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丹丹说得没有错,王星焰确实有钱。除了在万利达的股份可以折算成钱之外,他还有许多钱。王星焰现在就用这些钱充当了保证金,用这些钱不需要通过董事会。
既然王星焰打进了保证金,证券公司就立即出具了不可撤销的全额担保,于是,加拿大的“热钱”就顺利地打进来了。按说,这时候什么问题都应该没有了,但是,又出了问题,因为他们发现,万利达的筹码过于集中了。
都是内行,知道筹码集中意味着什么。筹码集中意味着在他们之前已经有机构在暗中吸纳万利达。如果这样,将来消息一公布,李东他们要抛售股票的时候,肯定会有麻烦,因为机构操盘手肯定比散户专业,他们一旦发现盘口有动静,肯定会抢先出货,而一旦他们抢先出货,李东可能就不能出货,否则大家争着出货,立即就可能引起散户的恐慌,后果不堪设想,跌破20%保证金底线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
“难道是走漏了消息?”李东问。
“我这里肯定不会。”证券公司老总说,“我这里天天都有机会,绝对不会冒这个险。毕竟,你们这笔钱我们是出具全额担保的,将来万一出了事情,我们的损失最大,而且这种钱本来就‘热’,烫手,我们绝对不会做这种事。”
“这话见外了。”李东说,“说什么我们也不会怀疑您老兄。”
“我更不会。”王星焰说,“那20%是我的私房钱,一旦出问题,甩到水里响都不响一下。”
“怎么会怀疑你呢,笑话。”李东说。
“那么……”王星焰和证券公司老总异口同声。但是说到一半,三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直到笑出了眼泪。是啊,李东总不会自己卖自己吧。
“我看我们也不要杯弓蛇影。”王星焰说,“虽然筹码集中,但是价格还没有变化。即便有人想做这只股票,那么也还是在收集筹码阶段,我们这时候赶快建仓还不晚。”
“那也是。”证券公司老总说,“不过要时刻保持警惕。”
在今后的几天里,李东开始建仓。为了保密,他不敢找人帮忙,加上证券公司为了分散目标,帮他在总账户的下面又挂了许多分账户。为节省时间,李东同时打开特大户室里面的六部电脑,自己坐在一个脚底下带轮子的椅子上,来回滑着轮番下单,一天下来,本来纯粹的脑力劳动变成体力劳动了,但是一想到马上就能成为富豪,倒也干劲十足,第二天变本加厉。晚上王星焰陪他一起分析盘口,果然发现除了他们外,另外还有吸纳点。
“说句话你不要生气。”李东说。
“不生气,说吧。”王星焰说。
“如果要是出了问题,”李东说,“问题肯定出在你那边。你再想想,是不是什么地方漏了一点。”
王星焰又仔细想了一想,说:“前段时间公司资金部是跟我谈过这个问题,说有一个庄家看好我们万利达,想合作做一把,我也答应跟他们见面谈谈,但是这一段时间行情太差,他们也就没有再找过来,我也不好主动去找他们,难道是他们已经动手了?”
“那你明天主动催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李东建议。
“行。”王星焰说。
第二天,王星焰把证券部经理叫到办公室,问他上次说的那件事情怎么样了。经理说,最近行情不是很好,所以对方想先放一放。
“是真的想先放一放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王星焰问。
“好像是资金上出了一点问题。”经理说,“本来说是有外资进来的,后来见人民币短期之内确实不会升值,所以进外资的事情也就拖下去了。”
证券部经理说得不错,行情确实是不好,不过这倒帮了李东,因为李东收集了不少筹码,居然没有引起价格上升。其实李东这时候最怕的就是价格上升,因为如果这时候价格上升,他是该出货呢还是该进货?如果出货,大部分资金还没有介入,这时候出货,可能真的就只能赚一个资金利息钱,不是白忙了半天?如果进货,价格抬高就使得建仓成本抬高,一旦跌起来,说不定还要赔本,所以,现在这样股价不动的情况是李东最希望见到的。
尽管如此,心病并没有消除,因为万利达的筹码还在不断地集中,并且集中的速度超过李东建仓的速度,这就说明确实还有另一股资金也在建仓。
“你跟你们那个经理谈了吗?”李东问。李东仿佛是认准了问题肯定出在王星焰那边。
“谈了。”王星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