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唐诗里的烟火人间晨诵无声 > 李白 只要活着就得折腾(第2页)

李白 只要活着就得折腾(第2页)

那段时间,李白有点怀疑人生。他苦读三十年,有一肚子文学才华,还能“题笔月氏书”“草答蛮书”,属于中外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不论做文学研究或者外交,都没有问题,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这让李白感觉一切都是如此虚幻,努力半生有什么用,一腔锦绣就要荒废。

他甚至自暴自弃,和市井之徒交往,那意思就是:人生也就这样,算了吧。这是李白的第一个至暗岁月。其实更惨的还在后边。

李白在两年后返回安陆,岳父已经去世,最支持他的人不在了。又过几年许姑娘也英年早逝,只留下两个孩子和他相依为命。作为入赘女婿,李白很难在安陆生活下去。是啊,招你入赘是指望你能出人头地,但是去了一趟长安什么都没捞到,许家养你吃白饭啊?这算啥大才子啊?

岳父和妻子去世后,李白生活得很艰难。他就像失去丈夫的寡妇,在婆家举步维艰。他在几年内拜访过荆州长史韩朝宗、安州长史裴宽,分别用《与韩荆州书》《上安州裴长史书》作敲门砖,低声下气地求赏识。

“嘿,我是有料的,给个机会呗。”

“哦,NO。”

那时的李白写下《蜀道难》,劈头盖脸就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心里想的或许是,生活真难。

不得已,李白带着儿女来到山东投奔亲戚。他的儿子叫伯禽,女儿叫平阳,这两个名字都很有来历。伯禽来自周公旦的儿子,平阳则来自唐高祖李渊的平阳公主。

李白希望儿女都能成大器,不过他们的年龄尚小。他为了抚养儿女,只好和一个刘姓女子同居。是的,只是同居或者纳妾而已,并没有明媒正娶。

刘姑娘是标准的市井女人。她以为李白是大诗人,肯定很有钱,将来能过好日子改变命运。结果婚后才发现,此时的李白其实很穷,兜比脸都干净。

刘姑娘太失望了。满心欢喜变成失落怨愤,刘姑娘对李白也不太友好,成天不是横眉冷对就是摔锅打碗,日子基本没法过下去。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许姑娘是多么美好的人,李白可是见识过的,再看看现在的刘姑娘,想想都觉得不值得。他自己都说了:

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疆疆。彼妇人之**昏,不如鹊之奔奔。

简直是杨二嫂型的人物。

公元742年秋天,道友元丹丘把李白的诗文呈送玉真公主,继而又被唐玄宗看到,一份Offer终于飞向李白。元丹丘就是《将进酒》中的丹丘生,李白要和他“同消万古愁”的那位。

看到Offer,李白太兴奋了。不是不想过日子,只是对于李白来说,住在家里是看不到前程的,只有出去找机会,才能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如今终于开花结果,名声直达天听,他仿佛看到前程、地位唱着歌跳着舞向他走来——走,去长安。临行前,李白给家人留下一首诗: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看看李白的得瑟劲儿,一种春风得意的画风扑面而来。他对刘姑娘说:“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让你高攀不起。”我才不是一般人呢,你们等着瞧。

哼。

·04·

长安的一切都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

十年前到长安谋前程,李白落寞而回;十年后却被皇帝亲自请来,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辉煌吗?

“一定要大干一场,加油。”

唐玄宗以七宝床赐食,亲手调羹送给他,又说了很多温暖人心的话:“你本来只是布衣,却能让我知道大名。如果不是你常年攒人品,根本做不到。”

很可能李白都要哭了。

“陛下,我攒人品太辛苦了,付出多少努力多少心酸,你知道吗?不过你认可就好,我一定努力。”

李白太努力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