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怎么我的朋友都成诸根不具的损友了?
有一段时间读佛经,拾得一句:“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过是劫己,方受饿鬼。又经千劫,复受畜生。又经千劫,方得人身。纵受人身,贫穷下贱,诸根不具,多被恶业来结其心。不久之间,复堕恶道。”
那段时间,我能将这几句脱口而出,尤其是对“纵受人身,贫穷下贱,诸根不具,多被恶业来结其心”这几句。
走路的时候在思考,吃饭的时候在思考,睡觉做梦的时候也在思考。
思考什么呢?
就是“贫穷下贱,诸根不具”,本来就考虑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但我悟出了一点: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贫穷下贱,诸根不具”的人,所谓“诸根”就是信、勤、念、定、慧五根及其他一切善根,或指眼、耳、鼻、舌、身五根。一般按前面五根来说,不是常常有人说“这孩子没有慧根”之类的话吗,意思是说,你这人已经无药可救了,没有慧根,说什么都是白搭。
也就是在那段日子里,丫头的几个朋友常来我家,我习惯性地打量一番,等她们离开后,我会意味深长地告诉丫头:“唉,诸根不具,我还能说什么呢?”
其实,我本来就说不了什么,只是一个词语,拿起来好用而已。这样说的次数多了,丫头也开始从网络里寻找这个“根”到底是什么意思。
后来她反驳我:“按大爷您的观点,您就是诸根都具了呗,比如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对不?”
我回答:“信佛人不打诳语,该具备的,当然就具备了。”
丫头似乎早就准备好了等我的一堆话,噼里啪啦就给我背了出来—“老娘不跟你咬文嚼字,人无信不立对不对?”
“对。”我像个小学生一样回答。
“那你答应的戒烟、戒可乐,答应你同学给她寄风铃的事情,哪一件你办妥当了?”
“哦,这个……事情有个远近轻重之分呀,那东西没寄,不都在呢嘛。”
我狡辩。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对不对?”丫头继续发飙。
“对对对。”我附和。
“一年365天,你早起过几次?你的衣服你自己洗过几次?地你拖过几次?”这个问题问到“勤根”上了。
“也许,大爷就是享福的命呢?”我懒洋洋地回答。
“狗屁!你还记得在龙岗的时候,一个街头小贩把你骗得一愣一愣的,说花15块钱就能接收到所有的有线电视频道,你还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买了吧,结果到家一插电,连个雪花都不出来,打开一看,就是个插头转换器,我都不好意思说了,你的心念去哪儿了?这就不说不提了,咱说说新鲜的—去厦门你买彩票了吧?去福州你买了吧?你的念根就这么脆弱,成天做梦发大财,乖啊,别让老娘太操心!”这个好像跟“念根”没关系吧,好多人不都这样吗?八成,丫头是请教过高人后给我上课的。
“我就不反驳了,孩子他老娘您继续。”我开始打坐了,盘着腿,在给她一个全面演讲的机会。
“至于定根,我就不说啥了,啥时候大爷您坚持过一件事情,前几天说要大量阅读国外小说,弄得我还借了英文版的《雾都孤儿》给大爷您瞅瞅,可是几天没见,你把书丢在公园里找不回来,老娘还搭上二三十块钱还了人家不是?再说吃药,我怕您老麻烦,我给您熬药,给您倒药……”
“哦,打断一下,别您来您去的,你就好,不然我听着折寿,大爷也可以不要,你继续。”我闭着眼睛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