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1931黄金大劫案真实历史 > 第十七章 夺金与夺金(第4页)

第十七章 夺金与夺金(第4页)

转过年来,河神庙的两个尼姑生下一男一女,都和鲁大成长得一模一样。河神庙里三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过日子,因为存钱很多,所以小日子过得优哉游哉吃喝不愁。而且,外人都知道河神庙闹过枪战,是一座凶庙,一般人并不来打扰。

时隔不久,上级领导将一纸通令嘉奖传到黄岗县城陈组长手里,委托他交给郭晓冬。并且,命令郭晓冬立即奔赴延安,去接受一项任务。郭晓冬不得不把甲字号的一大摊子工作暂时委托给陈组长和马万祺。恰在此时,郭奶奶去世了。这个一直眼巴巴等着郭晓冬娶媳妇的老人,终归没有等到那一天。而且,临死都不知道郭晓冬的对象究竟是谁。郭晓冬忍住泪水,委托弟兄们处理郭奶奶的后事,自己带上两个马弁,连夜悄无声息地走了。

经过了一番周折以后,郭晓冬来到了延安。负责接待的领导同志让郭晓冬先休息半天,然后等待重要领导的接见。上午,阳光灿烂,万里无云。郭晓冬来到延水河边,看着身边的延河水汩汩东流,看着眼前的宝塔山巍然耸立,心情十分激动。这里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之一,是革命的圣地。他将永远记住这一刻,记住延安!他也永远不能忘记,是一位四十多岁的敌工部领导接见了他。

这位领导首先代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表扬了郭晓冬,然后亲手把一枚“人民英雄”的红色铜质勋章别在郭晓冬的上衣口袋上。然后和郭晓冬一起吃的小米饭,炒了一个菜里面竟然还有肉片。

郭晓冬道:“我早就听说延安的生活非常俭朴,哪儿来的肉片啊?”

敌工部领导说:“知道吗,你们从黄岗山区送出的金矿砂,为支援延安和八路军的经费开支,发挥了巨大作用,贡献巨大。给你特例炒一个肉菜,不应该吗?”

郭晓冬道:“那是我们应该做的。党组织把我派到那里,我就要在那里发挥作用。”

敌工部领导继续说:“这次组织上把你叫来,是有重要任务要交待的。”

“什么任务?”

“现在前方打仗和建立敌后根据地,都需要大量资金和经费。需要你们加大工作力度。组织上得知你们已经把工作面扩大了一倍,非常高兴,希望你们继续扩大工作面。有可能的话,策反你们附近国民党军的那个师。”

“哦?任务量确实是加大了很多啊。”

“没错。为什么把你叫来?就是要当面对你做个交待。你有什么困难吗?”

“困难肯定是有。那个师长打仗是有一套,但他非常贪财。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的话,恐怕不容易打动他。”

“你等等啊,我让你见一个人。”

敌工部领导站起身来出去了。一会儿工夫,领来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同志。这位女同志外貌俊俏,脸膛红扑扑的,穿着半旧的八路军灰军装,腰里扎着牛皮带,英姿飒爽,满脸朝气,嘻嘻笑着坐在郭晓冬身边。

敌工部领导对郭晓冬说:“这位女同志叫韩文洁,是咱们抗大的学员,也是咱们一位八路军师长的亲妹妹,同时还是那个国民党师长的亲侄女,她自告奋勇愿意跟随你去黄岗山。”

郭晓冬歪着头看了这位女同志一眼,认真道:“黄岗山区的生活十分艰苦、危险而枯燥,一点都不浪漫。”

韩文洁道:“我又不是去享受,艰苦一些有什么?危险、枯燥一些有什么?我可是在敌占区干过三年的啊。”

郭晓冬一听这话,便急忙站起身与韩文洁握手。韩文洁仍旧嘻嘻笑着,说:“哇,今天的饭菜不错嘛,我去拿个碗跟着一起吃吧?”

