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成了大老板之后,王星焰又迅速做了几个房地产项目,使“大老板”更加名副其实。相当于原来的“大老板”只是一个框架,现在被真材实料塞满了。这个时候,王星焰开始想到了进军高科技。
王星焰要想做得更大就必须进军高科技。首先,王星焰的公司并不具有房地产的开发资格,所以严格地讲,王星焰并不是真正的开发商,而只能算是投资商,只能以合作开发的名义挂靠在具有房地产开发资格的公司下面,这样就很难真正做大。其次,即便王星焰真的做大了,财大气粗了,可以想办法争取到房地产开发资格,或者干脆就花大价钱收购一家具有开发资格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国家也不支持私人房地产公司上市,公司不能上市,就像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不能入党一样,是很难真正成气候的。要想成为上市公司,必须打高科技这张牌。最后,特区内已经几乎没有闲置的土地可以开发了,勉强开发,成本太高,利润空间已经大不如前,所以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因此,王星焰进军高科技似乎是必然的选择。正因为是必然的选择,所以王星焰才没有仔细地“眯盹儿”考虑,导致一开始走了不少的弯路。
王星焰的第一个弯路是投资一个农机项目,项目推荐人是当初他在建设兵团时候的一个忘年交。
王星焰在建设兵团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正经地做什么农活,而是一天到晚忙着文艺宣传队的事,在宣传队拉二胡,在宣传队当乐队队长,在宣传队编一些小的剧等。但是宣传队是临时性机构,并没有固定的编制,所以,当时王星焰的关系还是挂在下面连队,在农活最忙的时候,甚至还要回连队劳动一段时间。连队离团部远,来回不方便。
这时候,他们乐队拉小提琴的老丁主动张罗着帮他调到他们连。如果能调到老丁他们连,当然最好,老丁在机械连,机械连就在团部边上,不但往返方便,而且即便回连队劳动,也不会做农活,可以捣鼓捣鼓拖拉机之类,总比做农活轻松和有兴趣。老丁说话算数,说调还就真调了。原来,拉小提琴是老丁的业余爱好,他的正经职务是机械连连长,并且他的资格非常老,据说如果不是他的兴趣不合潮流,现在的职务不在团长之下。这话王星焰相信,要不然也不会放下一个连队的工作不管,跑到宣传队来跟一帮小青年凑热闹的。
王星焰关系调到机械连之后,与老丁的关系自然就相当的不一般。在宣传队,王星焰是老丁的领导,在连队,老丁是王星焰的领导。他们约定,互称老丁和小王,不要称职务了。
老丁是个喜欢动脑筋的人,或者说是个喜欢捣鼓技术的人,按他的资格,行政十九级,本来完全可以在团部挂一个副团虚职,但是他喜欢捣鼓机械设备,于是坚决要求下到机务连,到了机务连也不抓行政管理,还是一头钻到业务上,搞了不少的小改小革小发明。别的连队,连长和指导员总是合不好,合不好的原因是都想争权。那时候连队很有权,入党、提干、推荐上大学、推荐招工等,第一关就是连队。可是机务连没有这个问题,机务连一切由指导员说了算,连长老丁不是捣鼓小提琴,就是捣鼓农业机械,乐此不疲,根本就不想揽这些权。
王星焰到了机务连之后,按照现在的标准,相当于是“连长助理”,没有具体的工作,就是一天到晚跟老丁泡在一起。宣传队有活动的时候他们俩一起在宣传队,宣传队没有活动的时候他们俩一起在连部。王星焰跟着老丁不仅学会了开拖拉机和汽车,而且弄懂了许多机械原理。恢复高考之后,王星焰顺利地考上大学了。
王星焰因此就非常感谢老丁,感谢老丁在他复习备考的时候给予了许多关照,感谢老丁教给他那么多机械知识,使王星焰的物理考试得心应手。老丁说:“跟你讲实话,就是不恢复高考,你也照样上大学。”王星焰问:“凭什么?”老丁说:“就凭咱们俩的交情,我还不推荐你上大学?”这话王星焰也信,信老丁跟他的交情,信老丁不但在连队说话算数,就是在团部说话也算数,老丁要是推荐他,错不了。
