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学必学古文 > 游褒禅山记(第2页)

游褒禅山记(第2页)

这是为何?比如前面我们说过宋仁宗年间的现实情况,那就是国家出现了财政危机,宋朝政府机构臃肿、管理低效,结果政府患上了三高症——“三冗”就是冗官、冗费、冗兵等问题。这些不仅是范仲淹等人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王安石等人要面对的问题,而且到了王安石这一代人,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加激烈。如果前面说留给宋朝的时间不多了是在开玩笑,那么现在这就不是玩笑了,而是真的时日无多。后来在“靖康之变”中,北宋灭亡在金人手里,成了华夏文明史上与“崖山之战”齐名的悲剧性标志,与当下这个情况还是密切相关的。

当时的王安石不会料到这一切,他所做的就是避免未来的一切坏的可能,核心是务实地做事。当时的情况,他看在眼里,是正在开药方,也是在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的方子没问题,下面就一个字——“干”。

这个认识贯穿了王安石的一生。他有个关系极好的朋友叫王令,诗歌写得很漂亮,内容忧国忧民,跟杜甫有一拼,大都也是“叹苍生而垂泪之说”,王安石也非常敬重他的才华,就像苏轼很敬重王安石的才华一样。但是,王安石也批评过这个王令,他认为仅仅忧世是不够的,还应该像圣人一样,“知命不忧”,说明白了,就是做一些务实的事情。这比整天出建议的人要强上一百倍,比起那些白天耀武扬威,晚上炫富、沉迷酒色之徒要强一万倍。

就是这样求真相、讲务实的彪悍人生,才使《游褒禅山记》有了不同的风格。风景或是那些感受、感慨,没什么用;议论,相当于解决方案,这是务实。别人觉得扫兴,他兴致盎然。

这就是王安石的精神。

但是,他也有所担心,那就是做一件务实的事情很不容易。就像当下的所见所闻,石碑上的文字以讹传讹了那么多年,有人较真吗?风景都在险远,有几个人肯去?真相与真理都如此重要,但是有几人关注?宋朝到了这个地步,有人真的壮士断腕般地去改革吗?

这都是他的思考。

王安石认为,今人看到了古人的做法之后,应该感到非常惭愧,今人根本就不会到达险远的地方,也不会探求那些真相,人们只会在最近的地方,人最多的地方流连一番,以表明自己曾经“到此一游”,说白了,也就是世人的肤浅和浅薄都在这里暴露无遗,但是君子就是要完成别人完不成的事业,要百折不回、敢于创新,怎样找到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景,这是很重要的。他就说了这样一段话:“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要想一生无悔,那就得有志、有力,还要坚持不懈、九死不悔。就这样的一段话,虽然在背诵的时候,难倒了千千万万的学生,但是平心而论,比那些劣质鸡汤还是有意义多了,营养丰富。

管用吗?当然管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34岁的王安石刚刚辞去舒州通判的职务,他觉得这个职务太浪费时间,不能做大事,虽然在体制内,但是等同于混吃喝、混日子,这是有志向的人所不齿的。四年后,38岁的他给宋神宗写了一份万言书——这是失意的仁人志士常用的手法,信中有三句话:“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畏。”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三不畏”理论,这件事成为宋朝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

这几句话让本来就没有多少朋友的王安石又少了几个朋友。无奈之下,他开始走另一条不寻常的路,放弃与满朝精英合作,任用“市井之徒”,不惜一切手段来完成他写在万言书中的大业——变法。我不否认他的变法有很多仓促的地方,选择的路径也有问题,合作者更不用说,但是对这个人我很欣赏。他看不惯宋朝的守成,满朝的职业倦怠症患者,上至皇帝,下至百官。朝廷因为这样的怠惰懒政思维,内忧外患不断,但是朝廷束手无策,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只能和周边国家打成平手,而且允许周边同时出现几个体量相当的国家的朝代,除了老老实实待在西南的大理国,辽、金、夏、元四国,几乎都能和宋朝掰手腕,甚至有时还能占据上风。

王安石认为:改革是一阵春风,必将唤醒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

王安石认为:要成功唤醒“春天”,“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起码得“尽吾志”。说透了,就是“自信以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

所以,《游褒禅山记》就是后来王安石变法的“预宣言”。如果这篇文章给你的感受是比写一些风景更走心、更动人的话,原因就在这里。王安石是非常理性地看待事实的,他的两个思维,一是理性,二是能有一些用处,所以这种文章在宋朝可能不会让所有人都喜欢。但是回看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理性和感性都具备的人,才能完成历史最伟大的使命。

限于篇幅,我把其他的发现就此省略了。顺便说一下,安石这个名字,本来属于另一位历史名人,那个人曾经像三国的周郎,谈笑间指挥了淝水之战,让前秦的野心灰飞烟灭,那个人的名字叫谢安,东晋名相,字安石。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心如宝月映琉璃”。

不过,在我的印象里,我更在意的是开头所说的那个故事的结尾。王安石的妻弟很生气,以为王安石慢待了自己,把烧饼扔了,有一种更夸张的说法是烧饼被扔在地上,还滚了好远,为国事操劳了一整日的王安石,默默地把它捡起来吃掉了。

(1) 隆然伏行: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

(2) 早实以蕃:结果实早而且多。早实,早结果实,实,结果实,名词作动词。以,而且,连词,作用同“而”。蕃,多。

(3) 其莳也若子: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精心。莳(shì),栽种。若子,像对待子女一样精心。

(4) 爱之太恩:爱它太情深。恩,有情义,这里可引申为“深”的意思。

(5) 长人者好烦其令: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长(zhǎng)人者,为人之长者,指当官治民的地方官。大县的长官称“令”,小县的长官称“长”。烦其令,不断发号施令。烦,使繁多。

(6) 若甚怜焉:好像很爱百姓。

(7) 而卒以祸: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而,但,连词。卒以祸,以祸卒,以祸(民)结束。卒,结束。

(8) 勖(xù):勉励。

(9) 吾小人:我们小百姓。

(10) 辍飧(sūn)饔(yōng):不吃饭。辍,停止。飧,晚饭。饔,早饭。

(11) 以劳吏者:来慰劳当差的。

(12) 且不得暇:尚且没有空暇。

(13) 伶官:宫廷里为统治者提供娱乐表演的人物。伶,戏子,或演戏的艺人,即现代的娱乐人员。

(14) 原:推究,推其根本,形容词用作动词。

(15)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一定。

(16) 乃:你的。

(17)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18) 少牢:祭品,用一猪一羊。牢,祭祀用的牲畜。

(19) 凯:凯歌,打胜仗时所奏的曲子。

(20) 组: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

(21) 函:匣子,名词用作动词,指用匣子装。

(22) 仇雠:“雠”与“仇”同义,仇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