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穷人和富人 > 第一章 贫者愈贫富者愈富02(第3页)

第一章 贫者愈贫富者愈富02(第3页)

社保的垄断性其实质可以被理解为软强制性。国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如果要得到保障就必须向垄断企业购买保险,而垄断的姿态则意味着缺乏市场竞争,故在创新上必然会产生懈怠,无法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管理、经营模式,这样一来则势必会出现闭门造车的形态。,越是落后就越故固步自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落差也就越来越明显,最终不仅不能与国际化接轨,反而会使民生保障机制只能节流而无力开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社保的强制性在此可以理解为硬强制性。相对于软强制性的垄断而言,硬强制性更加明显地的暴露出了整个社保体系在战略导向上的失误。如今的大型企业、国企以及事业单位等均实行强制性参保,这在许多人眼里似乎是让人羡慕的,但这恰恰说明了社保所谓的“五险一金”等重要险种出现了严重的超负荷运转。,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教育的成本不断增加,这种超负荷的运转必然出现量变,若不妥善处理而继续听之任之的话,其最终将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变成所谓的“金字塔骗局”,也就是中国俗语里的“拆东墙补西墙”。

社保的主动性是指在制定规则上的主动性。诸如退休年龄、缴纳标准等一系列常数的更改权被有关部门牢牢地的握在了手里,从得益处讲,这是对付经济形势变化的一招撒杀手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作做出有利于当下形势的决策并落实决策。;但其弊端在于会维持并保护垄断以及垄断所产生的种种弊端。

由于有了上述的三点特性,我们的社保体系必然存在一项巨大的风险——即投资风险。社保资金的投资权被垄断的结果就是大量的资金被一群金融白痴无谓地的牺牲掉。参考国务院制定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划入全国社保基金的货币资产的投资按成本计算,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50%,其中银行存款的比例不得低于10%,企业债、金融债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其中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直接运作的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以及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其他投资须需委托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并委托全国社保基金托管人托管。社保基金委托单个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进行管理的资产不得超过年度社保基金委托总资产的20%”。在对这项社保投资管理政策仔细研究之后,你会发现金融的伟大与可憎,其伟大之处在于能够让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财富被聪明人易如反掌地的获取,其可憎之处在于能够让上千亿甚至上万亿的财富从愚蠢的人手里凭空蒸发。

中国社保体系未来会出现大的风浪,这是必然的。在香港这样一个不存在腐败的地方,社保都被玩破产了,我们怎么可能逃脱的了呢?要解决社保问题,最难的也是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大社保的监管力度。又是监管,我们所有的财务问题都是出在监管上。透明的监督和先进的管理,维持经济秩序稳定发展的最基本的两个法则我们刚好一个都没有,这让人感到很无语。

一、,透明的监督。最好的办法是取消统筹账户,建立个人对社保账户的管理和投资体系,允许个人拥有对自己缴纳的社保金的管理权和投资权;最无奈的办法是建立统筹账户的管理站,定期向公众公布每一笔钱的使用明细以及投资结果,并且这个账单必须由银行负责公证。

二、,先进的管理。我们需要严格衡量社保基金进入国际市场之后的投资风险,在全民货币购买力出现下跌的时候,整个社会保障机制会比平时脆弱许多,在这个世界各国纷纷渴望经济复苏的时代,外部的国际金融资本更是像饿狼般在四处寻觅食物,当民众的血汗钱被我们的金融白痴们投资在国际金融产品上之后,是否还会像2008年以前那样有惊无险呢?我们的社会保障总体而言是非常脆弱的,因为它背后的金融体系落后不堪,而需要保障的人群又非常庞大,这就是在走钢丝,稍微一点震**就会跌得的粉身碎骨。要知道,我们没有高盛、摩根那样的公司,在国际金融竞争中我们处于明显的劣势。在这个群狼并起的时代里,通过金融手段打劫的人非常多,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渴望通过金融手段做空中国财富。我们需要创新管理模式,需要培养大量的金融人才和管理人才,否则将无法面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冲击。

社保最严重的死穴就是我们的金融落后,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诸如参保标准过高、人口老龄化严重以及官员挪用等问题都是可以主动解决的,仅仅是难度比较大而已,但国际金融竞争水平太低与能力不够是我们无法主动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永远处于被动,因为在我们不断进步的同时,西方资本家们也在不断地的进步,而且他们的进步速度不大可能会比我们慢,如果不能赚世界的钱来养活自己的公民,那就只能的玩单调的保险概率游戏了。,但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缺乏监督所导致的疾病患者不断增加,这场概率游戏最终将彻底破灭,一场轰轰烈烈的“金字塔骗局”又拉开了序幕。

