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王一芳对婆婆不好么?好得很,对自己亲妈都没这么好过。这个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多了个孩子就多了很多杂事琐事,这些家里家外的事都得老太太一个人操持。难度上绝不亚于在家种地,在家种地人家还有三伏九寒,还有晌歇呢。上班族还有周六周日星期天呢,但婆婆没有,婆婆是全年无休。所以她就想着法子,给一些小恩小惠,比如购置新衣服,菜钱上在给足的基础上再添一些,这样婆婆可以多些支配,买自己喜欢吃的穿的。鲜牛奶过去订一份,现在订两份,让婆婆在某些方面,享受与小孩子莫莫的同等待遇。周末的时候,一家三口带着老太太到城市周边乡下田野走走看看。
有一阵子,老太太老去邮局,后来在家里的纸篓子找到一份汇钱单,才知道多出的菜钱老太太一分没花,她都攒着,寄给了大儿子。这菜钱说多也不多,老太太即便省也省不了多少,所以王一芳就没吭声,她不仅没揭发,没检举,每个月她还多给老太太200块的菜钱。
这钱这么个流向未必不是一种支援,钱多钱少倒在其次,关键让大儿子受些小惠。本来老太太来这里,大儿子就有意见,人一走,地里的庄稼就没人捯饬,少了捯饬,收成上就得减产,减来减去减的都是钱呐,所以这些钱就当老太太捂了大儿子的嘴。一个女人结了婚生了子,想踏踏实实过日子,特别是跟婆婆一块过日子,那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睁着的那只眼,还得适当的揉进些沙子。难得糊涂地把这日子过下去。谁叫她现在需要这个婆婆呢?
王一芳一心想着两好搁一好,媳妇好婆婆好,婆媳关系自然好,婆婆不一定这么想。王一芳慢慢发现,在婆媳关系上,你退一步并不一定真的能海阔天空。因为你退一步,对方就有可能紧跟一步,甚至两步三步。这些天,王一芳明显感觉到婆婆性子上来了,有些话有些事说的做的,有那么一些说一不二,骄横,甚至飞扬跋扈的感觉。比如在儿子和孙子面前,开始明目张胆地和王一芳争宠,争待遇,说得直接些,那就是争这个家庭女主人的地盘。
有那么几次,当着王一芳的面,婆婆问孙子在奶奶和妈妈之间,谁最亲。这样的比较有意义么?婆婆对孙子再好,也没有过去这三年的母子情深。
关于婆孙矛盾,王一芳没放心上。小孩子嘛,总是先入为主,再加上刚开始读幼儿园,分离焦虑多少有一点。从小陪伴的妈妈也上班了,一天到晚见不上几次面,又突然多了一个陌生的奶奶。这么一个陌生人突然就代替了妈妈,来观照他的饮食起居,要接送他,甚至要和他玩耍,这些都得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焦虑会加重,会做出一些反复无常的情绪反应,这些王一芳都考虑到了,所以她也就没放在心上。
奶奶呢,不懂这个。在对孙子情感付出的同时,她也一直等待情感反馈,所以老做出让莫莫和她表现很亲昵的动作,比如强迫莫莫亲她,或她去亲莫莫。没外人在的时候,莫莫什么反应王一芳不知道,只要她或陈浩明在场,莫莫就毫不含糊地拒绝,大声吵着奶奶嘴巴臭。老太太为此暗然神伤了好几天,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孙子人这么小都开始嫌弃奶奶臭奶奶脏了,长大了更嫌弃了。
陈浩明过来安慰说,两岁多的孩子就这样,不要和他太计较。婆婆尝试着不计较,反正她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让自己的孙子和自己亲近。小孩子她还是有把握搞定的,给个糖吃,给点物质奖励,嘴巴就甜蜜蜜的了。婆婆隔三差五地给莫莫买糖买零食,物质**之下,孩子果然叫奶奶亲了,奶奶长奶奶短的叫着,但吃过零食后,脸色就变了,就六亲不认了。特别是王一芳下班回来,奶奶抱一下都哭着打滚。
幼儿园教了一首新儿歌,叫《我的好妈妈》。歌词是这样唱的: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妈妈妈妈快坐下,妈妈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让我亲亲你吧,让我亲亲你吧,我的好妈妈……
王一芳那天回家很晚,儿子一见到她就要求妈妈坐到沙发上,然后依依呀呀地唱起来了,唱的那个声情并茂,一往情深。王一芳眼泪都流出来了。小家伙还顺手从茶几上端来一杯茶给妈妈,一定让妈妈喝了。那是奶奶的专用杯子,王一芳本来挺介意的,想做假喝动作应付过去。莫莫看出来了,非得让妈妈真喝,不仅真喝,还要喝大大一口,王一芳没办法,儿子的真诚难却之下,只得一饮而尽。喝完了才知道,喝错了。这是婆婆的中药水。王一芳喝完后本来是想着告诉老太太一下的,但光顾着和儿子玩耍打闹了,就忘了。
那天陈小南、王小四也在,大家轮换着让莫莫献唱。当然给他们唱的时候,小家伙还需要对歌词稍作改造,比如把妈妈改成叔叔,再改成小姨;给陈浩明唱,就得改成爸爸。这些因人而异的歌词改动,对孩子的大脑反应能力是一种挑战,但莫莫做得非常好,那天晚上,这首歌可谓是久唱不衰,不断翻新,营造出的氛围也是**迭起。
陈老娘也过来凑热闹,让莫莫唱给她,歌词当然是:奶奶奶奶辛苦啦,请喝一杯茶!可能唱的太久了,唱腻歪了,小孩子就是这样,三分热度,反正不唱了。不唱就不唱嘛,还跟奶奶讲事实摆道理:“奶奶不工作,不能给奶奶唱。”小家伙的意思是,歌词里有句“下班回到家”,这首歌唱给奶奶不合理。歌词这么要求的,小家伙说得也挺有道理。
王一芳、陈浩明赶紧软化:“奶奶也很辛苦啊!奶奶要接你去幼儿园,送你去幼儿园,还得给你洗衣做饭……奶奶更辛苦呢!”
