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张之洞在线阅读 > 第四章 铁腕强权治山西(第3页)

第四章 铁腕强权治山西(第3页)

黑脸阎敬铭

阎敬铭早年曾以举人的身份参加知县的选拔,但因身材矮小,相貌丑陋,竟被主考官逐出考场。阎敬铭郁闷死了,但他没有灰心,而是发愤读书,终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考中进士,后任户部主事,湖北按察使、布政使,山东巡抚等。

阎敬铭为官清正廉洁,严正无私,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同时,他也是一个黑脸包公。

张之洞虽然没有见过阎敬铭,但他很崇尚阎敬铭,并和他有着很深的渊源:他的恩师胡林翼,也是阎敬铭的老上司和赏识者。

咸丰九年(1859年),时任湖北巡抚的胡林翼,在率兵镇压太平军时,得知户部主事阎敬铭为官精干,于是奏调他到湖北办理粮草后勤。阎敬铭不负厚望,他公正耿介,一丝不苟,胡林翼因此称赞他“雄心万丈”,先后向朝廷举荐他为湖北按察使、布政使,并称他是国家少有的贤才,如做法官将“弄律有准”,如做理财官则“必无欺伪”。

胡林翼还要大力举荐阎敬铭,不料两年之后,胡林翼就在军中因病吐血而死。胡林翼死后,大学士兼湖广总督官文也很欣赏阎敬铭,但官文是一个色贪官。说官文色,不是指他包养情妇,而是指他养了一个不学无术的小白脸,大搞同性恋。后来,他还把那个小白脸提拔为二品的总督府副将。

在官文的纵容下,那个副将狗仗人势、为非作歹、欺男霸女,阎敬铭对他十分反感。一个光天化日之下,那个副将竟然率领卫队,闯入民宅,奸杀了一名少女。慑于官文的**威,属地县府两级官员竟不敢过问此事。

阎敬铭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他决心要为民除害。那个副将听说阎敬铭要出面问案,就赶紧跑到总督府向官文求救,官文竟把他藏匿起来。

阎敬铭知道官文会玩猫腻,便立即找他要人,可官文却说自己病重,拒不接见。阎敬铭气不打一处来,他想了一个狠招,便向随从传话:“把我的被子拿来,我要住在总督府门前,总督大人的病不好,我就不回去,看我们谁能熬得过谁!”

好家伙!这个倔犟耿直的阎敬铭,果真在总督府前住了下来。

三天过去了,装病的官文一直被困在府中,他什么事也干不了。无奈之下,他派人请湖北巡抚严树森劝阎敬铭回家,阎敬铭却信誓旦旦地说:“官文不交出凶犯,我就不回家,不信我们试试!”

官文领教了阎敬铭的厉害,他欲哭无泪,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走出总督府向阎敬铭求饶。然而,阎敬铭软硬不吃,最后竟然逼得官文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地求他:“老弟,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就放过他吧,他可是我的小心肝啊……”

阎敬铭听后,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但他没作丝毫让步,他声色俱厉地说:“你别再废话了!立即交出凶犯,我要当众罢他的官,打他的板子,然后把他押回原籍发落!”

阎敬铭太狠了,官文彻底歇菜,于是只好把那个龌龊不堪的副将交给阎敬铭,眼睁睁地看着阎敬铭罢了他的官,打了他40大板,还把他发落回原籍。

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中国封建社会,微不足道的阎敬铭,竟然把官居正一品的大学士官文逼跪在地,这实在是千古奇谈!

这件事让阎敬铭声名大振,但随后他就陷入了是非的旋涡。由于黄河发水,他陕西老家的房屋田地均被冲毁,他无法在老家居住,便移居到山西解州。

这是一次很正常的移居,却招来了朝廷很多官员的非议:“阎敬铭趁着山西大旱,土地不值钱,竟然在山西大肆囤地,投机炒房,大发不义之财,没有职业道德……”

阎敬铭听到这些不实的抨击言论后,非常生气,而朝廷一直没有为他正名,他对朝廷很失望,也对官场很厌倦,于是称病不上朝,从此蜗居在山西解州,做了一个老宅男。

请老宅男出山

光绪七年(1881年),张之洞升任山西巡抚前,朝廷就下旨宣阎敬铭进京谒见。按理说,圣旨是不能违抗的,抗旨是要杀头的,可阎敬铭这个倔老头还在生朝廷的气,他愣是称病不进京。慈禧也很生气,可她就是拿阎敬铭没有办法。

慈禧怀疑阎敬铭在耍她,于是吩咐张之洞:“你到山西后,去会一下阎敬铭,查一查他不进京的原因。如果他没病,就催他快点进京,他是个人才,不能老是蜗居在山西,宅在家里。”慈禧的话一直在张之洞的耳畔回**,他明显感觉到,慈禧是要请阎敬铭出山担任要职,要不然她也不会如此诚恳和执著地请一个人啊!

