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东北邪乎事儿哪个软件可以听 > 第353章 赌不赌吧(第3页)

第353章 赌不赌吧(第3页)

智元师父毕竟是庙里的主持,会开导人,喝多了也有点大舌头,舌根发硬道:“咱都挺好的,好歹都是健全人,是吧,我听说史铁生走了。”

宋大夫接茬道:“哎呀,史铁生腿治好了啊,谁治的啊?”

马师傅是明白人,反驳道:“瞎他妈说,人家活的好好的。”

“不对,我前段时间出门,车站卖报纸的老太太说的。”

“那老太太嘴里那他妈有实话,在老太太嘴里,哪个明星没得癌,全他妈胡说八道忽悠你买报纸。”

三个人越说越没边,从农村生活上升到东欧剧变,又从美苏冷战聊到了中美对抗。

那感觉,我都不忍心听,就像诸位刷到那种大胖娘的在短视频中说三句话让一个男人给我十八万一样。

某种程度上来说,敢喝醉也是一种享受,我见过太多东北男人在小吃部里吐露心声,借著醉酒说出自己的半辈子。

举个例子。

一个人说:“老人老人身体不好,孩子念书正是用钱的时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是一天都不敢歇著,腰疼腿疼吃点去疼片,能起来炕就得出去干去,我是一天不敢歇著啊,现在,媳妇也跟我过不下去了,你说这些话,我能和谁说去。”

另一个人说:“哎呀,日子太难了,把生我的送走,把我生的养大,也算完成任务了,你瞅瞅,外面又下雪了。”

“等一等吧,等开春就好了。”

开始我不明白东北老爷们为啥爱喝酒,后来渐渐理解了,因为日子太苦了。

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家里那几亩土地成了一家人的希望,也拴住了太多农村人。

有地,得种。

不管能不能赚钱,到秋天能下来一笔钱,可以理解为零存整取,除去种子农药啥的费,也赚不到多少钱,好在粮食下来,能一下子卖大几千,能见到钱。

有老婆孩子,不能去太远的地方,亲情浓重,也成了束缚。

种地的閒暇时光,在附近卖苦大力和做点瓜果梨桃的小买卖支撑著父母的养老与孩子的教育。

不是东北人乐观,不乐观能咋的,对付活著唄。

突然想起了黄宏小品的中的台词——十八岁毕业我就到了自行车厂,我是先入团后入党,上过三次光荣榜,厂长特別器重我,眼瞅要提副组长,领导一直跟我谈话,说单位减员要並厂,当时我就表了態,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这段话是大多东北国企下岗工人的写照。

可能有人会问,国企下岗潮和我这个农村的农民有啥关係。

有关係啊,消费降级,原来国企职工家庭,找人干活,一天给五十六十,职工下岗,没钱了,找人干活,变成了三十二十,大山里的山货,不好卖,也卖不上价了。

我一直觉得下岗潮,让一代东北人吃了不少苦,又让下一代东北人不得不远走他乡。

突然想起了一个朋友的大姨,1968年出生,18岁进了国企,1997年下岗,之后一直打工,后来年龄大了,就去当地镇子上的小商场门口摆摊,擦鞋修鞋,几个妇女坐成一排给人擦鞋,夏天撑起来一把破伞,冬天用塑料布围出一块区域,让带著手套的双手不是那么僵硬,能干活就行。

两千零几年的时候,大姨死了,不知道什么病,据说身体一直疼,也没去看。

一起擦鞋的大姨们说她去享福了。

妈的,扯远了。

说马师傅。

男人嘛,多多少少喜欢攀比,就比如许某人说我18。9厘米,肯定有王八操的说自己二十公分。

马师傅也是这样。

起因是智元师父说遇到了一个姑娘,姑娘在城里打工,后来身体生病了,回了老家。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