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只埋头于高数和化学物理,而是钻进了日用化工、皮肤生理学、化妆品原料相关的书架区域。
“我的天,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孙薇拿着一本《化妆品成分概论》。
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化学结构式和陌生名词,感觉头比看微积分时还大。
“烟酰胺、视黄醇、传明酸、苯氧乙醇……”苏晓念着一份护肤品成分表,感觉像是在念天书,“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复杂。”
赵琳则相对淡定一些,她找了一些关于皮肤微生态和常见刺激性微生物的文献,虽然看得很慢,但记得很认真。
对于陈欣过敏的那个美白精华,她们把成分表抄下来,一个个去查资料。
“你看这个‘苯甲酸钠’,是防腐剂,浓度高了可能刺激。”苏晓指着成分表上一个名字说。
“还有这个‘香精’,是很多过敏的元凶。”孙薇补充道。
赵琳则提醒:“过度去角质或者用了不适合的酸类产品,也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敏感。”
她们把查到的可能刺激性成分圈出来,让陈欣以后尽量避开。
虽然分析还很浅显,甚至可能不完全准确,但至少给了陈欣一个大致的方向,让她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试产品。
陈欣也成了她们最积极的“助教”和“案例提供者”。
她把自己以前用过的、别人推荐的产品成分表都找出来,让她们分析。
严格按照她们建议的“极简护肤”(温和洁面+基础保湿+严格防晒)执行,并每天汇报脸部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苏晓三人虽然觉得额外花了不少时间,但也并非全无收获。
那些枯燥的化学式和理论知识,第一次与具体的生活问题联系了起来,变得生动了一些。
几天后,陈欣脸上的红疹在药膏和极简护理下渐渐消退,虽然还没完全恢复,但已经好了很多,她对着镜子,终于露出了笑容。
“虽然你们现在还是‘半吊子’专家,”陈欣笑嘻嘻地说,
“但等你们成了真正的专家,我就要当你们的终身VIP体验官!”
三人经过这次研究,还研究出了乐趣,想着能不能试着复刻护肤品。
几人说干就干,先查了几人自用的护肤品成分,分析后发现以她们目前的水平大概率是复刻不出来的。
“或许,我们可以复刻一下护手霜?或者成分单一一点的保湿霜?”苏晓看着愁眉苦脸的几人。
“好主意,我去找护手霜的成分表。”孙薇表示赞同,赵琳准备去买一袋孩儿面回来看看。
苏晓其实在内心萌发了一个想法,但是现在的她们还没有这个能力,但是这不代表以后没有。
第138章深入研究
最终三人兴致勃勃地规划好了初步的研究方向—护手霜。
甚至连最简单的护手霜基础配方都查到了几个——无非是水相、油相加上乳化剂,可能还需要点保湿剂和防腐剂。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原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她们不清楚北京哪里有卖这类精细化工原料的地方。
而且那种地方恐怕不会搭理她们这种明显是学生的、只买一点点材料的小客户。
赵琳推了推眼镜,轻声说:“我认识一个生物工程系的师姐,在做毕设,经常泡在实验室。
我下午去找她问问,看她们实验室有没有一些基础的甘油、油脂之类的,或者知不知道哪里能买到小分装的。”
“也只能先这样了。”苏晓点点头,“我下午实验课的时候,也探探我们助教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