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道德情操论作者 > 第二章 各种合适的激情(第1页)

第二章 各种合适的激情(第1页)

第二章各种合适的激情

引言

很显然,对很多事物产生的**都有一个适当的尺度。这个适当的尺度一旦被打破,就不会很容易得到他人的理解。比如过于激动和过于低迷,他人都会难以接受而不予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为了不幸的遭遇而悲愤过度,也会漠不关心。情绪上过于激动会被人们认为是神经脆弱、脾气暴躁;而过分的冷漠会让人认为麻木不仁。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让我们吃惊并不予理解,有时甚至会产生厌烦。

然而这种适宜性的尺度会在各种**之中表现出很多差异,在有些情况下它们显得强烈,有时显得低沉。有些感情和情绪,不适合太过强烈的表现出来,就算在那些适合强烈感受的场合也不行。还有一些非常强烈迸发出来的**,也许它本身并没有那么强烈,但是这种方式与环境却让我们觉得合乎情理。前者因为某种理由或许会得不到任何同情,而后一种**却因为另一种理由而得到了非常多的认可和接受。如果要对人类的这些**做一些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各种情绪是否合适,取决于他们对这些情绪想表示多少同情。

第一节来自于肉体的**

一、人类的肉体是人们承载欲望的容器,它每天为了我们想要的而去忙碌。就算是由肉体的某种状态或者是欲望而产生的情绪,也不能表现得太过强烈,因为别人的身体可能并没有与你处在相同的状态。打个比方,饥饿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而暴食却一直被看作是不好的习惯。但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也会对此产生同情。当我们和朋友一起高兴的享用美食时,由于气氛愉快,我们在一旁看到朋友或者朋友看我们的好胃口就会觉得开心。当我们看到一本战争日记或者航海日记的时候,我们会因读到其中描述饥饿的痛苦而产生同情。我们会在自己的脑海中重塑当时的环境与痛苦,很快悲伤和恐慌的感觉就会像乌云一样压来。虽然在这时候我们产生了同情,但是如果这时我们并没有感到饥饿的话,说我们对他们的饥饿表示同情就不那么合适。

上天使两性互相吸引,结合的情欲也是如此。就算世间所有的法律与宗教都不对两人的吸引和结合加以阻碍,这种最原始最根本最炽热的感情也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适宜的。但是无论什么情况,这种**多少还会赢得人们的同情,大家都明白这是人之常情。我们的社会文明与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准则:和女士谈话不应该有面对男人时的态度,应该表现的更为轻松、幽默、谦逊有礼。那些对女人抱持着冷漠态度的人,甚至在同性的眼里都是会鄙视的。

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我们对自身肉体所产生的**会抱有一些本能的反感,强烈地表现出这种欲望会让我们感到一种厌恶。在先哲们看来,这些人类与普通动物共同的欲望与冲动贬低了我们人类人性的高贵与尊严。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实在让人觉得荒诞且难以信服,因为我们与牲畜野兽共有的欲望与其他的一些情绪并不让我们反感,例如感动,感恩,愤怒,怨恨,性欲。其实他人肉体所产生的欲望之所以让我们觉得非常恶心是由于我们在这时对这种欲望并无同感。其实那些身在欲望与**中的人们,一旦自己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自我的**得到了释放,从前他所着迷的事物对他也许就不再具有吸引力,甚至会让他产生厌恶。只需要一瞬间,那些刚才还让他痴迷的魅力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当他攀上高峰一下跌落谷底时,他也会像旁人一样对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不解。

因此我们对肉体欲望的克制也可以被看作为自制与节制欲望的美德。我们用很谨慎的态度将这些欲望限定在健康和财富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让它显得很得体很合适。

