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董仲舒是谁 > 八独尊儒术 帝国安宁之道(第2页)

八独尊儒术 帝国安宁之道(第2页)

其实,窦太后此次对儒学的反击,除了基于对儒家学说的本能厌恶外,更多地还是因为人事间的因素。第一,窦太后及其家族与汉武帝及皇室素有不和。窦氏出身卑微,有一兄一弟,少年时失散,成年后闻窦氏立为皇后,乃从其家之长安,上书自陈,“皇后言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乃厚赐之,家于长安。绛侯、灌将军等曰:‘吾属不死,命乃且具此两人。此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又复放吕氏大事也。’”[17]已预示着窦氏家族和汉王室之间将出现矛盾。

而汉武帝本人也和窦太后不甚和洽,“初,堂邑侯陈午尚帝姑馆陶公主嫖,帝为之太子公主有力焉。以其女为太子妃,及即位,妃为皇后。窦太后持公,请求无厌,上患之。皇后骄妒,擅宠而无子,与医钱凡九千万,欲以求子,然卒无之。后宠浸衰。皇太后谓上曰:‘汝新即位,大臣未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耳,宜深慎之!’上乃与长主、皇后复稍加恩礼”。[18]

如果说窦太后与武帝的矛盾还不足以促使窦太后坚决阻止儒学地位上升的话,那么,窦太后与窦婴、田蚡、赵绾、王臧之间的微妙关系,则迫使窦太后不能不这样做。窦婴是窦太后兄之长子,太后的亲侄子,景帝时为詹事。“帝弟梁孝王,母窦太后爱之。孝王朝,因燕昆弟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19]由此可知,窦太后与窦婴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而窦婴附和汉武帝尊儒学,恐怕不仅与窦婴有意坚持前次意见有关,甚或有联合武帝排斥窦太后的可能。

而田蚡,为孝景帝王皇后的同母弟,与窦婴相友善,婴为丞相,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力于蚡。蚡“乃微言太后风上”,由田蚡打通太后的关节。因此,窦婴、田蚡结合在一起显然对窦太后不利。“婴、蚡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迎鲁申公,欲设明堂,令列侯就国,除关,以礼为服制,以兴太平。举谪诸窦宗室无行者,除其属籍。诸外家为列侯,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国,以故毁日至太后。”窦太后家族利益受到严重侵害,于是窦太后不得不出来发难。但由于武帝、窦婴、田蚡等人的这些举措从表面上看也不无道理,因而正面的反击显然不可取,故窦太后采取迂回的办法,借对儒学的不满削弱武帝的势力。“太后好黄老言,而婴、蚡、赵绾等务隆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悦。”加上建元二年,赵绾向武帝建议“勿奏事东宫”,剥夺了窦太后干预朝政的权力,这不能不引起窦太后的大怒,遂使此次儒学地位的上升严重受阻。[20]

建元年间儒学地位上升受阻,显然是由于人事方面的原因,是帝党与后党之间利益冲突的结果,而与儒学自身并不关涉。因此,一旦这些人事方面的原因消除,儒学的地位便能获得确认。

时过不久,即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五月,窦太后死。刚刚二十余岁的汉武帝在彻底摆脱了窦太后的束缚之后,雄心勃勃地欲大干一番。其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恢复六年前被窦太后废黜的田蚡为丞相。

翌年,即元兴元年冬十一月,汉武帝从董仲舒之言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五月,又诏举贤良文学之士七百余人,仍由武帝策问古今治道,如建元元年故事。这里面虽然还有许多故事,但其结果却是,儒家学者终于实现自己多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独霸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宝座。

[1]此事史不载何年。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中华书局1987年)卷一认为约当汉景帝中二年(公元前147年)以前。

[2]《史记·懦林列传》。

[3]《史记·懦林列传》。

[4]《吕思勉读史札记》第64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5]《资治通鉴》汉景帝后三年。

[6]《甘二史札记》“汉时以经义断事”条。

[7]《春秋繁露·五行顺逆》。

[8]《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9]梁启超:《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变迁史》第79页。

[10]梁启超:《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变迁史》第81页。

[11]《汉书·董仲舒传》。

[12]《资治通鉴》建元元年。

[13]《资治通鉴》建元元年。师古曰:“天子不亲政,则丞相当理之,而绾不申其冤。”

[14]《资治通鉴》建元元年。

[15]《汉书·武帝纪》。

[16]《史记·儒林列传》。

[17]《汉书·孝文窦皇后传》。

[18]《资治通鉴》建元二年。

[19]《汉书·窦婴传》。

[20]《汉书·田蚡传》。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