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张之洞官居几品 > 第八章 独撑败局唯美(第3页)

第八章 独撑败局唯美(第3页)

如果说刘坤一是抗日战争前线统帅的话,那么新任两江总督、江宁将军张之洞就是后勤统帅。朝廷调他署理两江的主要目的,就是发挥他在中法战争中的特长,筹军筹械,筹粮筹饷,然后源源不断地将其运送往前线,再就是防守两江重地。

然而,两江的精兵强将和武器装备全都被刘坤一带走了,防务一片空虚。江南制造局倒是生产枪支弹药,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其产品尽是废铜烂铁,根本打不着火。在张之洞看来,如今的两江无异于十年前的广东。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但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拼将全力,顾全战局。

没有利器,就无法与敌作战。无奈之下,他又紧急筹措军费,先劝令盐商捐银100万两,然后向广东、江苏大款富户们借银200万两,再向德、英国洋行借款200万磅,先后定购两万多支快枪、170多尊大炮、600万发子弹和100万枚炮弹。

购买了这些军械后,他分给了刘坤一一半,剩下的则支援台湾、烟台、威海等防务重地以及北上抗日的部队。

在北上抗日的部队中,就有张之洞的清流兄弟、湖南巡抚吴大澂率领的3万湘军。他是主动请缨的,张之洞深为他高兴,并援助了他100多尊大炮。

这时,山东半岛遭遇日军威胁,山东巡抚李秉衡前来求援,张之洞闻讯立即派兵支援,并送去了1300支快枪、100万发子弹和2尊大炮。

李秉衡原来是张之洞在山西任上的幕僚和属官,中法战争中,他又在张之洞的麾下听用,他见识了张之洞的大气和智慧。这次得到张之洞的解囊相助后,他满怀感激地说:“我公统筹大局,谋国之忠,与人之厚,深钦佩!”

张之洞此举不仅感动了李秉衡,也感动了他的政敌李鸿章,李鸿章特意发电感谢和赞美他:“你力顾大局,我感佩你的英名!”

张之洞很欣慰,但有一件事情让他忧心如焚:北上抗日部队行动不快,军械、粮饷更是运输缓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铁路没有修通。要是有一条贯通南北的铁路,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而这个问题,张之洞早在广东任上就提出来了,他主张修建卢汉铁路,朝廷也批准了,可在李鸿章的算计下,修路计划破灭了。直到战争来了,那些力阻修路甚至搞阴谋的人才悔悟过来,可为时太晚。

眼下,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立即在江苏扬州至辽宁锦州沿线设江南转运局13处,每处雇大车300辆,并租购了近20只轮船,分水陆两路向前线运送粮饷、军械。

在支援前线的同时,张之洞也紧急着手两江的防务。他首先调令老部将冯子材率军北上,驻守镇江。他相信冯子材的能力,也希望冯子材能再创镇南关大捷那样的辉煌战绩,可冯子材已是76岁的高龄了,只怕是今非昔比。随后,他全面巡视沿江各炮台,及时添置、改造炮台炮位,加强防守,严阵以待。

二、独撑败局,坚守唯美

求和

就在张之洞全力以赴统筹后勤、支援前线的时候,前线竟一次次传来败讯。

十月十日,日本水陆军攻占金州,随后又对大连发起了进攻,大连失守。

这一天,正是慈禧的60寿辰。她为了自己高兴,竟然不顾大连的沦陷而传旨听戏3天!

日军攻占大连后,又向旅顺进发,驻守在那里的淮军浴血奋战,怎奈手里的家伙不如人家,于是节节败退,丢城弃池,而刘坤一和吴大澂率领的湘军更是不堪一战。

刘坤一没能完成使命,就连张之洞派出的万余湖北军,也是一触即败。很快,旅顺失守。

慈禧、恭亲王、李鸿章担心东三省全部沦陷,于是再次想到了求和。恭亲王的政见和立场果然没变。他这次出山,毫无作用。此后几年,他一直默默无闻。

这次出山同以往一样,只要对方一硬,他就立马服软,于是请求英国和美国出面调停战争,并派驻美公使张荫桓(1837—1900年,广东南海人)和湖南代理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谈判。邵友濂刚从台湾巡抚任上调到湖南,他补吴大澂的空缺。原布政使唐景崧升任台湾巡抚。

张之洞对清政府的主动求和极其不满,他上疏反对道:“日寇无故向我开战,其狼子野心昭然若见,他们断不肯和。如果答应他们的条件,中国将不能立国。目前谈判,断不能成,张、邵此行,恐怕没有任何益处!”

事情如他所料,日本急于扩张,视谈判为扯淡,他们甚至还嫌张、邵不够格,拒绝谈判。但前线暂时安定了下来。清军稍稍喘了一口气,可日军却趁此机会,酝酿了一个更狠的侵略计划:悄然增兵,攻占山东威海,直捣北洋水师的老窝!

北洋水师覆灭

威海刘公岛是北洋水师的根据地。

光绪十四年(1888年)冬月十五日,水洋水师在威海刘公岛成立。成立之初,北洋水师的装备和战斗力排在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经过李鸿章多年的经营,水洋水师已拥有50余艘各类军舰。

这次日军进攻威海,就是要歼灭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是中国最强大的海军部队,只要歼灭了它,日军在中国将畅通无阻,所到之处将如入无人之境。

后来的事实证明,日军的如意算盘打对了。

且说丁汝昌退回威海后,被革职留任。在威海防务上,丁汝昌对清军陆军的作战能力表示担心,他建议炸毁陆路海岸炮台。

不料,这又成了他“通敌误国”的罪证,朝廷下令将他交刑部治罪。后来在李鸿章的极力申辩下,朝廷才同意在战事结束后,再将他解送刑部。丁汝昌当时所处的环境虽十分艰难,但他力图振作,积极备战。

腊月二十五日,日军水陆军在山东荣成登陆,并决定由陆军抄袭威海大后方。

第二天,朝廷命丁汝昌率领舰队夜间突袭日军舰艇,可丁汝昌在这时犹豫了:定远号要是被日军捕获了,反被日军用来打我北洋水师该怎么办?想到此,他没有执行朝廷的命令,而战机也就此消逝。

大年三十,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给丁汝昌送了一封劝降书,丁汝昌不为所动,他决心死战到底,并把劝降书上交李鸿章,以表明心迹。就在这一天,日军兵分南北两路进攻威海。战争就此打响,此战史称“威海卫海战”。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正月初五,北路日军夹攻南岸炮台。丁汝昌率靖远号等5舰在海上支援南岸炮台。但因众寡悬殊,南岸炮台失守。

正月初七,日军又攻击北岸炮台,丁汝昌率敢死队登北岸破毁炮台。但为时已晚,北岸炮台很快失守!南北炮台相继失守,坐困于威海港刘公岛的北洋舰队,便陷于日军海陆包围之中。

丁汝昌被困于孤岛之上后,立即请求山东巡抚李秉衡和朝廷派兵救援,但李秉衡和朝廷都未能及时派兵。此后,日本水陆两军合兵一处,利用已占领的陆路炮台,连日攻击北洋水师舰队。

正月十一日,日本鱼雷艇夜间偷袭定远号,定远遭受重创,丁汝昌便移督镇远号。然而,他的部下王平却率11艘鱼雷艇队集体逃亡,刘公岛的形势进一步恶化。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