二,我们对受到疾病折磨的身体也会感到同情。但是,出于相同的原因,就算这种疼痛使我们难以忍受喊叫了出来,人们也会觉得这有失男人的面子。如前面说的,看到别人手要被抽打,我们会下意识的收回双手。如果鞭子落下,我们也会随之**一下,像是自己也受到了伤害。我们受到的伤害很微小,因为我们不可能完全像被打者一样体会到同等的痛苦。所以说,如果他痛的大喊大叫,我们会认为这个人小题大做。所以,那些源自肉体的感情要么不会引起任何同情与同感,就算引起同情,也无法与受苦者的痛苦相比。

但是,对于他人肉体上的感受,也许我们无法像那些由想象所能产生的感情那样。也许我们可以很轻松的想到朋友那些忧伤的心情,但却无法理解体会他身体上的感受。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爱情或者信心受到挫折要比肉体残酷的折磨更加恐怖,更容易让人同情。因为我们更容易去察觉去体会感情,这些想象我们能更好地把握。比如一个破产但身体健康的人,他的身体上不会有什么痛苦,他的痛苦只是来自于想象。这些自己的臆想让自己悲伤、恐惧,尊严丧失,大限将至,友人的冷漠,敌人的蔑视,贫困疾病等等。同他的身体相比,我们的感情上的猜测想象更容易受到当事人的影响,因此我们会产生更为强烈同情。

我们一般都会觉得失去四肢比失去一个爱人更为不幸。但是如果这场戏剧中的灾祸只造成了身体上的损失,那么这绝对是一出或滑稽或荒唐的悲剧;然后爱情的不幸无论多么渺小,却成就了无数伟大美好的悲剧。

痛苦是转瞬即逝的,它一旦消失,所有它所带来的烦恼都会随之消失。我们再回想那种疼痛所带来的感受,便也不复存在了,所以我们也不能再去体会以前遭受的折磨。但是我们回想一下不难发现,有时朋友或周围谁的一句无心之言就会让我们为之耿耿于怀很久,由它所带来的一切困苦也不会因为它的消失而一起消失。使我们烦躁忧伤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大脑中的观念或者说是感情,它们会在我们的脑海中不停地折磨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时间或者偶然的特殊的条件刺激才能让它从脑海中淡出。

一般来说,只有让人感到恐惧的疼痛才会引发强烈的同情,因为激发我们同情感的并不是受难者的疼痛,而是他的恐惧。恐惧完全是一种来自想象的感情,它是难以把握的,让我们对那些从未亲身感受过的、未知的、以后可能遭遇的东西感到忧心忡忡。举个例子,就像蛀牙和不治之症,牙疼确实疼痛难忍,却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而不治之症或许没有太大的疼痛,但却会因为对其后果的想象而引起莫大的关注与同情。

很多人看到手术时会产生强烈的恶心并且呕吐,那些割切肉体的感觉似乎也会让他们产生疼痛和同情。如果痛苦能带给人强烈的视觉等感官冲击,那么它得到的同情会更多。因此,肉体外部的伤痕比内脏引发的痛苦更为生动,更能撼动我们。比如我们的邻居得了胆结石,我们并不会对这给他带来的折磨留下太深的印象,但是如果是剖腹手术,我们却印象鲜明。其实这种印象的深浅主要是由新鲜感决定的。假如你在医学院已经看过上百次的解剖和截肢手术,我想你不会再为这事而大惊小怪。就算是细细品味五百部悲剧,也无法让我们无情到这种地步!

一些希腊的悲剧喜欢把展现肉体的痛苦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可是吸引我们的并不是疼痛本身,而是那些与其有关的场景。是那些被描绘出的悲凉孤独的气氛,那些迷人的悲剧色彩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氛围。我们只有看到英雄的死亡才会注意起他的痛苦。假设我们让他复活,那么那些遭受折磨的场景就会显得极为滑稽荒唐。真正像样的悲剧不可能只让你体会到一瞬间的绞痛,悲痛也不会因为肉体的疼痛而增加气氛,这是源于灵魂与臆想的。其实希腊戏剧企图以肉体的疼痛来获取同情,这也许是对它自身建立的模式最大的破坏。

