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解码西游记PDF电子版 > 3玉帝私赏蟠桃园的真相(第2页)

3玉帝私赏蟠桃园的真相(第2页)

您会火龙烧仓,我还会乾坤大挪移呢。

当然,蟠桃和金丹这次小小的交锋,跟我们还将详解的宏大官场博弈相比,只是一次垫场表演。不过它很出色地描绘了明朝皇帝的劣势与窘境,文官的油滑与成熟。

3。3万历帝栽赃御马监的闹剧

皇帝金口玉言,说不得半句假话,故意栽赃下属更是天大的忌讳,一旦暴露有此行径,简直丢脸到三十三天之上。玉帝这种故意让一只猴子去管桃园,然后栽赃给他的行径其实是有原型的。

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是大学士张居正的学生。张居正因为主持改革得罪了李春芳等很多高官,但他在李春芳退休后一年多就当上了内阁首辅,并与李太后以及御马监太监冯保结为政治同盟,笼罩了皇室、文官、太监几个权力源,成为明朝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比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还要大八倍。李春芳本就不是个廷争面折的硬汉,退了休哪还敢跟他们当面对着干,他就敢写写《西游记》而己,他把万历帝的一个大笑话精心编排,揉入了小说中。

张居正死后,他的权力网全面瓦解。冯保被贬为奉御(正六品宦官),南京闲住,第二年就郁郁而终。其弟冯佑、侄子冯邦宁均官至都督(正一品武官),都免官下狱,最后死在狱中。朝廷抄没冯保家产,抄出来金银百余万,还有价值连城的珠宝、字画、古琴等艺术品。

事实上,冯保的财产恐怕远不止这么多。冯保被发配南京,他女朋友李太后肯定要过问。万历帝对老妈撒了个谎敷衍:“老奴被张居正蛊惑,没什么大过失,去去就召回。”但不久潞王(李太后另一子朱翊缪)结婚,需要大量珠宝作彩礼,李太后当然找大儿子解决。万历帝舍不得给,于是又撒了个谎:“近年来无耻臣僚大量收购珠宝,送给张居正、冯保两家,导致市价暴涨,皇室都买不起了呀!”李太后说:“不是己经抄家了吗,应该把这些珠宝抄出来呀!”万历帝只好用新谎圆旧谎:“这老奴狡猾,先转移了财产。”李太后说:“转移了就得追查呀!”万历帝也只好下诏再深查冯保的财产,结果捅了马蜂窝,查出锦衣都督刘守有及其下属张昭、庞清、冯昕确实在抄没过程中私吞了大量财产,均获罪。但万历帝一门心思查刘守有案,至于最初说的追查冯保转移的财产,也就忘了继续深究。李太后见她一句话捅破马蜂窝,也没好意思再追问,这事儿最终不了了之。

此事一经大白,天下哄笑,倒不是笑贪官凶猛,也不是笑锦衣卫查案时趁机贪墨赃款,这种事儿在当时己经不好笑了。大家笑的是皇帝舍不得给亲弟弟办彩礼,不断撒谎,而且是以栽赃家奴的形式对亲娘撒谎。你个不仁不孝的大骗子,还当皇帝哩!朱翊钧啊朱翊钧,你是要存心笑死猪一群呢!

李太后娶儿媳妇,要用珠宝办彩礼,皇帝不想给,就栽赃给御马监太监冯保;王母娘娘办蟠桃胜会,要用蟠桃,玉帝不想给,就栽赃给御马监弼马温。嘿!好你个玉帝老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学,学个万历小儿!

3。4玉帝的培养课程

当然,玉帝悉心培养孙悟空也不仅仅就为了背这个黑锅,取经工程也早就在计划中。根据时间判断,孙悟空是作为第十次取经的梯队培养,他出师不久,金蝉子就走上了取经路。在金蝉子前几世取经尝试时,孙悟空正好有空挂职锻炼,玉帝给他安排了这几个培养课程。

1)在花果山挂职当山大王

取经路上主要面对的障碍就是占山为王的妖怪,所以先让孙悟空自己去当一次山大王,熟悉妖怪占山为王的运作模式。比如白骨精变作娇俏美女来诱唐僧,孙悟空便解释他当年“在水帘洞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变化成金银或女色,将人迷到洞里,尽情享用,劝唐僧莫着了道儿,这就是下派锻炼的基层工作经验。水帘洞的设施一应倶全,显然是早就安排好了给美猴王挂职锻炼用的,不是让他真正从头打造一个独立王国。孙悟空作为妖王,虽然抓了不少人来给群妖吃,但取经路上他多次强调是胎里素,从没吃过肉。这就更符合下派干部的特征了一只看不吃,熟悉基层,积累经验,但不过多沾染。另外玉帝还派了围剿队,让孙悟空进一步熟悉妖怪应付天庭派人来找麻烦时的解决办法,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充分锻炼,熟悉基层。

2)与龙宫和地府打交道

地府指代监狱,龙宫指代资本家。这是现实社会的两个重要构成面,但明朝官员多数是从小一心只读圣贤书,考取功名后走上仕途,小太监更是在深宫中长大,绝少有人有机会和这两个阴暗的层面打交道,更别提深入了解了。但西天路上却有这个现实需要,所以先让孙悟空接触一下,増进了解。如果按现代标准,孙悟空不但有基层工作经验,还是个有经济和法律工作经历的干部。

不过小说中有一段孙悟空闯入地府,无视地府权威,强销死籍的精彩描写。有些解读称这是为了体现孙悟空本领高强、富有反抗精神,而地府的封建统治者外强中干。说真的,这让我倍感忧虑。这种持棒打进地府去强销死籍,分明就是私自破坏司法体系啊!阎王们怕他,哪里又是因为他本领大,无非是害怕他御马监的背景呐!这哪里是什么反抗封建统治的赞歌,分明就是一出御马监的死太监目无王法,为所欲为的丑剧呀!

