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型以上的企业主交流,可以多聊聊领导力、组织变革、融资等话题,这些都是他们感兴趣的。
客户类型四:企业中层
成为企业中层,已经是很多人职场的“天花板”。现在我的学员里面企业的中层也越来越多,有的是大公司的中层,有的是国企的中层。其实很多企业的中层年薪在50万元上下,并不是特别高,但是他们的工作年限平均超过10年。
对于这群企业中层而言,他们面临的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个人收入,基本上只有4条路:
1.企业内的继续晋升;
2.业余时间投资一些副业;
3.出来创业;
4.转型投资人。
很多中层领导其实很想出来创业,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有的人创业成功时,会觉得“这个人都能做这么好,我应该也行”。实际上,他们要面临的挑战跟在大公司里面做一个中层基本上是不太一样的,包括会面临自尊心的问题、客户来源的问题。
和企业的中层交流时,如果他有心继续在企业里往上走,可以跟他多交流一些行业动态和一些知名的企业家的核心的思考。如果对方有心创业,可以和他多聊一聊各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大家是怎么赚钱的,对方自然会比较感兴趣。
客户类型五:全职妈妈
我现在还记得一个全职妈妈学员跟我讲过做全职妈妈的3个痛点:
第一,买东西的时候不能够尽兴,因为花的不是自己的钱;
第二,在家里没有话语权,因为自己不挣钱;
第三,孩子对你的印象只停留在做家务。
其实,全职妈妈的痛点还不止于此。因为长时间脱离社会,她们对于行业的了解,对于社会的了解,往往已经出现了脱节。她们跟另一半沟通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情感上的问题。
和全职妈妈的交流,有两个话题特别好用,一个是小孩,另一个是她们自己的职业发展。
客户类型六:BAT等大型企业员工
我自己在腾讯工作过两年,后来也接触过不少阿里巴巴和百度的员工。这些年,大公司里的员工过得并不像外面的人看到的那么光鲜。
因为高速增长的业务始终是少数,很多业务同样面临着调整组织的重构。这些大公司的员工也在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究竟是继续在BAT大公司里混,还是跳槽去小米、拼多多、滴滴这样的企业,还是去换一个民营企业或者国企?再或者围绕自己的爱好开个小店,做个自媒体啥的?
现在,每个月会有3—5个想要从腾讯离职的同学找我交流,原因是我属于少数从腾讯离职之后创业的……和大型企业的员工可以交流对于当下最火业务比如直播、短视频这些业态的思考,也可以跟他们交流职业选择。
前面这几类常见痛点是我的总结,并不全面,但是我相信它有助于你去了解这几类不同客户,帮他们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内心的挣扎。
与客户交流时聊痛点属于“术”的层面。在交流这件事上,真正的“道”就是你对于另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关心和认可。这个东西是做不了假的……
想要和客户构建信任,从了解他们开始。你能和多少客户共鸣,就能做多少人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