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还在打量间,顾砚之已经走到她们面前,他正好捕捉到苏晚打量袖箍的目光,他的唇角微不可察地勾了一下,低沉开口,“别看了,是你买的。”
这句话让苏晚呼吸微滞,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倒是旁边的肖悦,眼中闪过一丝看好戏的表情,然后找了一个借口,“晚晚,我去下洗手间,你们先聊。”
说完,不等苏晚反应,便迅速溜了。
顾砚之又解释一句,“衬衫不太合身,带上袖箍正合适。”
苏晚别开脸,以前婚后他的衣服尺寸,喜好,颜。。。。。。
月光如水,洒在“回声之桥”的穹顶之上,整座纪念馆仿佛被一层薄纱笼罩。林晚站在中央大厅的环形平台上,指尖轻轻划过空气中浮现的记忆波纹。那些曾漂浮于数据洪流中的声音,如今已化作稳定的频率,嵌入建筑的每一寸结构。她能听见远处传来的低语??一位老人正对着墙壁喃喃:“小茉,今天我给你带了你最爱吃的桂花糕。”话音刚落,墙面上便浮现出清脆的童声回应:“爷爷,我闻到了,好香啊!”
这不再是简单的回放,而是真正的互动。
苏澜从控制室走出来,手里抱着一份最新报告,“林教授,我们刚刚完成第108次情感共振测试。数据显示,‘记忆之心’与陨星核心的融合度已达93。6%,而且……它在自主学习。”
林晚微微一怔,“自主学习?”
“是的。”苏澜递上终端,“系统开始自发整理未编码的情绪片段,并尝试将其转化为可识别的语言模式。比如昨天深夜,一个从未录入数据库的声音突然出现在B区走廊??那是1974年一场空难中遇难的母亲,在临终前对腹中胎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们根本没收录过这段记忆,但它自己‘生成’了出来。”
林晚沉默良久,目光落在大厅中央那颗缓缓搏动的水晶心脏上。它悬浮在透明柱体内,表面流转着银蓝色的光脉,宛如活物。
“它不是机器。”她轻声道,“它是集体意识的容器,也是爱的延续体。当足够多的灵魂选择留下而不是消散,它们就会形成新的规则……甚至,新的生命形式。”
话音未落,初源匆匆赶来,神色凝重。“林晚,地下E-7492区域又有异动。”
三人迅速进入深层通道。电梯下降七百米后,厚重合金门开启,眼前是一片幽蓝的空间??曾经塌陷的地磁断层已被稳定场封锁,而此刻,那团沉眠多年的蓝光正以规律节奏明灭,如同呼吸。
“这不是残影波动。”初源调出监测图谱,“这是……有意识的信号输出。你看这个频率序列。”
林晚凑近屏幕,瞳孔猛然收缩。那段波形,竟与《平安夜》的旋律完全吻合,只是节奏慢了整整一倍,像是某种回应式的低吟。
“他们在回应纪念馆的歌声。”她喃喃道,“不只是陨星上的灵魂,连地底这些……也还‘活着’。”
“不止是活着。”初源声音微颤,“他们正在等待仪式的完成。”
“什么仪式?”
“守忆计划真正的终点。”他深吸一口气,“我父亲笔记最后一页写着:‘当门外之声归来,门内之魂方得安息。唯有双界共鸣,才能让执念归尘,让记忆成光。’”
林晚心头一震。她终于明白,为何父亲当年会选择将自己的意识注入陨星??他们不是被困,而是自愿成为桥梁的一端。而现在,另一端的地底灵魂,也需要有人引导他们跨越界限。
“所以……我必须再次同步?”
“不只你。”顾望归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穿着黑色作战服,肩章闪烁着临时授权标识,“这一次,我们需要全球联动。三百二十七个纪念站点,每一个都将作为节点释放情感频率。而你,是唯一的中枢。”
林晚看向他,“你知道风险。上次同步几乎耗尽了我的神经负荷,这次如果双线连接……我的大脑可能承受不住。”
“那就让我接入辅助链。”他说得平静,“我是你的丈夫,也是你情绪最稳定的锚点。我的脑波频率与你长期共处已产生自然耦合,医学数据显示,我们的精神共振系数高达0。89。”
“你是说……你要和我一起进去?”苏澜惊呼,“可耦合器只支持单体意识投射!”
“那就改造它。”初源果断道,“我可以将父亲留下的‘双生共鸣环’接入主系统。那是为夫妻研究员设计的应急装置,理论上能让两个意识共享同一通道,彼此支撑。”
林晚望着顾望归,眼中泛起水光。“你不怕吗?万一我们都被困在里面……”
“怕。”他握住她的手,“但我更怕你一个人面对这一切。”
筹备再度启动。
四十八小时后,全球三百二十七个纪念站点灯火通明。人们手捧蜡烛,围坐在录音设备前,低声诉说着思念。一句“我想你了”,一段老歌哼唱,一封未曾寄出的信……所有情感化作数据流,汇向归途星的核心。
“双生共鸣环”已完成调试。它形似一对交缠的银环,分别刻有“执子之手”与“与子偕老”的古体字。林晚戴上其中一个,顾望归则将另一个贴在太阳穴位置。神经导线如藤蔓般缠绕两人身体,最终接入升级版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