我们的经济需要有一部分人专门去寻找问题,在问题没有被引爆的时候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坏的事情在发生之前就应该得到补救,如同火灾一样,未雨绸缪远胜于事后诸葛亮。

8。,送给阎王的红包

对于当下所发生着的那些令人不愉快的社会现象,多数时候是以冷眼观之,至多悲叹一声,但医疗上存在的种种弊端,实在令人感到愤怒与不安。每每听闻又有生命因金钱而死亡的消息时,只觉得这有些过于荒唐,天赋予人的各种能力,却因我们的滥用和无知而失去了其本来的价值。

我们的医疗问题和教育问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直接拉大贫富差距,隐形推动两极分化。

给大家讲个故事:不久前张三去某医院看望一个朋友时,无意间路过外科手术室门前,听到走廊边有病人家属在议论拿给医生的红包里应当装多少钱合适,这话题让张三不免感到奇怪,张三这个人,幼年的时候侯体弱多病,被妈妈抱着着经常光顾于这家医院,当时儿科里有一位慈祥的老大夫,总体而言给张三的印象还是不错的。怎么这里也会有这种事情?张三带着疑问走上前去,和那几位病者家属攀谈了几句。聊过之后,大体上叫他归纳出了两点:一是钱,那是必须要给的;二是病,想看好光给钱似乎是不够的,还需要等,等大夫上班了,再来为你安排。此两点让张三很是气愤氛。,但是居然还有比这更甚的,患者的妻子对张三偷偷讲,在许多时候倘若不给足那大夫钱的话,是不会给你好好治病的,而且给的钱越多,这病人得到的医治也会越完善,不会出现类似于手术钳子落在身体里之类的麻烦事……张三越听越觉得恐怖,看着那女人讲述时的神态,也基本可以断定这话并不是没有诳他,至多不过有些夸大而已。张三问她你们为什么能够容忍至此,她回答道:“,全当是向阎王爷行贿了,破财免灾!”走出那“S省人民医院”的大楼时,张三有些眩晕,抬头看了看晴朗的天空,虽然晴空万里,却找不出一块蓝色来。

相信这个故事有不少人听了会觉得很熟悉,能说出“向阎王行贿”这种话来,估计也只有我们中国人有此鬼才了。这种忍耐似乎是没有极限的,当医生能够替阎王收受贿赂,那岂不成了阎王的小鬼?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将这曾经的天使变作魔鬼?张三后来还是不太相信,于是跑去问了一个在医院工作的老同学,得到的解释是,并不是他们想要这样,而是非这样不可,为什么呢?如果医生想要主动去医治没钱就医的病人,就只能自己掏钱入账,现在的医院都是明码标价的,又或者医生本人得去找关系托人情。,这样一来,医生都成了慈善家了,哪来那么多钱呢?没办法,所以只能听之任之了。恐怕在这种环境下,许多的大夫也都想透彻了,死一个是死,死一百个也是死,还不如收些红包来得实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司马迁总结得的还是很出色的。

医疗是民生的基础组成之一。一个人如果没有房子住,流落街头还可以撑一段时间,但如果生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就极有可能会死亡。现在我们的医疗已经完全的金钱化了,完全是灭绝人性,病人没钱就得不到救治,这种物竞天择的丛林法则居然被我们尊崇膜拜。

旧社会的时候,穷人虽也常常是因为没有钱而抓不到药,但那时候侯似乎还没有假药,那时的郎中普遍是没有工资的,仅仅是收取出诊费而已。郎中,我上门给病人你看病,病人你总得给我点路费吧,这是合理的,而且有很多中医本身就治不了的病,也不能怪大夫。我们再看看现在的医疗,医生们不仅要在工资之外收取红包,而且药品安全也令人揪心,时常听闻有医院将过期的或假冒伪劣的药品卖给病人,这跟卖毒药有区别吗?还有那些因为红包给得的少而故意将手术器材落在病人体内的,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令我不得不怀疑能够作做出这种事的大夫是否心理有缺陷,该去看看心理医生了。,大凡一个正常的人,在救活了一个生命时,我相信他都会感到无比的开心,而且这种开心是钱买不来的。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图财害命的人,但医疗事业败坏至此,却实在令人惋惜。医者,悬壶济世也,如今救人成了买卖生意,还是暴利生意。现在许多医院就喜欢进口一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贵重药品,还这美其名曰是提高了医疗水平,但这账终究还是要算在病人头上的,而且究竟是否真的提升了水平,也还是模棱两可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得了重病,既没有钱也没有所谓的医疗保险,那么在当下这样的医疗体制下,大概就只能等死了。

