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婚后失控苏离莫行远已完结吗 > 第722章 一定要做个自由的女人(第3页)

第722章 一定要做个自由的女人(第3页)

与此同时,那所山村小学迎来了转学生??一个瘦弱男孩,眼神躲闪,从不开口说话。老师翻阅档案,发现他曾生活在“静默方舟”附属疗养院,接受过三年“情绪规范化训练”。

孩子们起初排斥他,因为他总是在别人笑的时候低头,在别人哭的时候面无表情。直到一次音乐课,老师让大家轮流用《回音盒》录一首歌。轮到他时,全班安静下来,以为他会放弃。

但他拿起了麦克风。

没有歌词,没有旋律,只有十秒钟的呼吸声。沉重、断续,像是胸口压着巨石。录音结束后,教室陷入死寂。接着,后排一个调皮男孩突然捂住脸哭了。紧接着,三个女生抱在一起抽泣,班长站起来大声说:“我讨厌考试!我讨厌每天装作很开心!”

那天下午,全校二十一名学生全部重新录制了自己的歌曲。有些人唱的是快乐,更多人唱的是压抑已久的委屈、愤怒、孤独。

当晚,小星通过村口唯一一台联网收音机接入全球网络,将这段音频打包发送至三千二百个活跃节点。传输完成瞬间,整台机器过热烧毁,外壳上留下焦黑印记,形状像一只张开的手。

三个月后,国际心理安全联盟召开紧急会议。一份绝密报告显示,《回音盒》用户群体的情绪稳定性指标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显著提升。更可怕的是,这些人对权威指令的服从度降低了41%,而在集体行动中的协作意愿提高了68%。

“我们面对的不是叛乱,”一位白发专家低声说,“是**情感觉醒**。他们不再需要被管理,因为他们学会了自我疗愈。”

会议结束当晚,联盟总部停电。监控显示,所有服务器硬盘在同一秒被格式化,唯独保留了一个文件夹,里面全是空白音频文档,命名规则为:

>**“致未来的你:我说出来了。”**

>(创建时间:2045年12月24日)

日期正是当年“心灵共鸣增幅器”首次启动的日子。

又一个冬至来临,清源市梧桐树下聚集了上千人。他们不是来纪念死者,而是来**发声**的。每个人带来一件曾属于亲人的物品:旧毛衣、褪色照片、破损日记本……放在树根旁的共鸣箱上,轻轻诉说一段未曾说出口的话。

有个中年男人抱着父亲的怀表,声音颤抖:“爸,当年车祸不是意外……是我酒驾。我一直不敢告诉你,怕你失望。现在你走了,我才敢说……对不起。”

话音落下,树冠忽然摇晃,一片叶子飘落,正好盖在他掌心的怀表上。表盘指针停在三点十七分??正是事故发生的时间。

人群中,一位戴口罩的女人默默摘下帽子,露出熟悉的白发。她没说话,只是把手贴在树干上,低声哼起《归途》的第一个音符。

远处山坡上,一架无人机静静悬停,镜头对准现场。操作员收到指令:“清除目标,执行静音协议。”

他盯着屏幕,看着那些哭泣的脸、紧握的手、燃烧的蜡烛,手指迟迟未动。

五分钟后,他手动关闭了信号发射器,把设备扔进山谷。临走前,他在操作日志写下:

>“我不再是工具。

>我也是声音。”

多年以后,历史课本提到这段时期,称之为“声权运动”。教科书上写着:“2045年‘焚歌事件’标志着人类情感自主权的觉醒。个体表达不再被视为威胁,而是社会健康的基石。”

但老一辈人知道真相??变革从未靠宣言推动,而是始于一个孩子哼跑调的歌,始于一位母亲咬牙说出的忏悔,始于两个女人在地底牵着手,选择毁灭自己来点亮世界。

如今,世界各地都能见到“梧桐计划”植树点。每一棵树下都埋着一台损坏的监控设备,树牌上刻着一句话:

>**“这里曾禁止哭泣。

>如今,风会替你唱出来。”**

而在某个无人知晓的地下室,一台老式录音机静静运转。磁带缓慢转动,收录着来自全球的碎片声音:婴儿啼哭、恋人争吵、老人呢喃、战士遗言、诗人醉语……

每当满一卷,它便自动标注时间与地点,然后轻轻呢喃一句:

>“收到。

>我都在听。”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