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的父亲是八三版《射雕英雄传》的导演王天林,早在第七届亚洲影展上就拿过最佳导演奖,至于王晶本人,所有投资商都知道“要拿奖找王家卫,要赚钱找王晶”。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独撑永盛门面的唯一导演。
刘伟强中学毕业就进了邵氏做学徒,师父敖志君、师祖黄岳泰都是各自收藏小金人若干的金牌摄像师,名师高徒的他第一次独立掌镜就是帮林岭东拍《龙虎风云》,一手手摇镜的绝活儿技惊四座,从此声名鹊起,很快就帮他攒够了转行执导筒的资本。
至于文隽,早在1980年,那时的“中环三太子”陈百强、张国荣、钟保罗合作的经典青春片《喝彩》,就是由他编剧。编剧之外,他的头衔前前后后还有很多,比如在此之前几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监制,比如正值这个时期的舒淇经纪人,再比如后来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
这三位都是土生土长的香港本地影人,适应力自然没的说,很会把握时下年轻人心思,市场嗅觉极好。三个人凑到一块就是BOB——BestofBest——最佳拍档。
“最佳拍档”的创业作,便是古惑仔系列的开山之作:《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古惑仔》原是一套极受欢迎的香港本土漫画。熟知大众趣味的文隽在将之改写成剧本的时候,迎合时代潮流,不再让主角负载昔日过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沉重的道德负担,片中整个江湖背景都充满了草根和热血的气息,而主角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总会在最后打一个大大的翻身胜仗扬眉吐气。如果不是考虑到当时这个系列深受保守人士“教坏小孩子”的诟病,《古惑仔》几乎可称后现代的香港都市童话。
相比“最佳拍档”的草根热血,“银河映像”的气质要冷峻得多,也黑暗得多。这家电影公司的作品在票房上或许不敌更受年轻人追捧的《古惑仔》系列,却明显更受影评人和奖项的青睐。
“银河映像”的主力组合也是一个黄金三角:杜琪峰、游达志、游乃海。杜琪峰是主帅,多挂监制头衔,号称“银河双游”的导演游达志和编剧游乃海则是他的左膀右臂。游乃海以古龙为师,被称做香港最“妖异”的编剧;“银河映像”早期的口碑风格则由游达志一手打造奠定,《暗花》便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一部黑色寓言电影。
不同于由香港电影前辈传帮带出来的、根正苗红的刘伟强,游达志不是香港人,甚至不是中国人。他来自马来西亚,对于商业和市场的态度明显没有香港本地影人“端正”。须知即便是以强烈个人风格著称的杜琪峰,当年也曾拍过《八星报喜》这样只图博观众一乐目标直指票房的贺岁喜剧。
游达志的个人风格比之杜琪峰更加乖张,更加强烈。进入21世纪后,杜琪峰携“银河映像”加入中国星集团,改走商业化路线,拍起《孤男寡女》式的都市喜剧。这让理念不合的游达志非常郁闷,抗议无效之后与杜琪峰分道扬镳,干脆回马来西亚拍电视剧去了。
“最佳拍档”和“银河映像”的区别,最直接地体现在了两家电影公司的用人上:前者捧出的是偶像明星,后者挖掘的是实力演员。
面容俊朗长发飘飘的郑伊健凭古惑仔迅速上位,风头一时无两。然而到这一年古惑仔系列已经拍至第五部,金像奖却连一个影帝提名也吝于给他。反观“银河映像”的开山之作《非常突然》,杜琪峰找来之前只拍过一个广告的蒙嘉慧露了几面,便就此入围最佳新演员。
刚刚入行的蒙嘉慧在很短时间内便成了杜琪峰的御用女演员,此时春风得意的她大概怎么也想不到,十年之后自己会和一位前辈的身份掉个个儿——这时期正跟郑伊健热恋情深的TVB花旦邵美琪,十年之后成了杜琪峰的爱将;而十年之后的TVB花旦蒙嘉慧,却多了个身份变成郑伊健的正牌女友。
所谓山不转水转,莫过如是。
古惑仔系列的正剧拍到这个时候,已经差不多接近尾声,事实上这个系列的第六部,也是最后一部,到三年之后才终于跟观众见面。拍不下去的原因自然很多,无法一一数尽。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个重要阻碍:陈浩南不想干了。
古惑仔系列对于郑伊健来说,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
古惑仔第一部上映之前,他还只是TVB的众多小生之一,台庆表演时要跟着二十多个同样年轻英俊的同事一起给大姐大汪明荃伴舞。
而当陈浩南闪亮登场之后,他一下子成了大银幕上的当红炸子鸡,短短时间便跃居“第五天王”的地位。用他自己的话讲,演《古惑仔》之前,街上年轻人看到他,窃窃私语里带着讥笑的成分:咦,那个小明星。而出演《古惑仔》之后,街上年轻人再看到他,窃窃私语的语气已变成崇拜:哇,南哥!
