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没有前途,出门没有家庭。李白的本性就是喜欢浪,现实又让他不得不浪,他就像被命运选定的水手,在规定的航道中踏出波澜壮阔。
李白从未放弃追梦的脚步。
·06·
公元750年,李白再次来到梁园。几年前,他在一面墙上写下《梁园吟》,如今墙壁依旧,却已物是人非。
说来也巧,李白在这里遇到宗楚客的孙女,两人一见投缘,迅速结为夫妻。
宗楚客是武则天的远房外甥,也是唐朝宰相,后来成为韦皇后的心腹,在李隆基政变时被砍了脑袋。反正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名声极其不好。
此时的李白,已经五十岁,属于黄土埋到脖子的糟老头儿,但是宗姑娘看重李白的才华,委身下嫁。
宗姑娘的家族是残酷政治斗争的受害者,所以她对李白其实没什么诉求,只希望夫妻二人平安度过余生,也就知足了。
可李白不行,他出来就是谋前程的。我觉得,李白娶宗姑娘的目的之一,可能也是希望借助其家世,助自己一臂之力。
李白想去边疆立功,宗姑娘说不行。他独自背起包袱来到幽州,打算努力练习骑射,以后参军打仗为国立功。可那是安禄山的地盘,没多久他就发现不对劲。他跑到黄金台上哭了一通,赶紧南下中原。
三年后,安禄山率兵南下,整个中原几乎没有抵抗的能力。安禄山犹如冲入幼儿园的壮汉,很快攻破潼关进入长安。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道鬼门关。李白很幸运,带着宗姑娘跑路了。他们经过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最终定居于庐山。
李白一生都在游**,却从未如此狼狈,也是第一次和妻子行走在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此时的心是暖的。那些风餐露宿,那些毒蛇猛兽,那些刀枪剑戟,终于不用一个人承担了,身边有个女人握着他的手说:“别怕,我在。”
李白一生浪迹天涯,这次最狼狈,也最温暖。
·07·
公元756年,寒冷的冬天没有冻结“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李白和宗姑娘正在你侬我侬。
此时一份Offer飞向李白。永王正在招兵买马,想要为国除贼,正需要李白的名气壮大声势。他前后三次聘请李白,终于谈好了工资待遇和持股分红。
李白特别想去,但宗姑娘说不行。对于五十六岁的李白来说,这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机会了,他实在舍不得放弃,不论结局如何,他都想为梦想再拼一次。
他留下家书,再次出门而去: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别离出吴关。
白玉楼高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
夜座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西关。
李白依然对未来充满期待,认为这是伟大的军事行动,将来官拜宰相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宗姑娘叹口气:“唉,我信你才怪,满嘴跑火车。糟老头子坏得很。”真是头犟驴。
到达永王军营以后,李白专门拟定口号,给部队加油打气: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他把自己比作东晋的谢安,希望辅佐永王平定“安史之乱”,到长安向皇帝陛下汇报工作,实现毕生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