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官场达人张之洞电子书 > 第五章 打一场功名之战(第6页)

第五章 打一场功名之战(第6页)

银子借来了,防务才能顺利进行。

在四大防务要塞中,廉防(广东廉州的防务)、潮防(广东潮州的防务)和琼防(海南防务)地处战争最前沿,张之洞命令当地总兵和道员招募士兵,储备粮食弹药,全力防守。

省防(广州防务)最为关键,当时法国军舰屡犯中国领海,这对处于战争最前沿的广州,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广州原有的城防布局很薄弱,必须巩固、增设炮台和炮位,否则难以满足战争。因广州防务困难重重,张之洞便将省防又分为前、中、西南三路,分别由彭玉麟、张树声和自己督办,具体防务则交给各提督、总兵、参将、副将等武官负责。

张之洞这样安排,既对彭、张二人不偏不倚,也把他们抬高到与自己等同的位置,从而进一步融洽了三人的关系,有利于协同作战。彭、张二人备受尊重,深受感动,他们纷纷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张之洞为抗战总指挥领导周围,坚定不移地打一场抗法援越的防御战。

遗憾的是,张树声不久病死于广州。那时,张之洞回复朝廷的奏折刚刚发出不久,朝廷还未对张树声作出最终的处理。张树声的家人和部属担心张树声会死得不清不白,于是一直紧盯着张之洞。

张之洞也觉得如果处理不好张树声的身后事,必然会引起内乱,于是他又上奏朝廷:“在封疆大吏中,像张树声这种文武兼备,通达中外的人并不多,请求朝廷加重抚恤。”朝廷批准了他的奏请,并为张树声立祠撰史,从而安定了人心。

三、援闽援台,顾全大局

朝廷上当

张之洞在广东规划的防务是积极有效的,因为法军一直企图进攻广东,而广东防事坚固,他们一直未能得逞。但广东的邻省——福建和台湾可就遭殃了。

原来,法军并没有因为同清政府签订《中法会议简明条款》而停止对中国的侵略,恰恰相反,他们正是通过和李鸿章谈判来迷惑清政府。清政府和李鸿章以为他们会偃旗息鼓,暂时停战,可他们正是利用这个机会调兵遣将,卷土重来,打清政府一个措手不及。

清政府和李鸿章果然上当。光绪十年(1884年)闰五月初一,法国陆军上校度日业率900余法军到清军驻地——越南北黎的观音桥接防,但清军守兵并未接到上级撤防的通知,于是有礼有节地拒绝了法军,并请求度日业将这一信息转达给法国政府。然而,法军凶恶无比,他们不由分说就冲清军开炮,清军奋勇还击,结果打死法军22人,打伤68人。

大忽悠李鸿章

闰五月二十三日,法国远东军总司令孤拔率法国舰队,以“游历”为名,驶入福州马尾港,再次侵扰中国领海。然而,主持福州海防的张佩纶却对此毫无防备,他到底是个书生。

张佩纶消极备战,其实是受了李鸿章的蛊惑。

原来,在离京赴任途经天津时,他特意跑到李鸿章府上,请教福州海防。尽管两人之间素有矛盾,但李鸿章手握兵权,素有作战经验,而且在军中享有崇高威望,请教他理所当然。但李鸿章对张佩纶很上火,这次张佩纶去福州主持海防,八成就是他出的馊主意。如今,张佩纶竟然跑到他府上来寻经问宝,这真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李鸿章只是在心里嘲笑张佩纶,但见张佩纶如此书生气和二杆子,他倒是有一丝担忧:这家伙那么二,到了福州后,还不得和法军打翻天?可福州水师根本无法和法国军舰匹敌,福州一旦失事,那么我经营了多年的北洋水师也会受到牵连啊。

想到这里,他决定再玩一把张佩纶,忽悠他改变对战争的态度,于是笑里藏刀地说:“张大人力主抗战的态度值得肯定,为国操劳的精神也值得嘉奖,既然你如此热心海防,那我就带你到海上遛一圈吧,呵呵。”

“好哇,好哇,我早就想乘坐我们自己的轮船,驰骋我们自己的领海了,真是求之不得!”

那几天,李鸿章放下身段,陪同张佩纶巡视了旅顺、登州、烟台等各处海防要塞。因为混得很熟了,李鸿章便把自己的想法向张佩纶和盘托出。

“张大人,你也领略了我们自己的军舰和海防要塞了,虽然看上去无懈可击,但和洋人的那些玩意儿比起来,还差十万八千里呢。洋人要是一开炮,我们在瞬间就会玩儿完啊,我们经营了多年的水师就会毁于一旦,这也是我力主妥协求和的最大原因。

“张大人,别人可以不理解我李鸿章,也可以骂我李鸿章是卖国贼,可你不能不理解我啊!你是饱读经书之人,也是通晓兵法之人,就目前的中国兵力而言,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都无法和洋人展开较量。求和不战,我们至少可以保存实力,图谋发展;如果执意开战,那我们很快就会被消灭!因此,求和不战,正是我的徐图自强、曲线救国之策啊……

“张大人,我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可以保住中国领土、领海安全的计策:暗中协力,保全和局!必须这样,否则中国海军再无崛起的可能,中国领土、领海都将沦陷!”

李鸿章的这番思想和言论绝非没有道理,也绝非危言耸听。

在李鸿章这个超级大忽悠面前,原来那个无比刚正激进、强硬顽固的愤青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李鸿章的心灵知音和战略伙伴。

有时候,忽悠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它真能把一个走路好端端的人忽悠瘸,也能把一个心若铁石的刚烈汉子忽悠得风情万种。

李鸿章的忽悠功力太强了,他的忽悠智商太高了。

在李鸿章的一番忽悠下,张佩纶真的改变了对战争的态度。在思想上,他侧重于李鸿章的“暗中协力,保全和局”;在防务上,他虽然做了一些准备,但思想还是很麻痹。

这就给了早有预谋的法军以可乘之机。

名臣的担当

闰五月二十三日,当法国舰队驶入福州马尾港时,张佩纶才幡然醒悟过来,他立即向心灵知音李鸿章请求援助,可李鸿章满脸苦楚地说:“张大人,我北洋水师的轮船你也见识过了,它是那么的小,不足以抵抗法军强大的军舰啊。别说我们的轮船难以远征,就是去了你那里也无益有损(去亦无益有损)!”

张佩纶没想到李鸿章见死不救,失望至极的他,只好向刚刚升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求援。

法国舰队驶入福州马尾港那天,是张之洞升任两广总督的第四天。接到张佩纶的求援时,张之洞正在广东布防,那时的广东内忧外困,形势严峻,且兵械不足,将帅不和。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张之洞还是咬紧牙关,立即派游击将军方恭率士兵5个营、洋枪1400支,饷银10万两,从汕头出发增援张佩纶。然而,增援部队刚刚开拔,法军竟突然发动袭击,将福建水师歼灭于马尾港。

情急之下,张之洞又改派潮军两个营,连同大批武器装备赴闽作战。尽管增援部队并未扭转败局,但张佩纶通过此事,彻底看清了李鸿章和张之洞两个人的本质:一个不以大局为重,值此国家危难关头,还打自己的小算盘,实在不是国之栋梁;一个深明大义,以大局为重,“筹济军事,不分畛域”,实在是朝廷柱石。因此,他在复电中高度赞扬张之洞:“老兄大公无私,不愧是经营八表的人。如果各省官员都像老兄这样做官做事,那么法军早就被打败了(使各省皆如公,法气必沮),可惜他们都不是老兄这样的人!”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