敌工部领导急忙说:“对对,你去拿个碗来。”

敌工部领导说完就起身走了,转眼韩文洁就端着碗来了。她坐在郭晓冬对面,说:“领导让我来陪你吃完这顿饭,然后咱们就出发。”

郭晓冬点点头,没有说话。感觉领导工作很忙,让韩文洁陪自己,也是很正常的事。便和韩文洁边聊边吃起来。郭晓冬在矿区已经养成了吃饭快的习惯,所以,三下五除二,两碗饭没怎么停顿马上就下肚了。而菜盘里还剩下很多菜没有吃。

韩文洁用筷子敲了菜盘子一下说:“喂喂,你怎么没吃菜呀,这不是都剩了吗?”

郭晓冬道:“那是留给你的。也是我对你去黄岗山区表示的欢迎态度。”

韩文洁撇了撇嘴:“你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工作啊。”便端起菜盘,拨出一半的菜到郭晓冬的碗里,然后从身边的小桌旁拿起暖壶,给郭晓冬碗里的剩菜沏了菜汤,说:“你初到延安啊,我们以一菜一汤欢迎了你。”

郭晓冬急忙从饭桌前站了起来,迎住大胡子领导,与之紧紧握手。大胡子领导面目英俊,两眼炯炯有神,他爽朗地一笑,然后说:“我是周恩来,代表主席看看你。”

郭晓冬一听这话,急忙整整衣服,脚下一个立正便向周副主席敬了举手礼,心里激动地怦怦乱跳,脸上也胀得通红。

周恩来说:“郭晓冬同志,你在黄岗山区工作得很出色,中央对你的工作很满意同时也很瞩目。记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条是我们在艰苦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你下一步继续打开新的工作局面的一把金钥匙。”

郭晓冬连连点头,感觉周副主席说得非常好。周恩来拍了拍郭晓冬肩膀,拥抱了郭晓冬一下,就与郭晓冬握别了。此时韩文洁离开了一会儿,说是去换衣服,郭晓冬便抽空把碗里的菜汤喝完,坐等韩文洁回来。一会儿韩文洁回来了,只见她上身一件紫红碎花小褂,下身一条黑裤子,头上扎着一条说白不白说灰不灰的羊肚手巾,臂弯里挎着一个藤条编的篮子,看装束很像走亲戚的小媳妇。他们告别了敌工部领导,带着两个马弁,套了马车就出发了。

马车上多了一个女同志,说话就多了起来。马车快速走着,郭晓冬说:“小韩,刚才周副主席的那几句话说得可是真好,多经典啊!而且还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韩文洁道:“没错。周副主席是在复述毛主席的话。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同志分析形势,明确提出‘要使西北局面对全国的大局面,则要办个高些的大的红军学校。否则将来无干部。没有大批干部是不行的,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将会犯罪。’党中央讨论同意了毛泽东的这一建议,决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毛泽东高度重视抗大的建设,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为抗大制定了教育方针,就是周副主席复述的那三句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还为抗大题写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八字校训。”

郭晓冬对抗大十分向往,问:“毛泽东同志到抗大讲过课吗?”

韩文洁道:“讲过。毛泽东和其他等中央领导同志直接过问抗大的组建工作,经常参加抗大组织的活动,亲自审定抗大的教学大纲和教育计划,还多次到抗大讲课。甚至连抗大办学需要的纸张,毛泽东都亲自出面帮助协调。”

郭晓冬非常喜欢抗大,一路上不停地向韩文洁打听抗大的情况,韩文洁便尽自己所能,向郭晓冬做着详细介绍,讲着抗大的人和事,使遥远的路途显得一点也不枯燥。走到路途中间的时候,韩文洁突然当着两个马弁向郭晓冬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有对象了吗?”

郭晓冬不得已,便讲起了鲁小芹和马珍珍。说现在这两个可爱的女人,一个牺牲了,另一个分手了。韩文洁立即说:“为了工作方便,我承担起你的对象这个角色吧,我做你的助手和秘书。咱们合作一段时间看看,如果很和谐、默契的话,可以进一步发展关系。否则,就还以同志相称。可以吗?”

郭晓冬道:“你说的这些,是领导意图,还是你自己的想法?”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