,家里几口人什么情况就不太清楚了。
林青青原本想直接写信问李娟的意见,听到这里放下笔说:“我们要不要打听清楚对方的情况,要是他乐意,我再给李娟写信问她的意见。要是他不乐意,我在心里就不提他了。”
“成,我回营后问一问。”
……
第二天回营后,谢巍抽时间把吴海源叫到跟前打听了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