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令人惊喜的是,分店开业后,生意比预想的还要红火。
李春兰那股子认真劲儿和真诚待客的态度,成了“春兰配餐”最好的招牌。
两家小店相辅相成,竟然在竞争激烈的生鲜半成品市场中,稳稳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李春兰每天忙碌着,脸上却总是带着充实而满足的笑容,她发现自己不仅能把家人照顾得很好,也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苏建国的“苏记卤味”,更是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随着真空包装技术和冷链物流的完善,“苏记”卤味的销售半径不断扩大。
那独特的、传承自老辈又经过苏建国改良的香辛料配方,以及始终坚持的真材实料和标准化生产,使得“苏记”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不仅在本省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还成功打入了邻近几个省份的连锁商超系统。
小厂房很快又变得拥挤不堪,苏建国当机立断,在政府的招商引资支持下,在城郊的食品工业园购置了一块土地。
建起了一座符合更高卫生标准、拥有现代化生产线和独立研发质检中心的新厂房。
“苏记卤味”正式从一个小型加工企业,迈入了中型食品企业的行列。
苏建国也越来越有企业家的派头。他不再事必躬亲,而是学会了抓大放小,组建了负责生产、销售、采购和品牌的专业团队。
他甚至还聘请了两位食品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成立了产品研发小组,在保留经典口味的同时。
尝试开发适合不同地域口味和年轻人喜好的新产品,比如柠檬凤爪、藤椒鸭胗等,市场反响热烈。
事业的巨大成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财富积累。
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苏建国和李春兰,决定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也为女儿的未来多做一些打算。
首先,他们在京市寸土寸金的二环内,购置了一套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大平层。
这里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站在落地窗前,可以俯瞰城市繁华的景象。
这不仅是居住品质的飞跃,更像是一种象征——他们这个扎根于市井生活的普通家庭,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真正在这座大都市站稳了脚跟,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接着,颇具战略眼光的苏建国,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上海。
他认为,“苏记卤味”未来若要走向全国,上海这个时尚与消费的前沿阵地是必须进入的桥头堡。
于是,他们又在上海浦东一个颇具潜力的地段,投资购置了一套房产。
这既是资产配置,也算为“苏记”未来进军华东市场提前建立的一个“据点”。
当苏晓在越洋电话里,看到父母兴奋地给跟她说这新房子的情况。
李春兰说着准备在新家宽敞明亮的厨房里怎么归置她那些厨具,父亲则在规划着未来“苏记”的蓝图时,她的眼眶湿润了。
她知道,父母取得的这一切,离不开他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爸,妈,你们太棒了!”苏晓由衷地赞叹,心里充满了骄傲,“别太累了,注意身体。”
“不累不累,”李春兰笑得合不拢嘴,“想着你以后回来,能住得舒服点,还能带朋友来家玩,妈心里就高兴!”
苏建国也一脸欣慰:“晓晓,你在外面安心读书,家里一切都好。
‘苏记’现在势头不错,我和你妈商量着,等时机再成熟点,说不定还能支持一下你们的‘403实验室’呢!”
父母的支持,永远是游子最坚强的后盾。得知家里安好,且越来越好,苏晓在海外拼搏的动力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