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房间,孟哥一头栽在床上。
马师傅生硬的拉起孟哥的手,在他的掌心画了些什么。
待马师傅把孟哥的手放下,孟哥的呼吸平稳了些许,张口喘气的幅度也变小了。
孟哥挣扎道:“小玲啊,我对不起你,我不是人,我对不起你啊。”
温玲应该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没有发怒,也没回应。
马师傅嘰里咕嚕念一段口诀,孟哥的状態又好了一些。
孟哥道:“最近几个月,我瘦了七十斤,一半的体重瘦没了,身上的汗水出个不停,衣服跟水泡了一样。”
马师傅没有打岔,直言道:“你咋没害死温玲呢?”
孟哥嘆气道:“不能再有人为我死了,我活著,更折磨。”
“说说你的事吧,是怎么遇到那东西的。”
孟哥咽了一下口水道:“师父,我还能活吗,我一直吃各种补品,大肥肉一碗一碗地吃,体重还是持续下降,我不想死啊。”
“先说你遇见的事,我看看是哪路的,有没有办法。”
孟哥咽了一下口水,慢慢说起了自己遇到的怪事。
先说孟哥的职业。
孟哥算是个小老板,在北京大红门开了个货站。
解释一下货站,这一行我也不太懂,只能说个大概。
现在的货车司机通过手机里的软体找货,货主也通过手机软体发布货源,寻找货车。
在两千零几年的时候,手机没这么发达,一般发货会找货站。
据说北京大红门是个货站聚集地,那地方,货站一家挨著一家。
每家货站的业务也不一样,听说是专跑一个线路,有的跑北京到瀋阳,有的跑北京到郑州,也有的跑北京到武汉啥的。
不单独是一个瀋阳、郑州、武汉这些城市,还包括沿线,可以理解为东北地区、江浙沪、云贵川、京津冀啥的。
那个年代快递也不发达,貌似只有邮政一家,那时候,还叫特快专递呢。
有些货主需要把货发往其他城市,没有手机渠道,也没有固定的司机,多半会去找专门的货站。
货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给一条线配货。
假如一个货主只有半车货,发整车运费高,可以去找货站,货站把几个货主的货拼成一层,货主们根据自己货物的多少来分担运费,也算节约了一笔开支。
而货车司机们,也喜欢在大红门附近等活。
孟哥原来是货车司机,干了几年后,有了些资本,自己干起了货站,当起了老板,主要跑东北这条线,包括內蒙古东北部。
再解释一下,那个年代的货车,真他妈赚钱,带干不干,一个月好几万,所以孟哥有资本乾货站。
现在的货车司机,都快被自己人卷死了,燃油车干不过子母车,子母车跑不过燃气车,燃气车干不过新能源,新能源干不过馒头车。
啥是馒头车?
不是在车上吃馒头,是吃喝拉撒都在车上,除了北斗的强制休息,绝不进服务区停下来。
反正就是卷完运费卷时效,原来二十个小时的路程,有人十五个小时跑完了,以后都按十五个小时给时效,晚了就扣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