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兰和苏建国哪里懂这些,但是只要是女儿想做的,她们都支持。
一家人下大理度过了春节,当晚在客栈的餐厅吃的年夜饭,客栈还免费提供了饺子,和一些小烟花。
吃完饭李春兰提议去旁边的小超市买点零食。
“快点快点,春节联欢晚会快开始了,客栈老板说了在院子里用投影仪看。”苏建国着急的催着。
“知道了知道了,别催了,这不得多买点零食晚上好熬夜嘛。”李春兰和苏晓俩人在挑零食。
苏建国见再催估计要挨骂了,果断闭了嘴。
就这样等一家人带着各种战利品,转战丽江已经是年初二了。
在丽江,苏晓被纳西族文化深深吸引,但也注意到当地干燥的气候和强烈的紫外线。
她观察到当地人的皮肤普遍偏干,带有明显的高原红特征。
这让她对“保湿”和“修护”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她开始思考,如果针对这种特定环境下的肌肤需求,设计一款高保湿、强修护,同时带有舒缓成分的面霜或精华油,该怎样平衡油脂的选择和活性成分的添加。
一家人还去了普洱茶的产区参观,还很幸运的在一个,以普洱茶和热带水果为主题的生态庄园里,参加了一个小型的植物认知活动。
向导带着游客们认识各种具有药用或食用价值的植物。
当介绍到一种名叫“铁皮石斛”的兰科植物时,苏晓立刻竖起了耳朵。
她记得在查阅资料时看到过,铁皮石斛富含多糖,具有极佳的保湿和修复效果,是很多高端护肤品的核心成分之一。
“向导,请问这种铁皮石斛,除了入药和煲汤,在本地有没有其他应用?比如……外用?”苏晓忍不住提问。
向导有些惊讶地看了这个年轻女孩一眼,笑着回答:“小姑娘懂得不少嘛,我们本地确实有一些老方子,
会用石斛鲜条榨汁涂抹皮肤,说是对干燥、开裂有好处。不过现在很少有人这么用了。”
苏晓心中一动,连忙追问了更多关于石斛生长特性、采收和初步处理的信息。
当晚,苏晓整理了这一路走来的收获,明天她们一家就要回京市了。
苏晓给宿舍的姐妹群里发了照片和视频,分享了她的见闻和灵感,引得孙薇和陈欣一阵羡慕,连赵琳都发来消息说:“这个研究方向很有价值。”
旅游过年归来,苏晓的行李箱里除了给室友们带的鲜花饼、普洱茶等特产。
还多了几个小瓶子,里面装着她在当地集市购买的滇红花粉、无患子手工皂,以及向生态庄园购买的、经过干燥处理的铁皮石斛切片。
这些,将是她们回到学校后,新的研究素材和灵感源泉。
第143章。
新学期伊始,403宿舍的“研发中心”以更高的效率和更明确的目标运转起来。
云南之行带回来的灵感与素材,给了他们新的攻克方向。
她们开始往精华油的方向努力,终于在开学的半个月之后研究出了第一版精华油。
“我们的精华油虽然肤感和即时保湿效果不错,但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撑其修护功效。”
赵琳永远是团队里最严谨的那个,她推了推眼镜,在笔记本上列出新的计划。
“我们需要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至少能证明其对于屏障修复有一定作用。比如,可以通过测量经皮水分流失率(TEWL)在使用前后的变化……”
苏晓点头赞同:“没错,不能光靠感觉。另外,精华油的长期稳定性也需要观察,尤其是活性成分的保持情况。”
她开始琢磨如何利用有限的宿舍条件,进行更科学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