小家伙头一扬,很神气地说:“我才不要奶奶送我呢!”
婆婆给气得哆嗦:“小屁孩!这么小就势利眼了啊。奶奶是没上班,可奶奶这上的是不拿工资的班!”骂完去拿杯子,一仰脖,准备喝,空了,更气了:“屁孩子,你说!是不是又把奶奶的中药水给倒了。奶奶怎么着你了啊?管你吃管你喝,伺候地主羔子似的啊!你还给奶奶使坏!”婆婆这么骂孩子是有原因的,上几次她和莫莫单独在家,跟孩子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孩子一气之下就把奶奶熬好的中药水给倒了,后来也有过几次。
王一芳解释:“妈,是我喝的。不好意思,忘了告诉你了。”
老太太以为媳妇这么说,是为孙子挡事,心里更气了:“有你这么惯孩子的么?孙子做错了,俺这个做奶奶的就不能批评他了?”
“妈,确实是我喝的。这事您还真错怪孩子了。”王一芳重申。
王小四一看婆媳矛盾赶紧撤,现在这个王小四也懂事多了,姐姐家的事情她觉得还是少掺和为妙,招呼没打就走了。不一会儿陈小南也跟着走掉了。王一芳说:“妈,是我喝的,我向你说声对不起。但孩子咱不能错怪,有一说一,您说呢?”
其实老太太窝着的那股气,是针对那首歌来的。年轻人上个班辛苦什么呀,一整天坐在那里,对着个电脑,喝喝茶,打打字,午饭吃现成的,来回有车,能辛苦到哪儿去?要辛苦数她最辛苦。这事以王一芳主动下厨房,给婆婆熬了一罐中药而打住。
第二天晚上回来,莫莫一见到妈妈,哭得稀里哗啦,边哭边告状,哭着说了好一会儿,王一芳听明白了:下午从幼儿园回来,祖孙又掐上了,奶奶一气之下把孙子一人丢路上,还吓唬说有大灰狼。当然奶奶并没有走远,找个路边的花坛躲起来了,她也就是吓唬一下孩子。
这事王一芳还没办法解决,她能跑到婆婆跟前,直接质问么?不能。要是陈浩明在就好了,他来代劳。王一芳劝儿子别哭,等爸爸回来,和奶奶一起说。晚饭桌上,莫莫还真就说了,还一个劲哭着要爸爸批评奶奶,根本就没有大灰狼,那是逗他玩的。两岁多孩子的内心世界里到底是怎么界定童话世界的小动物,王一芳不得而知,但儿子好像基本上知道了一些,比如说,大灰狼是假的,虚幻的,孙悟空也没住在天上。但孩子毕竟还小,对这种科学认知,还不太自信,需要大人一致的认可巩固之,才算数。
但奶奶不说话,不开腔,低着头吃她的饭。晚饭整个过程,孩子就是在哭哭啼啼中度过的,王一芳内心很不忍,她觉得婆婆这是在报复,和一个小孩子较什么真呢?晚上吃过饭,婆婆早早回屋睡觉了,莫莫和爸爸在客厅里玩了一会儿。孩子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似的,跟爸爸说:“爸爸我不要有两个奶奶,幼儿园小朋友都只有一个奶奶。我也只要一个。”
陈浩明装作没听见,不回答,不发表任何观点。孩子见爸爸不表态,他跑到厨房去问妈妈,边跑边喊,声音老高:“妈妈,幼儿园小朋友都只有一个奶奶,你知道么?”
“我为什么有两个奶奶呢?我不要两个,我只要一个奶奶。”莫莫所说的两个奶奶是指:自己妈和婆婆。喊赵子荣本来是喊外婆的,但赵子荣说王家没儿子,莫莫作为她的第一个外孙,所以挺希望这个外孙喊她奶奶。这个要求不过分,就这么着,莫莫一生下来就喊外婆为奶奶。
王一芳扎着围裙,一双湿漉漉的手,正在厨房里忙活,听到儿子蹬蹬的脚步声,赶忙擦手,准备迎接儿子,然后和他好好说一说,有两个奶奶的好处。“莫莫你想想,有两个奶奶有什么好处啊?一个奶奶给你一颗巧克力,两个奶奶就能给两颗巧克力。别的小朋友只有一个奶奶,他们也就只能得到一颗巧克力。你说说,你是想要一颗巧克力,还是想要两颗巧克力啊?”
吃两颗当然比只吃一颗好啊,这边莫莫正在头脑换算,那边婆婆甩开门就进来了,气呼呼的:“莫莫,你不喜欢俺这个奶奶是吧,俺走好吧。”婆婆准备甩门而出,离开前又咬牙切齿地说着这么一句:“王一芳,你就给孩子使坏吧,这么对付俺一个老婆子,觉着有意思么?老娘俺还不伺候了。”说完砰的一声,出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