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香港有个荷里活完整版是怎样的 > 第十二届 一入江湖岁月催(第2页)

第十二届 一入江湖岁月催(第2页)

徐克不肯降低要求,宁愿不拍也不想勉强换个蹩脚人选拍出烂片。导演不合作,整部戏便都拍不下去,每拖一天就是多烧一天的银子,眼看着再拖下去这部电影的结局不是夭折就是亏本,巨大的经济压力下,吴思远不得不改变初衷,向李连杰作出妥协让步。

而此时为李连杰出面与嘉禾谈判的经纪人已经从罗大卫换成了蔡子明。

蔡子明是个有背景的神秘人物,少年时在广州已是童党首领,后来只身赴港又闯出一片天地,再后来去了荷兰做起黑帮老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港英政府揣着点那么不足为人道的心思,有意无意大大放宽了从事电影业的法令限制,蔡子明也赶了这个时髦回港创业,开办了富艺公司,投身影坛。他处事爽快狠辣,独来独往,又有些令人遐想的实力背景,故此他对谁都不买账,一般人却对他敬畏三分。李连杰能够摆脱罗大卫的死缠烂打,蔡子明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而在顺利解除与罗大卫的经纪合约之后,蔡子明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李连杰的新任经纪人。

有了这样一棵大树遮阴,加上导演徐克的力撑,李连杰的这次罢拍最终收到了令他满意的效果,以吴思远妥协,嘉禾退让,李连杰重返片场而告终。

谁都没想到,就在《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首映当天,蔡子明便在去自己公司的路上被人枪杀了。头天中午,他还在与《新龙门客栈》原定的女主角杨紫琼共进午餐;头天晚上,他还在跟李连杰讨论这部戏的筹拍计划。

警方为这桩人命大动干戈,外界对于蔡子明的死因猜测种种,漫天谣言闹得人心惶惶。关于他的死亡,一直存在有两种说法:一是蔡子明昔日在荷兰的仇家追到香港报复杀人,与李连杰无关;二是,为李连杰强出头的蔡子明动了别人的摇钱树,所以才惹祸上身。

到今天,这件事仍然没有一个公开的确实说法,用李连杰自己的话讲:“不能说。”

无论如何,蔡子明死了,他的富艺公司关于《新龙门客栈》的拍摄计划也就此夭折,最终这部电影被吴思远自己的公司接盘,交给了徐克。徐克便拉上梁家辉、张曼玉和林青霞进军大漠里的龙门客栈。

这三位的功夫显然都是花拳绣腿,他们能拍出一部公认的新武侠经典之作,当然要感谢动作指导程小东,片中各位实力派绿叶也同样功不可没。

这部戏里的反派群英,多半都是黄飞鸿的班底,比如在客栈里跟梁家辉较劲的老太监(刘洵),在《黄飞鸿》里是他爹黄麒英;老太监的一位同事(熊欣欣)在《黄飞鸿》里是他徒弟鬼脚七,这两位的上司东厂大BOSS(甄子丹),之前刚刚在《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里跟李连杰打完一场**气回肠的长街夜战,顺便为动作指导袁和平赢来又一尊毫无异议的小金人。

这一年徐克的创作精力显然极其旺盛,《新龙门客栈》、《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之外,还有一部《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年近不惑的林青霞正是凭此片中亦男亦女颠倒众生的东方不败一角成功转型,影坛留下又一个经典的同时,为她设计东方不败造型的张叔平也顺便给自己的小金人收藏再增添了一笔。

徐克这三部武侠力作,加起来票房近亿,而且入围了所有金像提名,可最终却只获得区区两个技术类奖项,怪只怪金像奖评审的口味飘忽不定——头一年的金像奖几乎全数颁给了票房大获成功的商业片,到这年却又矫枉过正,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几尊最重量级的小金人统统颁给了看起来既像文艺片又像纪录片的《笼民》。