还有,慈禧既然说阎敬铭是个人才,也有重用他的意思,那她就会授予阎敬铭高官厚禄。阎敬铭成了朝廷高官,那他就值得我依托。我外放巡抚,肯定需要一个得力的人,在朝廷上支持我,我要是能把阎敬铭请劝进京,那他就会记住我恩情,鼎力支持我啊。最重要的是,我的恩师也是他的恩人,我和他一衣带水,一脉相承。我敬重他,力请他,他也会看好我,支持我!

在参免那批贪官污吏的同时,张之洞也对阎敬铭进行了访查。当然,他相信阎敬铭,查访只不过是想了解阎敬铭为何不愿进京。了解实际情况后,他立即向慈禧奏报:“阎敬铭为官清正廉洁,并无囤地炒房的事实。他在山西查赈减徭,殚精竭虑,不辞疲劳。每与人谈及时事艰难和百姓困苦,他无不泪流满面,可见他的忧国爱民之心一天都没有改变啊……”

奏报了慈禧后,他又派马丕瑶前往解州探望并恳请阎敬铭出山,并给阎敬铭带去了一封信,这封信大概有这样几层意思:

“您是我儿时的偶像和做官的榜样,我的恩师胡林翼那么推崇你,我也很敬重您。”

“来山西前,慈禧吩咐我查访您不进京的缘由和官员们指责您囤地炒房的实情,我查过了,您不进京的缘由就是您有病。不过,您现在病好了,可以进京了。而官员们指责您囤地炒房的事,是没有事实依据的。恰恰相反,这些年您在山西为政务殚精竭虑,为百姓泪流满面,您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官。关于这些,我都奏报给慈禧了。”

“慈禧恳请您出山,我也恳请您出山。您一定要出山,别再解州宅下去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同时,也为了您,为了我。我初任封疆大吏,需要您在朝廷上支持帮助我……”

看了这封信,阎敬铭被张之洞的诚恳和厚爱深深地打动了。他为自己能和这位新晋巡抚共同拥有一位恩人贤师而百感交集,也为恩人贤师能有这样一位出色的门生而深感欣慰。蓦然间,他心中所有的不快和委屈都一扫而光,并欣然答应张之洞出山进京。

冥冥之中,他有一种预感:在不久的将来,这位新晋巡抚会和他团结一气,共创一翻大业。就因为他们政见一致,就因为他们师出一门。

传授做官秘籍

阎敬铭答应出山,令张之洞激动不已。不久,慈禧也依他所奏,下旨授阎敬铭为户部尚书。作为巡抚,张之洞还亲自向阎敬铭宣旨,阎敬铭感恩不尽。

进京之前,阎敬铭和张之洞进行过几番深谈。阎敬铭毕竟有着多年的封疆大吏工作经验和出色的理财能力,并且深得胡林翼的为官处事精要。出于报恩,也出于栽培,他把自己的从政经验和心得以及为官处事之道,尽情尽心地传授给了张之洞:

第一,为官一任,就要集中精力干几件有影响力的大事,不要在平凡的小事上磨蹭。大事整得越大,就越容易扬名立万,越容易得到权力中心的赏识和提拔。小事干得再多,也没人为你喝彩,也不值得喝彩。你就是累死,也是活该。

张之洞听了,心想:是啊,是啊,兢兢业业不如一鸣惊人。古往今来,绝大多数的臣子都是一辈子做平凡的小事,碌碌无为,虚度年华,纵然位极人臣,也成不了名臣。大臣和名臣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差之万里。站在朝堂上的每一个臣子,都可以称做大臣,但能够成为名臣的,却是凤毛麟角。我不仅要做大臣,而且要做大臣之中的名臣!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