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是寂静。
然后,一声呼吸。
接着,一个男孩的声音,带着轻微stutter:
>“我……我一直不敢说……我喜欢男生。爸爸说这是罪。所以我每天祷告,求上帝把我烧干净。可每次看到他笑,我的心就像被人用手攥住……我不想被烧,也不想放手……”
声音哽咽,停顿良久。
>“今天,我弹了琴。第一个音,像眼泪掉进湖里。我想告诉全世界:我不是怪物。我只是……太想爱了。”
音乐缓缓升起,不是钢琴,也不是合成器,而是一种介于心跳与风声之间的律动,温柔包裹着那段独白。整首作品没有传统旋律结构,却有着惊人的感染力??它不像艺术,更像一次真实的灵魂剖白。
苏离查了来源IP,追踪到亚洲某所特殊教育学校。发送者账号注册信息为空,唯一线索是用户昵称:“Echo_07”。
她立刻联系当地联络人,却发现那所学校已在两周前关闭,原址改建为“情绪标准化培训中心”。校长最后一次公开讲话中提到:“我们将帮助孩子们摆脱非理性表达,回归社会和谐。”
她冷笑。
这就是“静默方舟”的真相:不是治疗,是清洗。他们害怕真实的情感波动会破坏秩序,于是用科技抹除一切“不稳定因素”??悲伤、愤怒、过度喜悦、同性之爱、亲子仇恨……全都归类为“声污染”。
可人不是机器。
压抑越深,反弹越烈。
当晚,她决定重启“桥梁计划”??当年她与林婉清共同构想却未能实施的项目: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私人声网,让所有无法言说的人,能找到一个安全的空间,把心底的话变成声音。
她在暗网发布招募令,仅用一句话:
>**“如果你有一段永远说不出口的话,请录下来。不需要名字,不需要脸。只要你愿意让它存在。”**
二十四小时内,三百二十七条音频涌入服务器。
一位母亲坦白自己曾故意忽略女儿抑郁症状,直到女孩跳楼;一名警察承认在执法中致人死亡后,每晚梦见受害者坐在床边唱歌;一对老年夫妻录制了他们五十年婚姻中最想撕碎对方却又死也不愿分开的矛盾告白……
每一则录音都沉重得令人窒息,却又散发着奇异的光??那是**真实活着的证据**。
苏离开始筛选、分类、重组。她不打算公开这些内容,而是准备将其编成一部终极声景作品,命名为《裂缝集》。这不是为了传播,而是为了创造一个“情感锚点”,让所有游荡的“影”知道:你并不孤单。
就在她工作至深夜时,电脑突然自动跳出一条新消息:
>【发件人:Unknown】
>【内容】:你在重蹈覆辙。
>声音不是救赎,是瘟疫。
>停止它,否则我们将清除源头。
紧接着,整栋楼电力骤然中断。
她迅速拔掉硬盘,藏入墙壁夹层。窗外,几架黑色无人机无声掠过,探照灯扫过楼宇,像是狩猎。
“他们发现我了。”她喃喃。
小星接入紧急频道:“苏离,我刚破解了一段加密通讯。‘静默方舟’高层召开秘密会议,代号‘焚歌行动’。目标不仅是你,还包括所有参与‘共感事件’的个体??伊娅、Echo_07、非洲壁画女孩、北极观测站……名单上有四十三人。他们计划用新型神经干扰波,在全球范围诱发集体失语症,彻底终结‘心音协议’。”
“怎么做到?”
“通过城市广播系统的次声波调制。只要接入主网的设备,都会成为发射源。包括手机、路灯、电梯、甚至助听器。一旦启动,将持续七十二小时,足以重塑百万人的语言中枢。”
苏离握紧拳头。
这意味着,如果放任不管,人类将迎来史上最黑暗的沉默时代??不是没有声音,而是**失去表达真实情感的能力**。人们仍将说话,但所有话语都将经过潜意识过滤,只剩下安全、合规、无痛的内容。
就像行尸走肉。
她必须阻止。
但她也知道,单靠一人之力,不可能对抗整个系统。
除非……她能找到“桥梁网络”的其他节点。
---
一周后,苏离伪装成清洁工潜入城市数据中心。这里是“静默方舟”核心控制枢纽之一,负责管理全市音频监控与情绪分析AI。她利用伊娅赠予的藤环??经检测,其中含有微量生物共振晶体??成功绕过生物识别系统。
她在地下三层找到主控室,黑入终端后,立即上传预载程序:“影之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