哪怕票房榜上独霸全部前五名的周星驰已经将这一年变成了星爷年,在金像奖上却也只能继续保持陪跑的优良传统。金像奖的评审们似乎还生怕如此不足以让他郁闷,做主将影帝头衔颁给了梁家辉——不是说梁家辉不配拿这个奖,可他这年佳作甚多,为什么拿奖的那个,不是《新龙门客栈》里风流倜傥侠骨柔肠的梁家辉,不是《棋王》里不谙世事书生意气的梁家辉,却偏偏是出自刘镇伟手笔的、如假包换的无厘头梁家辉?你这让星爷情何以堪……

香港电影从来远离政府更加远离政治,即便是喜欢玩政治隐喻的徐克,也不会为此牺牲影片的娱乐性,往往嬉笑怒骂插科打诨,而不会让你看得心情沉重。但《笼民》不同,这是一部真正把镜头对准了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的电影,以纪录片的严谨和细致加上文艺片的暗示与象征记录大时代中的些微小事。它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角,而是直接将舞台让给众生。

或许是因为凡尘俗世中的人们不愿在电影里也只能看到自己的卑微无奈,年度票房排行榜上《笼民》甚至被挤出百名开外,影片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反响,它在金像奖上的胜出是个不折不扣的巨大冷门。要知道,它的竞争对手中还有一路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拿奖拿到手软的《阮玲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粗口太多,《笼民》被划分成了三级片,自香港电影分级制度实行以来,这已经是第二部夺得最佳影片大奖的三级片了,第一部是头一年的《跛豪》。所以,当下一年黄秋生凭《人肉叉烧包》金像称帝的时候,真的一点都不奇怪。

《笼民》的爆冷让《阮玲玉》很有些大热倒灶,除了最佳女主角,另外只拿下了三个技术类奖项。但无论如何,单凭这部电影造就出华人影史上的第一个柏林影后,已经足够了。而对于被造就的张曼玉来说,这部电影在她演艺生涯中的分量也许怎么说都不为过。

《阮玲玉》筹拍之初,饰演阮玲玉的第一人选并不是张曼玉。这是一个为梅艳芳量身定做的角色,甚至不用演,她和阮玲玉先天已有几分相似,从相貌到身世。关锦鹏对《阮玲玉》的所有想法都是从梅艳芳出发的:“我想让梅艳芳与阮玲玉有一个对话。因为她们的背景经历太相似了,我想把电影表达成,一个20世纪30年代的女演员与一个90年代的女演员,她们在相同的成长背景之下,不同发展的命运轨迹。想营造她们进行跨时空对话的感觉。”可世事就是这般难料,全港女星都想演阮玲玉,导演只看中一个梅艳芳,偏偏梅艳芳把这角色给推了,因为这部戏要在上海拍,而她当时不想去内地。

最终,这个角色落到了张曼玉的头上。

比之梅艳芳,她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随便举个例子:阮玲玉喜欢跳伦巴,这对于舞台皇后梅艳芳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可换作张曼玉就得从头学起。而最大的问题是,原先的剧本里,描写梅艳芳生平比阮玲玉的还多。这一换人,整个戏的拍摄构思就要彻底改变。对于张曼玉能否胜任阮玲玉这个角色的广泛质疑,最直接地体现在了出品方的动作中——因为担心她不能压住阵脚,又找来秦汉、梁家辉、叶童、刘嘉玲等一众大牌,撑场之余却也分薄了她的戏份。

张曼玉在当时背负了极大的压力,而关锦鹏的压力也不比她小。人人不解他的选择:“你怎么会找那个花瓶?”

然而正如关锦鹏所说:“这是一种时机和缘分。我碰到张曼玉时,她正想转变,就像是蛹变成蝴蝶那一刻。”

结果所有人都看到了,张曼玉就此破茧成蝶,与“花瓶”二字划清界限之余,更一路走上了演技女神的康庄大道。

张曼玉因为《阮玲玉》拿了11个女主角奖,很多人很想知道,梅艳芳有没有后悔过当初的推辞。可在关锦鹏的记忆里,跟自己无话不谈的她却从来没表示过羡慕或者遗憾。“很多时候,她比男人更有力气,更能担当。”直到去世两年前,生日派对上,她已经知道自己得病了,喝多了后就说了一句:“阿关,其实我真有后悔过没去拍《阮玲玉》。”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