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衡山王赐谋反伏诛。
上思董仲舒前言,使董仲舒弟子吕步舒持斧钺治淮南王狱,以《春秋》义专断于外,还奏,上皆是之。
《儒林传》:“江公受《谷梁春秋》,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议,卒用董子。于是上尊《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
立皇太子。
公元前121年,武帝元狩二年
公孙弘薨。
江都王建有罪,自杀。
胶西王闻董仲舒乃当世大儒,善待之。但董仲舒恐久获罪,病免。
《汉书·叙传》:“抑抑仲舒,再相诸侯,身修国治,致仕悬车,下帷罩思,论道属书,说言访对,为世纯儒。”
董仲舒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董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盖自是不复出矣。
《后汉收·应劭传》:“故胶东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232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
公元前120年,武帝元狩三年
廷尉张汤迁御史大夫。
《汉书·食货志》:董仲舒建议“使关中民益种宿麦”。
公元前119年,武帝元狩四年
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
公元前118年,武帝元狩五年
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
《汉书·食货志》:董仲舒建议:“盐铁皆归于民。”
公元前117年,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元鼎元年
得鼎于汾水上。董仲舒的弟子吾丘寿王称之为“汉鼎”
公元前115后,武帝元鼎二年
张汤有罪自杀。
起柏梁台。
三月,大雨雪,夏大水,关东饿死者以千数。
公元前114年,武帝元鼎三年
夏四月,雨雹,关东郡国十余饥,人相食。《汉书·食货志》曰:“河灾”,《汉书·吾行志》说:“雨雪”。
公元前113年,武帝元鼎四年
天子郊雍。
诏司马谈等议立后土祠于汾阴睢上。
封姬嘉为周子南君,奉周祀。
公元前112年,武帝元鼎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