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影响力,并不只是看一个人加入了多少个圈子,还要看你链接了多少不同的圈子。这本身也会成为你能力的一部分。这是第二点,主动链接。
比如,企业家的圈子等,圈子本身质量很高,但是圈子与圈子之间并没有打通。如果你能把这些圈子链接起来,这是一项很出色的能力。
当你主动去链接他人,链接不同圈子的时候,你曝光的机会就会变多。
国内的社会学家是怎样定义社会资本的呢?边燕杰等人将企业社会资本界定为:企业通过纵向(政府)和横向联系(同行)以及各种社会关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对企业的经营能力也具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弱关系是我们主动链接时很重要的点。
首先,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链接不同的圈子;其次,我们要主动寻求合作。
你可以思考一下,你如果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有多少人愿意帮你。这就是你的社会资本。
我给大家列了一条路径。
首先,梳理个人价值:我有什么不同?我有什么特长?我有什么资源?
其次,基于自己的特长和资源,主动构建多元社交网络:有多少人认识我?我朋友的行业范围是什么?我朋友的收入范围是多少?这些都是你多元社交网络的体现。
最后,用行动来动员社会资本。这个时候要考虑的是:这件事靠谱吗?谁可以帮我?我可以拿什么换?
举个例子,“剽悍一只猫”写了本新书《一年顶十年》,还没开始卖就已经预售了10万本。
提供一个思考题:
你愿意为我做一件什么事,让我以后也愿意和你保持链接呢?
举个例子,之前有个教人做知识卡片的姑娘,她把我的第一本书《表达力》画成了知识卡片发在微博上,我的朋友看到之后转给了我,我们就链接上了,后来我也给她介绍了几个客户。
这件事的核心不是让大家为我做事,而是希望大家能明白,如果你想去影响一个人,首先考虑的是利他。你想让一个人帮你,你要先考虑自己能为对方做什么事。这也是影响力中的互惠原则。
除此之外,还要看你能在这个圈子里面调动多少资源。你越在关系网中心,你能调动的资源就越多。
●●●●
最后,再讲讲圈层经营。
我自己就是一个圈层经营的受惠者。我从一个程序员转型到CEO的演讲教练,很大程度是和我经营的圈子有关系的,我把它变成了我的个人特色。
我经常说:“演讲不是目的,影响力才是。”也就是说,我教大家演讲,最后是以影响他人为目的的。
怎样成为节点呢?
先设定一个吸引人的主题,然后找到10个以上的铁杆客户。
我做自媒体大V聚会的主题就是交流如何涨粉赚钱。
那时,我知乎的粉丝数量只有8000多人,我还没有找到10个铁杆客户,但我找到了两个大咖,一个人有5万粉丝,另一个人有10万粉丝。我找到他们后和他们谈,请他们吃饭,让他们和我成为联合发起人。每人推荐3个客户,我们就凑成了10来个人。一个月又一个月过去了,到第六个月的时候,我们一起发起了一个项目,做到了百万元营收。
你会发现,成为一个圈层的经营者是很有好处的。
在经营圈子的时候要设定规则。如果只是索取,没有人会来;如果只是付出,你自己也坚持不下去。所以做到索取+付出,这是核心的规则。能量流动了起来,在行业里就会很快建立起影响力。
你可以看一下,你现在处于哪一步,尽可能地往下走,越往下走你的影响力越大。
做成交,就是要做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