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张之洞官职表 > 第九章 趋附权变上位(第3页)

第九章 趋附权变上位(第3页)

只要接近了康有为,就有机会接近光绪皇帝;只要接近了光绪皇帝,那么我就能和他搞好关系了。到那时,我就能游刃于帝党和后党之间,两头都受倚重,两头都很吃香。

毕竟,慈禧老了,余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过去她论天过,现在就该论秒了。她要是眼睛一闭不睁,大清王朝还不是由光绪皇帝说了算?

想到这里,张之洞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如果我一味地力挺慈禧,势必得罪光绪,他完全执政后,我就不会有好日子过。如果我一味地力挺慈禧,倒是会越来越受到她的倚重,可这会引起光绪的猜忌。她死后,我的日子照样不好过。因此,当务之急我要找机会力挺光绪,拉近和他的关系,让他充分意识到我重要性,让他同样倚重我。只有这样,我才能左右逢源,后顾无忧。

光绪是一个力主变革维新的上进皇帝,他既然支持维新,定然支持洋务。我搞洋务这些年来,一直颇受非议,频遇阻力,这下有他撑腰了,那我就可以大踏步地搞了。只要我多搞一些洋务,多干出一些实绩,那我的政绩和口碑也就扶摇直上了。到那时,他一定会给我升职加薪,并让我做宰相,入军机,从而位极人臣!

这是一个绝好的途径和机会,只要我努力运作,一定就会成为现实。想到这里,张之洞便大力扶持资助康有为和强学会。

康有为傍大腕

张之洞的慷慨解囊虽然包藏着很多目的,却获得了一片赞誉。

谭嗣同说:“今天下衮衮诸公,有能力顾大局,不分畛域,又能通达权变,讲求实绩者,唯张香帅一人也。”

张謇说:“今天下达官贵人,能知言,且可与言者,无如南皮。”

……

在这些年轻人的一片赞誉声中,张之洞美美地笑了:我的第一步成功了,银子没白花,手段没白使,呵呵。

张之洞只是以为他在利用维新派,拉拢自己和光绪皇帝的关系,发展自己的前途,殊不知维新派也在向他暗送秋波,暗怀心机。维新派讨好他,主要想借助他的权势和名望,推动维新事业的发展。直白地说,康有为这是要傍大腕。

中日战争结束后,张之洞因为力主抗日,统率后勤,死保台湾,其权势和名望直线上升。加上他在湖北干出的洋务实绩,使得他已然取代了李鸿章的洋务派首领位置。相比之下,李鸿章因为签订《马关条约》而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其权势和名望直线下降。战争结束后,他每一天都过得很忐忑,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人希望他死。

北京强学会成立之初,李鸿章也要捐款,可强学会这帮人愣是将他拒之门外,他好生尴尬,但他也只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如今,要是给天下督抚来一个排名的话,那么张之洞肯定位列第一。

李鸿章已经从直隶总督的头把交椅上下去了,他已经泄气了,他过时了。接替他的王文韶名不见经传,根本无法和张之洞比。

刘坤一虽然还会坐两江总督的二把交椅,虽然他比张之洞有资历,但他太老气了,加上他刚刚大败于日本,他的名望与实力也是一落千丈,也无法和张之洞比。

李鸿章和刘坤一都无法和张之洞比了,其他人等也就别提了。

张之洞继续会在湖广总督的三线位置上干下去,但凭借他现在的名望和他在湖北创建的洋务实绩,他绝对无愧于天下第一督抚之称!因此,对于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来说,只要傍上张之洞这位天下第一督抚和政坛大腕,得到他的扶持和资助,维新事业就不愁不发展。

于是,康有为就开始投靠他了。恰巧,康有为和张之洞的首席幕僚梁鼎芬是好友,有梁鼎芬牵线,康有为的投靠显得名正言顺。

投靠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康有为到达南京,谒见张之洞。对于这位他充满好感的年轻维新者,张之洞热情款待,礼遇有加,两人一见如故。

康有为在南京待了20多天,每隔一天,张之洞都设宴招待他,每次他们都要聊到深夜。这段时间,张之洞的心情特别不好,因为他刚刚死了二子张仁颋。

张仁颋是张之洞第二任妻子唐氏所生,现年24岁,一年前同吴大澂的女儿结成了夫妻。新婚不久,父亲就调任两江,随后他也来到了这里。在康有为到南京前的一个晚上,他在总督府遛弯儿时不慎跌入水池中溺亡。

张之洞中年三度遭遇丧妻之痛,晚年又遭遇丧子之痛,他真的有一种要崩溃的感觉。尽管他后来娶的侧室李氏、秦氏等人又给他生了张仁侃、张仁实、张仁乐、张仁蠡等11个儿子,但张仁颋和后来的这些孩子不一样,因为他是一个从小就没了娘的孩子。

无论怎样,张之洞还要强忍悲痛,强作笑颜接见康有为。康有为这次来南京的目的,就是敦请张之洞出面,以他的名义在上海设立强学会。张之洞欣然应允,他立即捐银1500两作为办会经费,并同意以自己的名义刊发康有为撰写的《上海强学会序》。

分歧

这20多天来,康有为和张之洞的关系相当融洽。但在“变法”理论方面,两人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最后直至反目。

张之洞接受的是儒家教育,信奉的是孔孟之道,厌恶的是公羊学说,而康有为却信奉公羊学说,大谈孔子改制。他的孔子改制,就像他写的《孔子改制考》那样,把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一个满怀进取精神、力主政治体制改制、倡导民主思想和平等观念的人。他的变法思想,与张之洞传统的儒家思想背道而驰。

况且,他的这种改制思想和学说是伪造的,张之洞极其反感。为了更好地合作办会,张之洞再三劝他放弃从公羊派学来的孔子改制说,正儿八经地推行维新事业,可康有为却说:“孔子改制,大道也,岂能因为你两江总督的供养而改变?”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俩人也就不欢而散了。但张之洞对康有为还是很宽容的,毕竟,他们有着共同的志向:变革图强。

十月中旬,康有为离开南京,到上海创办强学会。张之洞对他有些不放心,于是派幕僚梁鼎芬、黄绍箕等人陪同而去。张之洞此举就是在监视康有为,监控他宣传孔子改制学说。

但对于创办强学会,张之洞还是公开支持的。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幕僚、维新派知名人士黄遵宪、汪康年、张謇、章太炎等人纷纷入会。就连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严复,也托人引荐加入张之洞幕府。可见,张之洞当时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多么强大。

上海强学会创办的同时,《强学报》也出版发行。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冬月二十八日,《强学报》第一期创刊号面世,主要刊载了上海强学会章程、上海强学会序、京师学堂会序等。为了宣传孔子改制说,康有为在报头日期设置上,没有采用中国传统的农历纪年法,而是采用孔子纪年法。

这显然违背了张之洞的意愿,张之洞劝过康有为,可第二期《强学报》很快又这样出版了。张之洞虽然很不快,但没有和康有为闹僵,在表面上,他和维新派还是同路人。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