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主神大道好不好看 > 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西洲大陆(第1页)

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西洲大陆(第1页)

“谁是领头的,不要紧张,我没有恶意,可以方便谈谈吗。”萧叶看着周围的军队说道,虽说只有百人,基本上都是反虚境而起,可手中的火器,还有脚下阵法的配合。

真的对付一个踏天境,也能够牵制一二,若是运气好,情报多,拿下也不是没有问题。

这就是国家和宗门的差距,本以为是军队和江湖侠士的差距一般。

如此可见,这些神国之所以能够建立成国家,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说对于国家的治理了,单单就是这军队的布置和素养,就不。。。。。。

春风拂过南岭,桃花纷飞如雨,花瓣在空中划出温柔的弧线,仿佛每一瓣都承载着一段未尽的话语。那钟声悠悠回荡,穿过山谷、越过溪流,落在每一个聆听者的心上。孩童们的诵读声清脆如铃,一字一句,像是从岁月深处生长出来的根脉,扎进这片土地的灵魂里。

“你是谁,由你自己定义。”

萧叶站在桃树最高处的一根枝桠上,衣袍随风轻扬,目光却落在远方。他的眼神不再有当年燃烧黑焰时的炽烈,而是沉淀成一种近乎静谧的深邃。苏璃立于他身侧,素裙如云,发丝微动,她轻轻靠在他肩头,像是一片落叶归于故土。

“他们终于学会了。”她低声道,“不是靠我们教的,是自己走出来的。”

萧叶没有回答,只是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触一片飘过的桃花。那花瓣竟在他掌心停驻片刻,随后化作一缕光尘,消散于风中。这并非神通,也不是法则之力,而是一种更原始的存在??共鸣。他与这片天地之间的联系早已超越了修炼者的范畴,他是见证者,也是沉睡于众生记忆中的影子。

忽然,天边泛起一丝异样。

不是雷暴,也不是星门震动,而是一种极其细微的波动,如同湖面被无形之指轻轻拨动了一下。但对萧叶而言,这一丝涟漪足以唤醒沉眠已久的警觉。

“有人在尝试重写‘命轨’。”他说。

苏璃眉头微蹙:“不可能……第十星门已立下反噬规则,任何强制干预命运的行为都会触发自我修正机制。除非??”

“除非他们找到了绕开规则的方法。”萧叶接过话,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重量,“不是正面挑战秩序,而是从‘认知’入手。改变人对自己命运的理解,让他们自愿放弃选择权。”

苏璃眸光一闪:“洗脑?精神操控?”

“比那更可怕。”萧叶摇头,“是让自由变得令人恐惧。当人们发现选择意味着痛苦、责任、孤独和失败的风险时,就会本能地渴望一个‘安排好一切’的世界。他们会主动跪下,请求别人替他们做决定。”

风忽然停了。

整片桃林陷入诡异的寂静,连鸟鸣虫吟都消失了。仿佛整个宇宙都在屏息等待。

就在此刻,万里之外的东方圣朝旧都,一座新建的“安宁塔”悄然升起。它通体洁白,无门无窗,顶端镶嵌着一颗浑圆如眼的晶体,每到午夜便会散发出柔和的蓝光,笼罩方圆百里。官方宣称这是为了“安抚民心、净化杂念”,并鼓励百姓每日冥想三刻,接受“心灵引导”。

起初无人怀疑。毕竟战乱刚平,太多人背负创伤,需要慰藉。可渐渐地,一些异常浮现出来:曾激烈反对《天命册》的老学者开始公开忏悔,称自己“误入歧途”;原本坚持“自定命格”的青年突然放弃理想,甘愿成为官府登记的“稳定公民”;更有甚者,在梦中反复听到同一个声音:“顺从即是平安,思考即是灾祸。”

而在西漠佛国,“逆旅碑”前的诵经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禅修法??“无问观”。信徒只需凝视铜镜中的自己,直至意识模糊,最终听见内心传来一句箴言:“你无需选择,因一切已有答案。”

北荒的雪原上,一名流浪医师发现,许多村庄的孩子再也说不出自己的愿望。他们只会重复一句话:“我会成为该成为的人。”就连曾经传唱《逆旅歌谣》的狼骑部落,也停止了歌唱。他们的首领说:“太累了,不如听命行事。”

南方海域的“听潮城”更是遭遇诡异变故。某个月圆之夜,整座城市沉入海底后,竟未能唤醒星门记忆。鲛人们用尽古调吟唱,回应他们的只有一片死寂。长老们惊恐地发现,海洋深处的某些古老符文正在褪色??那是记载文明起源的“源语”,如今正被人遗忘。

这一切,并非偶然。

萧叶闭上眼,神念如丝,穿透时空壁垒,追溯那股暗流的源头。他看到了一座隐藏在虚空夹缝中的殿宇,没有名字,只有九根石柱环绕着一口青铜鼎。鼎中燃烧的不是火焰,而是亿万生灵的犹豫、后悔与自我怀疑。

“他们建了一座‘心狱’。”萧叶睁开眼,语气冰冷,“以慈悲为名,以秩序为皮,实则是在人心深处种下顺从的种子。不杀人,不镇压,却比任何暴政都更彻底??因为他们让人亲手交出自由。”

苏璃沉默良久,忽而一笑:“那你打算怎么办?再死一次?还是七十七次?”

萧叶也笑了:“我已经死了七十七次了。这一次,我不想再死。”

“所以你要出手?”

“不。”他摇头,“出手的是他们。”

苏璃望向山下学堂的方向。孩子们仍在朗读,稚嫩的声音坚定而清澈。她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真正的抵抗,从来不在高处,而在平凡之中。

数日后,南岭发生一件奇事:一名六岁女童在课堂上拒绝填写“未来志向表”。老师温和劝导:“这是愿碑司的规定,每个孩子都要写。”

女孩仰起脸,认真道:“我还没想好。现在写,就是在骗自己。”

全班安静下来。

第二天,三个孩子效仿她,撕掉了表格。第三天,十个。第五天,半个学堂的学生站出来,要求“允许不确定”。

消息传开,各地陆续出现类似事件。有人质疑这是“对抗体制”,但也有人开始反思:我们是否太过急于给人贴标签?是否忘记了成长本就是迷茫的过程?

与此同时,一位曾在“安宁塔”接受引导的年轻官员,在深夜突然惊醒。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片荒原上,面前是无数个不同版本的自己??有的成了将军,有的沦为乞丐,有的娶妻生子,有的孤老终年。每一个都真实,每一个都值得活。而此刻的他,却被框定在一个所谓“最优路径”中,像一具行走的傀儡。

他砸碎了家中的冥想水晶,写下万字长文《我曾自愿失去自由》,发表于民间书坊。文章一夜之间传遍诸界,引发轩然大波。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