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张之洞官职表 > 第十章 中国绝版名臣(第8页)

第十章 中国绝版名臣(第8页)

张之洞一直都在努力,可袁世凯却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张之洞刚到北京时,住在宣武区斜下街的畿辅先哲祠,袁世凯则住在东安门外的北洋公所。因为离上班地方较远,张之洞又在袁世凯的建议下,搬到了北洋公所在锡拉胡同的一所别院里。可张之洞在这里住得很不爽,因为袁世凯暗中派人监视他日常会客情况。

张之洞真的很不爽,可他没有计较,他要和袁世凯维护关系,共振朝局。

不久,他搬到了西城区后海东侧的白米斜街11号院内。他在这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刻。而颐和园附近的六郎庄,也有他一套房子,这大概是为了方便慈禧召见。

张之洞不和袁世凯计较,也很好理解,他有一句名言:“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闲气。”

这句话是张之洞一生为人处世的座右铭,在他看来,袁世凯就是所谓的俗人和无谓人,他犯不着和袁世凯生气,可袁世凯并没有就此放过他。

一次,袁世凯在接见德国驻京公使时,大言不惭地说:“张之洞是讲学问的,我是不讲学问的,我是讲办事的。”袁世凯的言下之意是说,张之洞是个穷酸文人,他搞学问行,办事不行,他办不了大事。我不讲学问,可我是办大事的。

袁世凯在德国公使面前抬高自己,贬低张之洞,其实也贬低了他自己。德国公使会觉得他是一种以没文化为荣,以大老粗自居的人。没文化的大老粗,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能办大事,其实就是吹牛皮!

辜鸿铭痛骂了袁世凯,替张之洞出了口气,但张之洞还是没放在心上,他很有容人之量。

力挽朝局

张之洞入参军机后,一直谨言慎行,心细如发。他生怕说错一句话,或者干错一件事,就招来祸端。好在,朝廷让他分管学部,督办粤汉铁路。

张之洞一直是全国学术带头人,被时人誉为“通晓学务第一人”,让他分管学部,显然是想发挥他的特长。而粤汉铁路一直由他筹办,其他人都无法接替,于是他又重操旧业。也就是说,张之洞进京后,上的是军机大臣的班,干的还是湖广总督的活儿。这看上去是受皇族亲贵的排挤,实际上他却捡了一个大便宜,因为他远离了权力和是非斗争。

但张之洞并没有对濒危的朝局袖手旁观,在深化教育改革、全力督办铁路的同时,他最忧虑的两件事情越来越尖锐:全国各派各族人民的反清情绪日益高涨,已成为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皇族亲贵排挤汉臣的行为和心理也登峰造极,从而导致朝局动**,人心恐慌。

张之洞深知这两件事如果不加改良和控制,势必直接葬送大清帝国的命运,于是他再次上奏慈禧:“欲御外侮,先靖内乱,探源扼要,唯有请颁布告天下,化除满汉畛域。”

这是张之洞的肺腑之言,慈禧终于听进去了,她承认朝廷存在“满汉畛域”的事实,为缓和民族矛盾,拯救危局,她还下令取消满汉异法,允许满汉通婚等,但这一切都于事无补。

帝后驾崩

进入光绪三十四(1908年)年,光绪和慈禧的身体每况愈下。特别是光绪,他自幼体弱多病,心肝脾胃肾都有问题,什么药都吃过了,可始终不见效果,目前已病入膏肓。而慈禧的健康也出了状况,她失眠、心烦、不思进食,身体越来越虚弱,但她一直强撑着。

这年五月,朝廷正式向各省通报光绪病重的消息,希望各省举荐名医进京为他治病,名医倒是来了一大堆,可他的病还是未见好转。与此同时,慈禧的病情也在不断加重。

十月十八日,宫里突然传出光绪和慈禧都病危的消息。慈禧深感光绪和自己来日不多,于是急忙安排后事。所谓的安排后事,就是册立一个新皇帝。

光绪一直没有生育,慈禧便想让他的五弟也就是第二代醇亲王载沣的长子溥仪继位。

第二天,慈禧就授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并令年仅两岁的溥仪入宫教养,立为皇储。载沣是清朝第三个摄政王,也是最后一个摄政王。也就是说,光绪一旦驾崩,就由溥仪继位,军国大事就由载沣裁定。

张之洞坚定不移地支持慈禧的安排,慈禧很放心,然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奕劻已老,载沣年轻,你是三朝元老重臣,国家政务历练颇深,日后国政,仗你办理。”

张之洞听后老泪纵横,立马跪谢。他知道,这是慈禧的临终托孤,他就是托孤大臣。

十月二十一日酉时(17时至19时),光绪皇帝驾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

当天晚上,慈禧就令溥仪继位,他就是历史上的宣统皇帝。他是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与此同时,慈禧又令载沣监国,而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也自然晋级为皇太后。

当满朝文武还没从光绪驾崩的悲痛中走出来时,第二天未时(13时至15时)慈禧也驾鹤西去!

接连两天,光绪和慈禧相继死去,这两件事非常诡异!一时间,朝局动**,朝野恐慌,国内外各界纷纷猜测、评议……

慈禧的死因争议不大,她74岁了,年事已高,生老病死,因病而死,自然而然。但光绪皇帝的死因,一直都是个谜。

关于光绪的死因,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版本:

其一,慈禧在病危期间,唯恐自己死后,光绪会推翻她的既定朝政以及平反她一手制造的种种冤案,于是令人将光绪毒死,让他先自己而死。

其二,袁世凯在戊戌变法的关键时刻出卖了光绪。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去,光绪绝不会轻饶他,于是借寻医进药的机会,暗中将光绪毒死。

其三,光绪从小就有脾胃虚弱的毛病,成年后又有遗精症状,而且一天比一天厉害。后来,他患上了肺结核,身体更糟。再后来,他政治失意,长期精神抑郁,从而导致严重的神经官能症,逝世前一年就已病入膏肓,可能死于心肺功能衰竭,并发急性感染。也就是说,光绪皇帝系正常死亡。

第三种说法比较有根据,也被史学家广泛采纳,但在2008年11月14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的光绪皇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会上,却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调查结果:光绪死于急性砒霜中毒!也就是说,他是被人用砒霜毒死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