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香港有个荷里活从几分开始 > 第十七届 不如我地由头来过(第1页)

第十七届 不如我地由头来过(第1页)

第十七届不如我地由头来过

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张曼玉再度蝉联了影后桂冠。这也是很多人最为刘嘉玲抱不平的一次——她在《自梳》中的表现,实实在在地打动了他们。而张曼玉在《宋家皇朝》中饰演的宋庆龄,当然有交足功课,只是相比之下没有给人太多惊喜。

很多时候,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会影响评审的判断。

比如1994年的奥斯卡金像奖,《肖申克的救赎》惜败给《阿甘正传》,与其说是影片质量的差距,不如说是前者没有后者“政治正确”——《肖申克的救赎》讲一个美国人被政府冤枉关了二十年,最后凭自己的本事逃出地狱般的监牢;《阿甘正传》则是讲一个智商低于平均值的美国人靠着不懈努力终获成功的故事。虽然都是给人以希望的励志之作,可同样是美国梦,哪个味道更“正”就得看客各自体会了。

回到这一年的香港金像奖,颁奖之际,香港刚刚回归不到一年,正值亚洲金融风暴。那么是选择《宋家皇朝》中的国母,还是《自梳》中的女同性恋?是选择英国长大的张曼玉,还是内地长大的刘嘉玲?这些个念头有没有在当时的评审脑中闪过,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我们只能看到,单论奖项数量的话,这一年《宋家皇朝》是不折不扣的大赢家,一举拿下了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最佳原创音乐六项大奖。

这个最佳男配角值得一提,得奖者是姜文,剧中饰演宋氏三姐妹的父亲。这是内地男演员第一次在金像奖上拿到演员类奖项,也是迄今为止几乎唯一的一个。说几乎,是因为下一个得奖的内地男演员,也是唯一一个出身内地的金像影帝李连杰,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香港与好莱坞之间打转,后来更入了新加坡籍。

这也差不多是金像奖一个虽然没有明说,却人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金像奖创办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本土电影,虽然后来格局渐渐放开增大,但影帝这个头衔是最后的本土防线。最典型的例子,即便到今天香港电影已经衰落,演员力量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2010年第二十九届金像奖影帝之争,大投资合拍片《十月围城》中呼声极高、“肩扛第五代”的内地演员王学圻,也还是输给了小成本的香港制造《岁月神偷》中的任达华。

金像奖对于香港制造的“偏心”,体现最明显的就是这一年。

一部用过期胶片、50万港币及五个工作人员拍竣的独立电影,赢得了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两个最重量级的奖项。这部电影的片名就叫《香港制造》。

《香港制造》的导演陈果在走向领奖台之前,和坐在他身旁的刘德华紧紧拥抱了很久。

刘德华并没有出演这部电影——事实上片中所有演员都是陈果从街头拉来的业余人士——这回刘德华的身份,是天幕电影公司老板。

虽然自己被牢牢定位在商业片明星,刘德华对于文艺片却有着执著的热情。没有人找他拍,他自己投钱拍。《香港制造》早不是他第一部投资,早在第十四届金像奖上,《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编剧杜国威在领最佳编剧奖时,就感谢他的宝贵学生华仔,第一个投资他的剧本。

然而当你作为一个老板,考虑更多的是理想而不是赚钱,那么多半要“杯具”。刘德华和他的天幕就是最好的例子。除了《九一神雕侠侣》——一部典型的商业片大获全胜,天幕后来制作的那些主流题材以外的文艺电影在票房上几乎全都血本无归。

《香港制造》出生在天幕最困难的时候。当时陈果找了很多片商,都没有人愿意为他的剧本投资。而当时的刘德华正在被天幕累计数千万的亏损搞得焦头烂额,为保住天幕,他转让了自己在另外几家公司的股份,再找中国星借款,最终虽然保住天幕没有倒闭,却不得不将之抵押给台湾投资方。面对找上门来的陈果,他倾其所有也只提供了天幕剩下的一点过期胶片。

谁料到用这一点过期胶片拍成的《香港制造》竟成了一匹让整个香港电影界为之震惊的黑马,因为“九七”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影片表达的那种弥漫在香港的某种末世情绪和港人没有归属感的飘零状态,使其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这在令陈果一鸣惊人的同时,也大大鼓舞了刘德华,虽然《香港制造》票房惨淡,可口碑好啊!于是继续投资陈果拍《去年烟花特别多》。

结果,“杯具”了。《去年烟花特别多》的口碑仍然不错,可是金像奖评审的新鲜劲儿已经过去,给几个提名作安慰之后,小金人是一尊都没有,票房则继续惨淡无比。而刘德华则不得不为自己的文艺片理想付出代价——更加勤奋地拍商业片,好拿片酬去维持天幕。

再说这年的最佳男主角。

刘嘉玲跟梁朝伟这一对,说起来也真巧,这一年不约而同都接演了讲述同性恋情的影片,两部都是大获好评的成功之作,二人于奖项上的运气却一如既往——刘嘉玲痛失影后,梁朝伟荣膺影帝。

如果她阿Q一点想,倒是可以认为自己是把得奖运都过给他了。

梁朝伟那部讲述同性恋情的作品,就是与张国荣合作、王家卫导演的《春光乍泄》。

王家卫拍电影会将演员折磨得很惨,这一点人所共知。然而他所有作品中,最让剧组台前幕后所有人都痛苦不堪的一部,当属在阿根廷拍摄的《春光乍泄》。

惨到什么地步?梁朝伟想家想到做梦都梦见妈妈,很认真地计划起如何跑路溜回香港;张国荣感染上病毒差一点小命玩完,很认真地考虑起怎么分配遗产怎么安顿家人。

杜可风在《〈春光乍泄〉摄影手记》中说,剧组的每个人都很羡慕张国荣。当然不是羡慕他被病痛折磨,而是羡慕他够胆在片场发飙,提前离开阿根廷回到香港——其实每个人都待不下去了。但是杜可风又说,每个人都做不了张国荣——不是每个人此时都有十几万买好门票的歌迷在翘首等他回香港开跨年演唱会的。

王家卫谈《春光乍泄》的构思:“我自己也如同剧中的黎耀辉和何宝荣一对恋人,厌倦不断地被问及到1997年7月1日后香港将变成如何。想离开香港,来到世界另一头的阿根廷逃避现实,却发现越想逃避,现实越发如影随形地跟着自己,无论到哪儿,香港都存在。”

构思的确很好,临近回归的香港人大多有很多迷茫很多不确定,王家卫想用这部电影暗示的,的确是很多港人当时共同的心态。但是,你也不能只凭着这么一个构思就把大队人马浩浩****拉去地球另一端吧?连黎耀辉、何宝荣这两个主角名,都是顺手捡的剧组两个工作人员的名字。片末打出的字幕上就赫然写着——“助理摄影:黎耀辉何宝荣”。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