其实,王星焰真正要感谢老丁的,应该是在王星焰入党的问题上,因为王星焰的入党几乎是老丁一手包办的。
当时王星焰的主要工作虽然是在团部宣传队,但是编制在连队,具体地说就是在老丁当连长的机务连,因此,王星焰入党的问题,只能在机务连解决,而机务连跟其他连队不一样,其他连队是知识青年多,机务连是退伍军人多,并且大多数都是从越南回来的汽车兵,每次打篮球的时候,穿的背心上面都印有“抗美援越”的字样,仿佛是展示他们昔日的辉煌。那时候兵团的退伍兵跟知识青年之间多少有点矛盾,也没有什么大矛盾,就是有点互相看不起,这点小矛盾平常没有什么,但是到了诸如入党提干这一类敏感的时刻,就暴露出来了。
比如入党,入党的关键一关就是支部大会讨论通过,王星焰第一次支部大会讨论就没有通过。没有通过是必然的,王星焰是知青,不是退伍兵,而且几乎没在连队正经劳动一天,还有这么多从越南回来的退伍兵没有入党,怎么能轮到他?事实上,当初小组讨论的时候,就差点没有通过,是老丁在里面做工作,老丁说:“没有劳动怎么了?什么叫劳动?宣传毛泽东思想不是劳动?当初你们部队上有没有文工团?是不是文工团的人就不能入党?”老丁毕竟是连长,老丁一认真,小组就通过了。但是,到了支部大会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支部大会讲究民主,只要有一个人坚决反对,老丁都没有办法。再说,反对王星焰入党的人何止一个两个呢?
第一次支部大会没有通过后,老丁没有说话,而是一屁股坐到指导员家,并且坐下来就不走,一个劲地抽烟,抽他自己带的烟,也抽指导员敬给他的烟,连指导员老婆一个接着一个哈欠也装作没看见。
“行了。”指导员说,“我去做工作。”
指导员在越南的时候就是连长,知道连长跟指导员的关系,所以,老丁的面子他一定给。
就这样,王星焰才入了党。
王星焰是个念旧的人,这些年无论是在上大学,还是在科研单位搞技术或当主任,以及后来在海南做生意,在深圳当老板,都与老丁保持着联系。王星焰成为大老板的时候,正是老丁离休的时候。离休之后的老丁仍然闲不住,竟然将自己以前捣鼓的一些东西申报了专利,并且在电话中向王星焰透露了想把专利产品变成商品的意向。
“要多少钱?”王星焰问。
“几十万吧。”老丁说,“钱少就小干,钱多就大干。”
“这样,”王星焰说,“我先给你十万,先做着,尽可能设计得更完善。”
“不能说给,”老丁说,“算借吧。”
王星焰想了想,说:“借不行,借钱你压力太大,干脆算我投资吧。”
“好好好。”老丁高兴地说,“算投资算投资。”
其实不管算什么,王星焰给了之后根本就没有打算让他还,甚至也没有图什么回报,因此,他们之间连一个协议都没有,甚至王星焰都不知道老丁投这十万块钱到底开发什么产品。十万块钱,对王星焰来说也太不值得大惊小怪了,冲着老丁的面子,怎么说也不止十万块钱。
十万块钱很快就花完了,光是做一套模具就要十二万。
老丁在电话里面把情况跟王星焰说了,王星焰二话没说,又给了十万,反正现在银行电汇方便得不得了,二十四小时就到。直到先后给了六十万之后,王星焰才觉得这事有点不合规矩,至少应该弄清楚老丁到底是做什么,加上这时候王星焰正好想进军高科技,并且知道如今高科技已经改叫“高新科技”了,把“新”也包括了进去。老丁不一定能折腾出什么高科技,但是“新科技”应该是没问题的,要是连“新”都谈不上,还折腾什么?于是,王星焰专程回去一次,想着如果产品适销对路,干脆多投入一些,不但投钱,而且投精力,甚至可以考虑把厂子建在深圳,建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做好、做大、做上市。
回去一看,非常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