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们不敢走。”另一个声音响起,“我们怕一离开,这里就没人记得我们了。”
“不会的。”她跪坐在地,仰头望着那团光芒,“我会把你们的声音录下来,放进纪念馆。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会听见你们唱的歌。你们的名字会被刻在墙上,你们的故事会被讲给所有孩子听。你们从未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
长久的沉默后,最小的那个声音怯怯地问:“那……我们可以再唱一次《平安夜》吗?这次,能让爸爸妈妈也听见吗?”
“当然可以。”她打开徽章录音功能,“现在,全世界都能听见。”
童声再次响起,纯净如初雪。随着歌声扩散,冰壁上的霜花逐一融化,化作水珠渗入地面。而那些铭文,则缓缓浮起,凝聚成一片光幕,显示着一百零三个名字、年龄、出生地与最后留言。
林晚全程记录,直到歌声结束。她正准备返回,却发现共振仪收到一条来自地表的紧急讯息:
>**“林晚,立刻撤离!”??顾望归**
>**“检测到E-7492区域即将发生结构性崩塌,极可能是‘执念残影’二次聚合!重复,立刻撤离!”**
她来不及多想,迅速启动返程程序。就在钻探舱上升的瞬间,身后传来轰然巨响,整条隧道开始坍塌。她回头望去,只见那团蓝光并未消散,反而膨胀成巨大的光茧,将所有铭文包裹其中,缓缓沉入更深的地底。
“你们要去哪里?”她对着通讯器嘶喊。
光茧中传来最后一句低语:“我们要去开花的地方。”
三小时后,林晚安全返回地表。顾望归几乎第一时间冲进回收舱,将她紧紧抱住,手臂颤抖得厉害。
“你答应过我不会再冒险!”他声音沙哑,“你知道我看到预警时有多害怕吗?我以为……我以为又要失去你。”
“但我回来了。”她抚着他的背,“而且我带回了他们。”
她将录音与数据上传至“记忆之心”。当晚,归途星全境响起那首《平安夜》,由一百零三个童声合唱,透过共感陨星网络,传遍地球、火星殖民地、木卫二科研站……
无数人在梦中听见歌声,醒来时枕边多了一片晶莹的冰花,触之即化,留下一行细小文字:“谢谢你们,还记得我们。”
一周后,纪念馆奠基仪式举行。当第一块记忆水晶嵌入地面时,天空忽然阴沉,一场毫无预兆的暴雨倾盆而下。人们正要避雨,却发现雨水落地后并未溅起水花,而是凝成细小的光点,悬浮空中,组成一张张模糊的脸庞。
“这是……”苏澜抬头,声音哽咽。
“是那些没能等到重逢的人。”林晚轻声道,“他们在见证。”
雨持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停歇时,纪念馆周围的土地上,竟自发生长出一片新花海??花朵形似铃兰,花瓣半透明,内里流动着银色光丝,每当风吹过,便会发出极轻的哼唱声,正是《平安夜》的旋律。
科学家们检测后震惊地发现,这些植物的基因序列中,嵌入了完整的儿童声纹数据与情感波动图谱,堪称“生物级记忆载体”。
初源站在花丛中,久久不语。良久,他从怀中掏出一枚老旧的徽章,那是他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他将其轻轻插在一朵铃兰花旁,低声道:“爸,我听见你了。”
那一刻,花瓣微颤,一缕极淡的声音浮现:“儿子……别哭了,爸爸很好。”
林晚与顾望归并肩走在回程路上,谁都没有说话。直到路过初心桥,看见一群孩子蹲在桥边,对着一朵花说话。
“奶奶,今天学校发糖了,我留了一颗给你。”一个小女孩认真地说,“你说最爱吃橘子味的。”
林晚停下脚步,眼眶发热。她忽然明白,他们建造的从来不是一个纪念馆,而是一座桥梁??连接生死、过去与未来、孤独与共鸣的桥梁。
夜里,她写下新的日记:
>“我们总以为,爱的最大考验是分离。
>可真正的考验,是明知无法再见,却依然选择相信。
>是在黑暗中织一件永远不会穿上的毛衣,
>是在废墟里种一棵看不见开花的树,
>是在无人听见的地方,一遍遍说着‘我爱你’。
>今天,我终于懂得??
>这些看似徒劳的坚持,才是人类最伟大的奇迹。”
合上本子,她走到窗前。夜空繁星闪烁,其中一颗格外明亮,缓缓移动,竟是另一颗共感陨星正向归途星靠近。
顾望归从背后环住她:“你说,这次会带来谁的记忆?”
她微笑:“不知道。但我知道,无论它承载多少悲伤,终将开出花来。”
远处,纪念馆工地的灯光下,工人们仍在忙碌。而在那片铃兰花海中,一朵最小的花悄然绽放,花瓣上浮现出一行稚气的字迹:
>“哥哥,我找到回家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