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一:和电视剧说拜拜——你的生命被连续剧消耗了多少?
假设你是个有看电视剧习惯的人,每天看3个小时对你来说其实并不多。从你20岁到60岁之间,有40年,每年按照300天来算,每天拿出3个小时,总共就是36,000个小时。
36,000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每天的放松和娱乐固然重要,但是为什么一定要看电视剧呢?我个人认为运动、充分的睡眠、和朋友聊天、出门游玩等活动的放松效果都远比看电视好得多。
学习时间从哪里来?很简单,就是靠不看电视剧挤出来的,而现实是每个人都抱怨时间不够用,可大段的时间就在眼前却被熟视无睹。于是,人们每天都看电视剧,然后继续抱怨时间不够用。
有人会认真地和我讨论:“我也觉得看电视剧没意思,可是每天回家累啊,就想看看电视放松放松,本能地不想学习,怎么办呢?”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既然回到家累,那么就直接洗澡后睡觉好了。
原则二:不要晚上学习,把学习时间调整到早上!
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是每个成功人士都必备的技能。我们就拿畅销书作家来举例。丹·布朗(DanBrown)、史蒂芬·金(StephenKing)等人出名之前都要靠全职工作赚钱养家,写作全部都是在闲余时间完成的。丹·布朗的家里有间阁楼,他每天早上四点就起来上去,一直写到七点,持续不断地写三个小时。阁楼上有个大大的沙漏,全部的沙漏下来正好是一个小时,这样可以提醒他做做俯卧撑什么的来让大脑休息几分钟,然后他会继续写下去。
亦舒嫁人之后要操持一大家子的饮食起居,事情多得不得了。她想到了个好主意,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写上两三个小时,然后做早餐,休息一下大脑。她结婚后,书还是一本一本不断地出。她先生惊讶极了,问她为什么她平时跟普通人的作息一样,却还有时间写这么多东西。她很得意地说这个就是秘密了。
通常,我们都是习惯性地下班后回家学习,觉得疲惫不堪,休息不够,第二天上班的效率就会降低。为什么仅仅把学习时间调整到早上这么一条小诀窍,就能使效果大为不同呢?
因为,人的大脑和潜意识都是有欺骗性的。也就是说,当你终于下班了,大脑就会持续给你的身体发出“这一天已经结束作用了,到休息的时间了”的信号。明明身体还精神着呢,但是在这样的信号作用下,你不自觉地就会觉得累了。这个时候,如果仍然坚持学习,对你的毅力和心智就是损耗——注意是损耗而不是锻炼。因为你的大脑和身体都在持续不断地给你传递要结束和休息的信号,而且吃完晚饭后,血液都集中在胃部,脑部就供血不足了,学习效率自然会很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以下三点危害:
(1)身心俱疲,学习效果极差。
(2)在晚上学习,很容易拖到很晚,这样就牺牲了你的睡眠时间。始终无法得到很好的休息,你的身体和大脑就会死机,莫说工作和学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恐怕两者都会失败。
(3)学习效率低使你充满挫折感,而且毅力容易被大大损耗,同时你会觉得这样太影响工作了。久而久之,导致放弃。
学习失败→过了一段时间再振奋一下,再重新开始学英语→再次坚持不了,更痛苦→彻底放弃。
相反,早睡早起学习的好处就太多了。
(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每天早上时的意志力是最强的,然后在一天内逐渐降低(受大脑糖代谢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你早起之后拿起书本比较容易,而下班后拿起来就是对毅力的损耗了。
(2)早起还对工作有促进作用。早上起床就学习对大脑不仅没有“磨损”,反而有激活的作用,让你处于预热的状态,使你的工作效率更高。
(3)早睡早起可以充分保证你的睡眠时间,不会带来任何毅力的“磨损”。
(4)最关键的一点——早上学习效率高,让你更容易坚持下去。
这样你学英语的成功率会更高,让你从那种“放弃→拿起→再放弃→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10年也学不好英语→放弃”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
原则三:零碎时间和大块时间穿插创造奇迹!
(1)平时每天要保证1。5~2个小时的大块时间,如果是周末的话,要保证学习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
(2)作息习惯绝对不要因为假期而改变,平时是6~8点学习,周末就可以是6~9点或者6~10点。
(3)零碎时间要利用好,当然这需要非常有效的工具辅助,本书会给出答案的。
(1) 这句话的意思是:托福不过是场考试,你需要的还是提高自己切实的英语能力。
(2) ESL:EnglishasaSeguage的简称,即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
(3) 书的后半部分有伍老师提倡大家泛化阅读的内容,但这个提议和这条原则不冲突:想积累文学类词汇,就在一定的时间内只大量读一个作家或者一种风格的作品;想培养简洁、实用的文风,就在一定时期内只读一些质量较高的杂志。否则,你今天读“哈利·波特”系列,明天读《经济学原理》,积累到的单词没有重复性,就很难记得住,自己的兴趣和动力也会大打折扣。
(4) 网络打卡通常指在某个帖子中把自己每天的活动记载下来,以达到监督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