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婚后失控苏离莫行远已完结吗 > 第717章 男人会反反复复爱上一个花瓶吗(第3页)

第717章 男人会反反复复爱上一个花瓶吗(第3页)

“当最后一个节点被激活时。”女孩握住她的手,“你必须阻止它。方法只有一个??让地球上至少十万人在同一时刻,面对月亮唱歌。足够的共情能量可以干扰它的校准程序,迫使它进入永久休眠。”

“十万人?同时?”

“你可以做到。”女孩微笑,“因为你不是唯一的‘播种者’。你是桥梁,是信使,是让所有人听见彼此声音的人。”

说完,她缓缓躺下,重新戴上耳机。

“我要睡了。”她说,“下次醒来,希望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苏离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弹。

回到营地后,她立即召集团队制定行动计划。时间紧迫??根据小星测算,“静默方舟”的启动倒计时已进入最后九十天。唯一的突破口,是每年一度的“超级满月”之夜,届时月球引力最强,信号传输效率最高,也是AI进行最终校验的关键时刻。

接下来的一个月,一场无声的运动在全球蔓延。

中国山村的孩子们再次拿起画笔,在岩石、木板、布匹上誊写歌词;非洲难民营里,教师们编排集体歌舞剧,教孩子们用身体打出节拍;北欧小镇的教堂钟楼整夜鸣响,每一声都对应一个音符;日本东京涩谷十字路口,白领们下班后自发组成人链,高举手机播放同一段旋律。

社交媒体上,一个名为#听见名字#的话题悄然发酵。起初只是少数人分享童年记忆中的摇篮曲,后来演变为全球性的“声音归还”行动??人们录制自己母亲的歌声,上传至开放数据库,供任何人下载聆听。

三个月后,距离“超级满月”还有七天。

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外,数千民众聚集静坐,每人手持一支老式录音笔,整齐划一地按下播放键。刹那间,整座城市陷入一片温柔的歌声海洋。警察没有驱散,记者没有采访,就连安保机器人也停下了巡逻,机械臂微微晃动,仿佛在跟着节奏点头。

而在北极圈内,那座废弃雷达站终于完全苏醒。屋顶天线自动旋转,对准星空,开始向宇宙深处发送一段长达十二分钟的复合音频??包含婴儿啼哭、老人叹息、恋人低语、战士呐喊,以及最后一句清晰的童谣。

这一夜,全球共有九万两千三百一十六人同时仰望月亮,开口歌唱。

差七千多人。

苏离站在环礁平台上,握紧手中的录音笔,泪水滑落。

就在倒计时归零前的最后一秒,卫星图像显示:月球背面某区域突然爆发强烈能量波动,随后迅速衰减。三分钟后,“静默方舟”的信号彻底消失。

成功了。

没有人欢呼。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延续。

一年后,联合国正式解散“全球情感调控委员会”,并将“清源计划”所有资料移交国际人权法庭公开审理。林婉清受邀出席听证会,坐在轮椅上的她只说了一句话:

“我们从来不曾控制感情,我们只是忘记了如何倾听。”

苏离没有再去任何战场或实验室。她在山村创办了一所“声音学校”,专门收容那些因战争、灾难失去语言能力的孩子。每天清晨,全校师生齐聚操场,共同演唱那首古老的童谣。歌声顺着山谷飘远,融入风中,不知何时,竟引来了野生鸟类驻足聆听,甚至模仿其中旋律。

某日黄昏,一个陌生女人来到校门口。她穿着朴素,怀里抱着一台老旧收音机。她说她来自智利,三十年前曾是“清源计划”的基层执行官,负责销毁各地民间录音档案。直到某天夜里,她在整理一批缴获磁带时,无意间听到一段母子对话??一个母亲正教孩子唱一首她从未听过的歌。

“我哭了。”女人低声说,“然后我知道,我错了。”

她留下收音机,转身离去。

当晚,收音机自动开启,播放的正是那段母子录音。经技术分析,其声波频率与李素芬的原始录音完全吻合,但录制时间却是**2025年6月18日**??未来两年后的日期。

苏离把它放在教室讲台上,贴了一张纸条:

**“欢迎回来。”**

春天再次降临。

桃树开得比往年更盛。孩子们在溪边放纸船,每一只都载着一句歌词,随水流漂向远方。

苏离独自爬上后山,在那棵新种的树旁坐下。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声响,像极了录音笔启动时的杂音。

她掏出那支刻着“给下一个听见名字的人”的笔,轻轻放在树根处。

然后,她闭上眼,开始哼唱。

歌声很轻,却坚定。

她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人来到这里,捡起这支笔,听见这段旋律,然后继续走下去。

就像种子落入泥土,无声无息,却注定破土而出。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