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花旗workday > 第一章 花旗凭什么不死(第2页)

第一章 花旗凭什么不死(第2页)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普林斯施用了缓兵之计。

2007年10月下旬的一天,也就是第三季度财报公布后不久,塔拉尔接到普林斯的神秘电话。

“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我们需要冲销80亿至110亿美元的坏账。”普林斯说。

没有人知道普林斯是什么时候算出这个数据的,但显然他在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时有意隐瞒了这个令人吃惊的数字,这才是花旗集团的实际亏损情况。

“你是在开玩笑吗?两三周前刚刚冲销65亿,现在又要冲销这么多,你到底亏损了多少?”

塔拉尔感觉被欺骗了。“你所说的第四季度恢复正常是在讲笑话吧。”

普林斯不说话。是不是笑话,这需要塔拉尔自己判定。

不能兑现的承诺,是不能接受的;不能兑现承诺的人,是不能接受的。

塔拉尔决定举起屠刀,他不需要再给普林斯任何机会。

2007年11月4日,周日。晴朗的天空中却飘浮着诡异的云朵。

普林斯接到塔拉尔打来的电话:你会不会觉得主动辞职是最好的方式?我是这样认为的。

显然是塔拉尔对普林斯的以往表现极度不满。前面已经说过,塔拉尔是花旗集团的最大个人股东,花旗银行亏本就等于他在流血,他没必要因为照顾普林斯的面子而不顾自己的资本损失。

更为重要的是,他对普林斯领导花旗银行改变颓势并没有信心。既然在第三季度财报上可以做猫腻,那么在第四季度财报上也可以做猫腻。这不是塔拉尔能控制的——他最讨厌别人欺骗他。

塔拉尔的电话还是让普林斯略感震惊。尽管自从传出冲销百亿坏账的消息后,他一直觉得投资人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但这件事真正发生时,他还是觉得很失落。他平抑了一下自己焦躁的情绪。

“我会在明天的董事会上递交我的辞呈。”一切都不可挽回了,普林斯也没必要磨蹭。

2007年11月5日,周一。华尔街因普林斯辞职的消息而变得热闹非凡。这个消息太出人意料了。财报公布后,塔拉尔、派尔森斯、鲁宾等人的鼎力支持,使大多数人认为普林斯将会带领花旗集团走出困境。现在看来,这种判断是多么幼稚。普林斯用下台的方式为他曾经的错误决策承担了责任。

但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只有他吗?鲁宾呢?作为公司第二号人物,他能逃脱干系吗?

每个人都在想。

2.冒进者的帮凶

对于花旗的颓势,鲁宾也很痛苦。在普林斯辞职的当天下午,他没有出现在花旗的办公室里。

他将自己关闭在家里。家人关切地说:“这一切不是你的错。”鲁宾没有做声,他觉得心情很压抑。

按照通常的做法,作为普林斯最亲密的同事,他应该给普林斯打个电话,表示慰问和关怀。但他没有这样做。向一个被自己引导着走上错误道路的人说道歉或者珍重,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

他不知道普林斯会如何想起他,但他永远不会忘记几年前与普林斯那次至关重要的谈话:

“您是我最尊重的前辈,你觉得花旗是否应加大债券业务?这块业务很能挣钱。”普林斯问。

“要想挣钱就不要怕风险。风险恰恰是高利润业务的主要特征。我觉得现在到了加大债券业务的时机。要想将来不后悔,就要从现在开始立即行动起来。”鲁宾对业务前景的判断总是充满自信。

这些声音依然在耳边萦绕,但普林斯已经为这些错误的建议承担了责任。这让鲁宾内心充满愧疚。

“这一切也许都是我的错。”鲁宾对家人说,“错误的建议也许是悲剧的起点。”

其实鲁宾不需要愧疚,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盈利或亏损也终究只是生意。

“也许当初我应该保守一些,应该坚持威尔的做法。”鲁宾有些后悔。

威尔是花旗集团的缔造者。1998年,作为旅行者集团董事长的他,天才般地提出了与花旗银行合并的想法,使花旗集团得以诞生。尽管在2006年彻底退出花旗集团,但他依然时刻关注着花旗集团的动态。如今花旗集团高额亏损,局势动**不安,他想向鲁宾问个明白。普林斯是怎么搞的!

“有人向我说你是普林斯的帮凶。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威尔狡黠地问。

“你会怎么评价普林斯?”鲁宾反问,“他可是由你一手选拔出来的继任者。”

“叛徒。”威尔的评价很直接,“我的政策一直是缩减花旗的债券买卖行为。我们需要稳健的发展。我们向往利润,但不能因为利润而忘记了风险。在花旗银行的历史上,稳健恰恰是它最大的特点。”

鲁宾没有理由来为普林斯辩驳。威尔的一贯做法的确未被普林斯继承。普林斯只是一个律师,他不懂银行的业务。他单纯地认为,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唯一的职责是创造利润。但利润都带有陷阱。

“加大债券业务,他没有和你商量吗?”威尔继续问,“他非常信任你。你应该提醒他。”

“没错,正是我提醒他要加大债券业务的,这在当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鲁宾的情绪开始变坏。

“但现在已经证明了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选择。”威尔的语调也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我觉得你的结论有些过早。”说完,鲁宾粗鲁地挂了电话。

威尔的心情肯定也不好受。一边喝着咖啡,鲁宾还在回味着刚才与威尔的谈话。

威尔一向是对鲁宾敬佩有加的。鲁宾曾担任过高盛公司的董事长,用出色的业绩证明了他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后来,入主克林顿政府担任财政部长,帮助克林顿成功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卸任后,华尔街的各大银行纷纷向其伸出橄榄枝。威尔是其中最有诚意的邀请者。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