3)以齐天大圣头衔广泛交游

孙悟空要一个“齐天大圣”头衔,玉帝毫不迟疑就给了。此衔不带职能,但地位崇高,有了这个头衔,孙悟空才好去和高级神仙称兄道弟,广泛结交。这一方面是为孙悟空积累人脉。不少人说孙悟空有诸般神通,但其中最厉害的一般还是搬救兵,靠的就是这段时间积累的人脉。另一方面,这也是让孙悟空全面了解天庭的权力运行机制,遇到问题时知道该去找谁帮忙。别小看了这个,比如车迟国斗法,他就得先清楚降雨的程序,才知道该找雷公电母龙神来解决。

3。5玉帝憋屈只因人事权太软

御马监和蟠桃园,一是核心禁卫,一是核心资源,可以说是玉帝私人手中一文一武两个最核心的位置,重视和栽培不言而喻。但玉帝掌控了禁卫、薪资两大核心权力,他还缺什么以至于掌控不了天庭显得那么无能?因为法力太低?尽管《西游记》没有正面描述过,但我认为玉帝本人的法力并不重要,如果一个组织的老大是靠个人武艺维系统治,那这是黑帮,不是天庭,明朝也没有哪个皇帝是靠个人的学术水平统领三千进士。所以这还得从玉帝掌控的资源来寻找答案,那他到底缺了什么以至禁卫和薪资两大核心资源都无法弥补?

答案是——人事权。

人事永远是最最核心的政治权力,尚书六部的秩序中吏部高居第一,吏部尚书号称“天官大冢宰”,可见地位殊崇。掌握了官职任免,可以在关键位置上安插“自己人”,也就掌握了权力根源。官员们走仕途,图的就是晋身,谁掌握了人事权,谁就是真老大。那玉帝在天庭到底有多大人事权?应该说有,但是很软。

道家的法则是“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蛇虫鼠蚁都可以凭自身努力,通过一个公正、明确的路径“金丹大道”修炼成仙,这主要是靠自身努力,而不是靠玉帝或哪位大神的私人恩赐,也就是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道家神仙并不是玉帝的贴心豆瓣,甚至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防玉帝提拔私人,挤占他们的官位。二郎神其实颇有本领,但就因为是玉帝外甥,无法在天庭捞到一官半职,只能“听调不听宣”,这正是道家神仙对玉帝私人高度提防的一个极端事例。这些道家神仙几乎完全占据天庭要职,严防任何私人关系插入,所以玉帝在天庭可谓举目无亲,真的成了孤家寡人。甚至孙悟空都己经挥舞着金箍棒打到灵霄殿前了,道家神仙还能集体忍住无一人出手救驾。当然,玉帝也不是完全没有自己人。您看,如来佛祖不就在关键时候积极救驾了吗?这正因佛教集团便是玉帝的私人班底。

佛教集团的升官法则和道家完全不同,修炼只是一个参考因素,更重要的是领导提拔。取经团最后叙功封赏,完全是佛祖一口说了算,没有什么客观标准。所以在佛教这个集团,巴结逢迎领导才是晋身之途,这样一个团体才能成为某人的私人班底。只不过,道家神仙己经完全把持了天庭要职,佛教神仙只能在地上西牛贺洲的灵山地界自己玩玩儿。玉帝想提拔取经团这几位关系户,也只能往灵山送,天庭没他们的位置。

这正是人类历史发展到明代的一个重要现实:皇帝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文官队伍的人事权,所以文官不那么听话。

这种严格的科举考试选官制度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汉唐以前的官职由皇帝随意分发,所以想当官就得巴结好皇帝,一个二个非常听话。但能巴结上皇帝本人的毕竟是少数,也有很多人选择巴结其他权臣,这样一些权臣就形成了所谓的门阀世族。门阀提拔的官员听这个权臣而不听皇帝的话,历代的篡权篡位便是这样来的。所以到隋唐,中国皇帝就搞了所谓的科举,以客观公正的考试来选拔官员。唐太宗(李世民)曾在科举放榜后,看着新科进士从端门鱼贯而入,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因为他知道这些人从民间出身,不是哪位权臣的附庸,反而会抑制权臣安插“自己人”,在这个制度下,门阀世族的社会基础开始消融。

但时至明代,皇帝和文官共同的敌人一门阀贵族早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那主要矛盾就由皇帝害怕门阀贵族威胁皇权的矛盾转化为皇帝对科举文官不那么听话心生不满的新矛盾。文官彻底占据了所有重要官位,一个不剩。皇帝的私人很难考上进士,无法染指哪怕一个清要官职,这样一来皇帝毕竟有些不爽,甚至怀疑自己当了个假的皇帝,于是有些皇帝开始想方设法地绕开科举,安插私人。文官们当然也要想方设法防止这种人插入,这种博弈可不是战场上堂堂正正地两军对垒,而是君臣之间、同僚之间、公权力与私人关系之间的复杂博弈,《西游记》整本书讲的就是这么个事儿。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