然而郑伊健本人对陈浩南这个角色却从一开始就很有些抗拒,理由倒跟外界的批评一致:教坏小孩子。本质上他是个老实孩子,最大爱好是宅在家里打电动,很不能理解陈浩南他们动不动在街头砍人的心态。
文隽花了好大工夫才哄得郑伊健答应接拍这部戏,果然《古惑仔》令他一炮而红。于是大家以为,伊面同学心里那点疙瘩这下可以解开了。谁想到他还是继续别扭,最后一帮人没办法,干脆把他这心态拍进了戏里。《古惑仔》第四部里,成功上位前途大好的陈浩南却完全没有意气风发的意思,反而意兴阑珊,然而又无法回头的情节,就是郑伊健本人最不想拍,却因为有许多人要靠这部戏吃饭而不可能任性撂挑子,别扭到极点时拍的。
虽然对《古惑仔》这套电影本身感情复杂,郑伊健跟拍片时结识的那群“古惑仔”死党感情却是毋庸置疑的好。当初梁咏琪跟郑伊健拍拖冒了天下之大不韪,一个从玉女掌门变成了狐狸精,一个从天下第一好男人变成天下第一负心汉,公众形象双双跌至谷底,可以说为了彼此,二人同时付出了正在巅峰的事业为代价。然而他们牺牲这么多才艰难走到一起,最终却仍无奈缘尽分手,据坊间传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材生出身、玉女出道的GiGi跟伊面的这帮“古惑仔”死党始终没办法相互看顺眼。
无论戏内戏外,陈浩南跟山鸡、包皮、大天二这帮古惑仔兄弟都是绝对的好哥们。前不久陈小春和应采儿喜结连理,婚礼当天的伴郎队伍极为壮观——几乎就是《古惑仔》第六部里山鸡大婚时由陈浩南领衔的原班人马,另外再加导演刘伟强。
刘伟强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跟郑伊健是那种能在对方郁闷时陪他毫无形象地蹲街角抽烟的朋友,导演跟演员能处成这样,实属个案。可同样也是他,在片场能狠狠给陈冠希一个耳光,还说是为他好。可同样是为演员好,他也能对李宇春疼爱到被戏称为“奶爸”……
刘伟强身上的矛盾之处远不止于此。做摄影师的时候,他帮王家卫拍戏,拿奖拿到手软,赔钱赔到吐血。等到转行自己做导演,一部接一部拍的却都是标准的商业片,票房是一部高过一部,奖项却一直与他无缘。
包括最佳拍档文隽在内,很长一段时间里,业内对刘伟强的普遍看法是,他做摄影师远远优秀过做导演。
即便这年他引领动漫式特技电影风潮的《风云之雄霸天下》不只雄踞票房榜首,更拿下最佳剪接、最佳造型设计、最佳电影配乐、最佳音响效果四个奖项,却仍没有得到评审对他导演才能的认可,只夸他的电影画面很漂亮音乐很好听,然而潜台词终归是形式大于内容。直到《无间道》出街,票房逆市狂收的同时更横扫金像奖,刘伟强才总算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从此跨入“金牌大导俱乐部”。
这年的最佳动作设计奖项由成家班第N度拿下,作品《我是谁》。成龙拿了最佳动作设计奖,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新鲜的是,他和李连杰两位动作领域的一时瑜亮,居然很是默契地在短短时间内先后于异国他乡失去记忆。头一年李连杰在《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忘了自己是黄飞鸿,这一年成龙在《我是谁》里从头到尾打生打死都只为想弄清楚“WhoamI(我是谁)”。
这当然是巧合,然而某种程度上或许也是一种必然。倘若发散一点联想到香港九七回归的时代背景,那么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来,这种大制作动作片的故事设定背后的隐藏情结,其实跟王家卫把大队人马拉到阿根廷去拍的《春光乍泄》,又或是陈果用过期胶片业余演员拍摄的《香港制造》,其内里深藏的寓意没什么本质区别,无非是面临巨变的香港人对自我身份的认知感到混乱,又对未知的前途很是迷惘。这种心态说到底,还是香港的名片成龙的片名总结得言简意赅——
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