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重回千禧年代宋杭杭22 > 第107章(第2页)

第107章(第2页)

也有她来招聘403的各个岗位的员工,完成公司框架的搭建。

同时,她们也招聘了一名化学专业刚毕业的本科生小王,作为研发助理。

由赵琳几人远程进行系统和严格的培训,负责国内日常的实验室数据监测、样品测试以及与代工厂的技术对接。

公司的法律主体正式确立,股权结构和远程协作章程经过反复推敲和专业律师的审核后。

白纸黑字地落定,成为了维系这个分散团队的最坚实的制度保障。

忙完这一切,离别的日子也悄然来临。

机场的送行,充满了不舍与期待,四个女孩用力地拥抱彼此,没有太多伤感的话语,眼神交汇间,是对彼此的信任和对未来的笃定。

“国内就交给你们了,周姐,小王,辛苦了!”几人与留守的团队成员郑重握手。

“放心吧,苏总,赵总,孙总,陈总,”周韵微笑着,语气沉稳,“我们会守好大本营,等你们学成归来,带领403飞得更高。”

带着家人的嘱托、伙伴的期待和对未知学业的憧憬,四人分别登上了飞往不同国度的航班。

一段全新的、充满挑战的异地协作与个人成长的篇章,就此拉开序幕。

最初的几个月,无疑是混乱且充满挑战的。

尽管事先制定了看似完美的协作流程,但现实的骨感远超想象。

苏晓和孙薇在美国的理工学院,立刻被淹没在繁重的课程、无尽的实验报告和苛刻的导师项目中。

化学工程的深度远超本科阶段,她常常在实验室熬到深夜,回到宿舍已是筋疲力尽。

与国内有12-13小时的时差,固定的每周团队视频会议,对她们而言常常是在凌晨时分,有时顶着困意参加,脑子却像一团浆糊。

有时因为实验关键时刻,不得不临时请假,供应链和生产协调的事务,隔着太平洋,沟通成本倍增。

一次因为代工厂原料批次的一个微小波动,需要她们反复邮件、越洋电话沟通确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差点耽误了一次重要的生产排期。

赵琳在瑞士,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以其极高的学术标准和严谨的学风闻名,她沉浸在微生物科学的微观世界里,孜孜不倦,但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智力挑战。

远程指导研发助理小王,时差6小时相对友好,但实验细节的传达,仅靠文字和偶尔的视频,总有力所不逮之感。

一次,小王在处理一个稳定性测试数据时,理解稍有偏差,导致整个实验周期延误了一周。

赵琳在视频会议里,虽然语气依旧平静,但紧蹙的眉头显示了她内心的焦灼。

她开始制作极其详尽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数据分析模板,几乎到了事无巨细的程度,以确保信息的绝对准确。

陈欣在英国商学院的日子则相对“丰富多彩”一些。

课程压力不小,但更多的是案例讨论、小组项目和社交活动。

她如鱼得水,疯狂吸收着全球化的营销知识和品牌管理案例。

然而,将理论应用于“403”的实践,同样遇到阻碍,她根据市场趋势提出的一个社交媒体营销新方案,因为与国内团队的理解和执行节奏有偏差,效果大打折扣。

时差8小时,让她与国内团队的在线沟通往往在她这边的下午或晚上,有时正参加着有趣的派对或讲座,却不得不找个安静角落处理工作群里的紧急事务,让她颇感分裂。

困难是真实的,疲惫也是真实的,深夜独自在异国他乡,对着电脑处理国内工作时的孤独感,也时常侵袭着每个人。

但是,她们谁也没有退缩。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似乎成了她们之间不言而喻的默契。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