我们对肉体上的痛苦并不会报以多少同情,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认为在遭受这类痛苦时应该坚强地忍耐过去。如果一个人在受到残酷折磨的时候,他能一声不响,表现的一如往常,我们就会对他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想象着他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情况,比如说大声喊叫,他的镇静和冷静就会让我们更为敬佩,为之称道。惊奇与诧异的结合就激发了人们的赞叹和景仰,让我们情不自禁地为之欢呼。

第二节来自于思维定式的**

我们有一些感情是完全自然的,却往往不被理解。因为他人没有以受难者一样的角度去理解,所以就无法产生认同。虽然这种**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其他人的眼中却是那么可笑。一对恋人相互之间强烈的依赖感就是如此。旁观者的情感是不可能依照他们的思路来发展的,所以旁观者不可能体会他们那种希望迫切融合的心情。相反的,我们的朋友遭到伤害或者误解或者得到恩惠时,我们都可以很好地同情和理解,我们会对我们朋友的恩人或者敌人表现出类似相同的感情,但这不代表我们也会对他热恋的对象产生同样的感情。除了那些出于热恋之中的人之外,别人都会觉得这种感情所描绘出的形象与现实有着很大的差异。虽然人们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产生男女之情是人之常情,但是往往这种感情对于没有经历过它的人们来说,这种感情总会被拿来作为饭后谈资中的笑柄。对于旁观者或没有相同感情的人而言,那些真诚的情话是多么的可笑。“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不可能适用于外人,就算处于热恋当中的人他们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通常情况下会用一种调侃的口吻来讲述着自己的感情。因为对于第三方而言,他们可能更习惯用这样的方式来谈论、聆听这种感情,我们也喜欢这样去讨论爱情。其实正是因为我们这种对待爱情的态度,我们才会慢慢讨厌考利和佩特拉克那样严肃又臭长的爱情诗歌,因为他们总是叙述到关于爱情的缠绵时就开始没完没了,反而像奥维德和赫拉斯那样爽朗明快的方式更容易受到欢迎。

即使我们不会有这种真正的同情,即使我们从来都没有通过想象来爱上哪个人,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去设法想象这种**,我们很容易就能体会到那些由爱所产生的对幸福的渴望,当然还有失恋的痛苦。其实真正吸引我们的是爱情衍生的东西,那些希望、那些恐惧和悲伤,正如同在读航海日志中,吸引我们的是饥饿所带来的恐惧一样。虽然说我们是无法完全进入情人们的感情世界,但我们却能很轻易地了解他们对浪漫幸福的期望。我们都很清楚,对于一个被爱情折磨的灵魂来说,这种期望一旦被满足之后,便会对平静产生渴望,想象着一种田园生活,即提布鲁斯的文雅温和的方式;一种像诗人们所描述的“幸福岛”中的生活,充满友情、自由和安逸,远离烦躁、勾心斗角和忙碌。即便我们很清楚它只是对理想的描绘而不是现实,但是这种环境仍让我们神往。那些交杂在爱情之中的肉欲,或者说它们就是爱情的基础欲望,如果感觉不到可以满足这种肉欲的希望,那么它们就会消失,但是一旦看见机会,觉得唾手可得,那么又会招来人们的厌恶。所以,快乐与幸福对我们的吸引力远远不及恐惧与痛苦。人们惧怕这种合情合理的希望消失,因此便能够体谅陷入情网中的人们所拥有的焦虑不安、痛苦的情绪。

因此,在很多现在的悲剧与浪漫主义故事当中,爱情展现出了致命的吸引力。在悲剧《孤儿》当中,扣人心弦的与其说是卡斯塔里艾与莫尼弥艾的爱情,不如说是这种爱情引发的痛苦。如果说作者安排他们在一个没有危险的环境中相爱,观众只可能会感到这根本就是毫无新意而不会产生一点点同情。在一场悲剧当中,爱情的发生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场景会一直吸引着观众,因为观众会为主人翁担忧,基于那些可预见的灾难。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