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缅甸、印度至锡兰(斯里兰卡),驻锡菩提寺。
经由马来西亚、越南,返回中国。过越南时重新受戒,臂上落有戒疤。
7月,至长沙,在实业学堂任教,兼任明德学校、经正学校图画课。加入“华兴会”,参与长沙起义的策划工作。
1905年 22岁
重至西湖。游金陵,主讲南京佛院,柏林大学教授法兰居士来访。以病归日本。
1906年 23岁
元旦,与刘申叔过马关。钵罗罕归印度,辑《江千萧寺图》赠别。辑《文学因缘》二卷成,自为序。夏之芜湖,主讲皖江中学,识邓绳侯。重游金陵,主讲陆军小学,识赵伯先。返日本,译《拜轮诗选》成,自为序。初秋,送水野氏南归。至上海,得英人祖梨手绩《露伊斯美素尔》像。识高天梅、柳亚子。
1907年 24岁
在日本,为梵学会译师。议建梵文书藏,未成。与刘申叔夫妇创办《天义报》。绘《孤山图》、《郑太妙秋思图》、《清秋弦月图》。撰《海哥美尔氏名画赞》、《秋瑾遗诗序》。女弟子何震为辑《画谱》,欲与《梵文典》并付梨枣,均未果。撰《画谱自序》、《露伊斯美索尔遗像赞》。至上海,与黄晦闻、诸贞壮、陈去病同居国学保存会藏书楼。旋复赴日本,《文学因缘》第一卷出版。
1908年 25岁
秋九月,《拜轮诗选》出版。偕刘申叔夫妇至上海,晤柳亚子。归日本,《潮音》初脱稿。
1909年 26岁
8月,至上海,晤蔡哲夫。旋游西湖。南巡新加坡诸岛。遇庄湘及其女雪鸿。《燕子笺英译》成。冬,赴爪哇。主讲嗽班中华会馆。
1910年 27岁
在爪哇。五月,撰《与高天梅论文学书》。旋赴印度。
1911年 28岁
夏,自印度归日本。诣金阁寺僧飞锡于松岛。时飞锡为删定旧著《潮音》一卷,撰跋印行。旋重渡爪哇,仍主讲中华会馆。7月,撰《答玛德利庄湘处士书》。
1912年 29岁
春,自爪哇至上海,主《太平洋报》笔政。撰《南洋话》、《冯春航谈》。义兄苏墨斋来访。绘《饮马荒城图》。5月,赴日本。旋复来上海。始刊布《断鸿零雁记》于报端。撰《华洋义娠会观》。欲重译《茶花女遗事》,未成。7月,再赴日本。冬,返上海,欲游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处,不果。与郑桐荪至安庆。主讲高等学校。岁暮,客吴江盛泽。
1913年 30岁
2月至4月,来往安庆上海间。5月,至盛泽。6月,至苏州。
主滚绣坊郑氏。10月,在上海。刊布《燕子龛随笔》于《生活日报》,《华侨杂志》。11月,赴日本。
1914年 31岁
在日本。5月,刊布《天涯红泪记》于《民国杂志》,并删订《燕子盒随笔》刊布之。7月,撰《双杯记序》。8月,《汉英三味集》出版。
1915年 32岁
在日本。7月,刊布《绛纱记》于《甲寅杂志》。8月,刊布《焚剑记》于《甲寅杂志》。
1916年 33岁
11月,刊布《碎簪记》于《新青年杂志》。岁暮,游西湖。
1917年 34岁
2月,自西湖返上海。撰《送邓邵二君序》。4月,至日本。
1918年 35岁
患肠胃疾,卧病上海广慈医院。阳历五月二日,卒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