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在面临或者已经面临过医疗保障的问题,这是个很头痛的问题。能不能有一种制度,可以让穷人在看病的时候侯不需要先付钱,哪怕看急诊的时候先救人也好,于是有些国家的政府进行了医疗改革。,事实证明,但凡搞医疗改革的,全都彻底失败,包括美国在内。在许许多多失败的例子下,我们开始了医疗改革,到现在为止,非但没有帮助到穷人,反而使医疗体系更加恶化。而且医疗改革不但在庙堂之上阻力重重,在民间也是处处掣肘,如果哪天政府下令看急症必须先治病后收钱,那么我相信到那时一定会出现医院拒诊或是以种种理由推脱的现象,或者医院直接搞出一大套繁琐至极的手续折腾死你,等看病的手续办完了,病人也死翘了。

9。当贫富差距的扩张被允许

前面杂乱地的引了些时弊,并抒发了些个人的观点。在这里将上述的那些问题与矛盾大概归纳一下,其主旨也已十分明显,可以这么说:当前贫富差距的扩大了是获得了许可证的。

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等问题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乐趣降到了零,人们普遍活得的很艰难,并渐渐的有些麻木了。我们在未来所要面临的各种危机与挑战不是学者们凭空臆想出来的,无论你是底层大众,还是白领小资,又或者你是老板富商,都是不可能逃过去的。也许对于一些人而言他们并不晓得正在发生些什么,又或者略知一二,但似乎是另外一个世界里所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关联。,在这里我有个经验想告诉大家,一般危机降临的时候,平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那种人一定会是第一批倒霉蛋,至于会倒什么样的霉,这个很难说。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你又改变不了什么,想那么多干吗嘛?”对于这话,我的回答是比较简单的,也不跟你谈什么大道理,无非是我愿意想而已,不愿去想的人也大可不必去想,哪里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又哪里有那么多深刻的道理可讲呢?认为无聊的人,则大可不必去想,继续陶醉在自己的美梦当中就是了,至于梦醒后会是怎样的场景,那也都是假设、如果,在醒来之前是谁都没有证据的,所以也大可不必去理会。

对于贫富的两极分化以及种种的社会弊端,真正渴望去改正的人其实大都是不具备这个能力或者没有说权力的人,倘若有了这个能力之后,还愿不愿意去做这费力不讨好处的差事,这很难讲。

其实只要是关乎到个人得失的事情我们总是会很积极地的去关注的,例如房产与股票,或者理财基金等等,每一个手里还有那么点余钱的市民大概都至少在这其中之一上动过心思。发财是人人都想要的,只是我们中国人对于发财这个概念的理解根本就是错误的。

我们总是喜欢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做发财的美梦。不学无术沉迷投机也就罢了,却往往还存在着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从众心理,别人做什么,他也做什么,等到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把戏能发财的时候,那所谓的投机,恐怕就不再是投机了,变成了偷鸡,偷鸡不成还蚀把米,这就是我们爱干的事情。

现在的房产市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所有人都知道买房子可以升值,纷纷将自己的积蓄投进去,房价的持续飞涨让我感到恐惧,而大部分人却还在浸**其中。暂不论这笔财还能发到什么时候,单是这种行为,就给社会制造出了一系列的麻烦。人们争前恐后的投资房产,结果却意外的使房价更高了,使得人们住房的负担更重。一大批企业老板们放弃了踏踏实实的经营策略,也纷纷跑去玩这把戏了,结果又意外地的让一些人失去了工作。,这失业的人们铁定了也都是买不起房子的,最终就只能看着别人渐渐阔绰起来而抱怨几句了。

信息的垄断、资源的垄断、权力的垄断,这些本身就是极易造成贫富差距的危险因素,必须要得到有效管制。美国人是较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明白社会的资源与财富必须不断地的循环往复,稍有人做大,便要反对其独大,尽可能的实现均匀分配,如此才能够使社会经济长久有力地的发展下去。

公共资源的商品化垄断加上投机倒把的心态,让贫富差距的扩大变成了合理合法的事情,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各种公共资源成了投机的对象,穷人该怎么办?在踏踏实实的工作一辈子也只能买套房的情况下,穷人们也开始想方设法的钻投机的空子,渴望一夜暴富,于是整个民族就开始浮躁起来,成了一个跳舞的民族。

从过去到现在,社会背景下的生产穷人的工厂是一直存在着的,并且在不断的地发展着。,但今后究竟是该让其关闭,还是应当颁发许可证令其继续运转下去,怕是各方都有自己的说辞的。但无论怎样,我始终认为只有将这工厂彻底的封死,才能使贫穷的瘟神离开人间,可是定睛一看,才发现这工厂的建设者们竟然有很多都是穷人。当贫富差距的扩大被允许下去,结果很难想象,当一个社会两极分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那就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邓小平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