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放下手里的毛线,拉我坐下。并没有我料想中的问长问短,只慈祥地望着我,让我在那一瞬间想到了我的母亲。
我的眼中不自觉地转了泪,想停却停不下来。老夫人握着我的手,想是触到了宣澈给我的那只戒指,然她却没有问,仍笑笑地望着我,问我一路上是否顺利,是否第一次来杭州,是否去过西湖。
“我刚刚去过西湖,很好,跟传说中的一样。”
大门开了,跳进来一个精灵般的小男孩,见到宣澈便叫舅舅,欢喜地扑上去,与宣澈闹作一团。
“妈妈,妈妈,舅舅的女朋友好漂亮啊!”小男孩扭在宣澈的臂弯里欢快地叫。从门外走进一位少妇,清秀的眉清秀的眼,一眼便可以认出是宣澈的姐姐。
“你好,我叫宣清,是宣澈的姐姐。”
“你好,我叫紫水,是宣澈的女朋友。”
我和宣澈的姐姐两手相握,宣澈抱着小男孩坐在原地,发愣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已经很遥远很遥远的一种名唤温暖的感觉。
我跟着宣澈回到了他杭州的家,见到了他的母亲和姐姐。
宣澈的母亲和姐姐在厨房里忙碌,却不容我插手,让我坐在客厅里和宣澈一起陪伴宣澈的小外甥。
我问那玉琢出般的小男孩,“你长得像爸爸还是像妈妈?”
小男孩闪着一双大眼睛,对我说:“我长得像舅舅。”
我望宣澈,“你小的时候真的有这么粉嫩可爱?”
宣澈大笑,“不要用这种词形容我吧?”他起身,走进房间,走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本相册。“这是我和姐姐小时候的照片。”
我翻开相册,第一页上是一张黑白的小照片,照片上一个漂亮白皙的小男孩笑得那么开怀,以至于一双眼睛都弯成了两道柔美的弧。那张脸,果然一派粉雕玉琢,就如坐在我身边那个欢快的小男孩一样。
“这是我舅舅!”小男孩指着相册上几乎跟他一般模样的那张脸对我说。
“这是我十一岁的时候。”宣澈说。
小男孩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会儿,之后绕着宣澈的手臂娇声说:“我再有六年也十一岁了!”
我笑,宣澈也笑。从前我便喜欢宣澈笑,但我是第一次见他笑得如此温暖,那笑容里多了一种跟家庭有关的温暖。那是我所不能给他的。
小男孩其实像他的母亲,因我看到他美丽的母亲有着和他舅舅一样迷人清澈的笑。
“紫水,这是我爸爸。”在大门第二次打开的时候,宣澈牵起我的手走到了一位老者面前,“爸,这是紫水,我女朋友。”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宣澈跟人这样介绍我,从我认识他的那一天算起,到今天,已经快要三年的时间里,这是第一次。
老者异常严肃的脸上没有任何波动,我看不到宣澈的母亲见到我们时候的那种惊喜和欢乐。
“紫水吗?你好。”宣澈的父亲伸出右手,宽厚的手掌让我无可抑制地想到了我的爸爸。“你是不是那个写《早餐里的爱情》的那个紫水?”老父亲忽然报出了我一本短篇小说集的名字,我那么一惊,吃吃说不出话。
“是,爸,就是她写的。”
老者脸上忽然有了笑意,“我看过那本书,不错。”
这时我才忽然忆起宣澈对我说过,他的父亲是浙江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于是更加诚惶诚恐,不敢直视老人的眼睛。
“我记得那本书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的,”老人说,“‘幸福不一定是朝朝暮暮的爱情,而能够朝朝暮暮的爱情却一定是幸福’,说得很好。”见我仍然不抬头不说话,老人开了句不合他年纪的玩笑,“紫水,要我把那本书拿来让你帮我签个名吗?”
说完他笑,宣澈也笑,我的脸更红,头沉得更低,一只手在宣澈的大手里汗水涔涔。
老人站起身与外孙一起到厨房去。宣澈告诉我,我的那本书是他寄给父亲的,而他的父亲从未对他提起过看了这本书,更没有提起过喜欢这本书。“我的家人都喜欢你,我很开心。我向往你说的那种朝朝暮暮的幸福。”
饭菜上桌,我被当作宣澈的家人和他们一起进餐。那时那刻,我忽然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这种家的温暖,我已经有很久很久没有享用了,至少有七年,或者更长。
“紫水,宣澈说你喜欢吃辣的,是不是?”宣清把一盘菜推到我面前,又把另外一盘菜推到我面前,“宣澈还说你身体不是很好,要多吃一点才行啊。”
其实,我也渴望那种朝朝暮暮的幸福。
我在《早餐里的爱情》中说起过,我说:“幸福是每天早晨可以和你一起吃早餐,让你在干净的衬衫和袜子上嗅到清新的味道。你若会在我做早餐的时候从背后环住我,问我一声‘早安’,你若会让这种感觉长此以往,那么,我们必会拥有书上说起过的朝朝暮暮。”
幸福其实并不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